一种防水透气阀的顶盖预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507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水透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透气阀的顶盖预组装装置,包括机台,设置于所述机台上的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台上的工作平台,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承载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搬运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台上的出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上料机构、搬运机构、承载定位机构以及出料机构,在将防水透气阀的主体放置到承载定位机构之后,搬运机构可将上料机构处的顶盖预安装到主体上,并在预安装结束之后进行出料,整个预安装过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生产成本。节省了生产成本。节省了生产成本。

A top cover pre assembly device for waterproof vent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透气阀的顶盖预组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防水透气
,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透气阀的顶盖预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如今的日常生活中,电气产品是不可或缺的,电气产品的种类繁多,根据其自身功能和应用领域,通常需要面对不同的使用环境,需要在户外使用的电气产品,如LED照明产品、汽车电池、交通信号灯控制器、配电箱、精密仪器仪表等,需要满足防水、防尘,防水防尘一般只要做到密闭的效果即可,然而电气产品在使用的时候自身会发热,同时也受到太阳的直射,内部的气体受热会膨胀,因而需要将内部的气体排放出来,使电气设备的内部和外部的气体流通,起到泄压、散热的效果,为了在实现防水防尘的同时又能达到透气的效果通常会使用到防水透气阀。防水透气阀一般包括主体、防水透气膜和安装在主体上的顶盖,顶盖和主体之间需要施加较大的力才能实现紧密连接,靠人工难以实现,因此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将顶盖预安装到主体上,之后再使用辅助装置或设备进行压紧,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一般是通过人工对顶盖进行预安装,但是这样的方式效率低下,劳动强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透气阀的顶盖预组装装置。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0005]一种防水透气阀的顶盖预组装装置,包括机台,设置于所述机台上的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台上的工作平台,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承载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搬运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台上的出料机构;所述搬运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搬运支架,设置于所述搬运支架上的第一X轴移动模组,与所述第一X轴移动模组连接的第一Z轴移动模组,与所述第一Z轴移动模组连接的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的用于搬运顶盖的搬运件。
[0006]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Y轴移动模组,与所述Y轴移动模组连接的移动板,设置于所述移动板上的承载座,设置于所述承载座上的定位治具。
[0007]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治具上端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以及一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Y轴方向两侧内壁均设置有插接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台上的出料支架,设置于所述出料支架上的第二X轴移动模组,与所述第二X轴移动模组连接的第二Z轴移动模组,与所述第二Z轴移动模组连接的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底部的夹爪气缸。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夹爪气缸的夹爪朝外的一侧设置有插接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出料盒。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为振动盘,所述振动盘连接有一上料道。
[0012]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一接料盘,所述接料盘位于所述上料道的下方。
[0013]进一步的,所述搬运件为真空吸嘴。
[0014]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设置了上料机构、搬运机构、承载定位机构以及出料机构,在将防水透气阀的主体放置到承载定位机构之后,搬运机构可将上料机构处的顶盖预安装到主体上,并在预安装结束之后进行出料,整个预安装过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水透气阀的顶盖预组装装置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承载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包括有:
[0019]机台1、工作平台11、接料盘12、上料机构2、上料道21、承载定位机构3、Y轴移动模组31、移动板32、承载座33、定位治具34、定位孔35、凹陷部36、插接孔37、搬运机构4、搬运支架41、第一X轴移动模组42、第一Z轴移动模组43、连接板44、搬运件45、出料机构5、出料支架51、第二X轴移动模组52、第二Z轴移动模组53、固定板54、夹爪气缸55、插接部56、出料盒57。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参照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水透气阀的顶盖预组装装置,包括机台1,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的上料机构2,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的工作平台11,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11上的承载定位机构3,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11上的搬运机构4,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的出料机构5。
[0022]所述搬运机构4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11上的搬运支架41,设置于所述搬运支架41上的第一X轴移动模组42,与所述第一X轴移动模组42连接的第一Z轴移动模组43,与所述第一Z轴移动模组43连接的连接板44,设置于所述连接板44上的用于搬运顶盖的搬运件45。本实施例中,所述搬运件45为真空吸嘴。搬运件45在将顶盖放置到防水透气阀的主体上时,第一Z轴移动模组43可以提供一定的下压力,使得顶盖和主体部分初步连接,实现预组装。
[0023]所述承载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11上的Y轴移动模组31,与所述Y轴移动模组31连接的移动板32,设置于所述移动板32上的承载座33,设置于所述承载座33上的定位治具34。承载座33上端面设置有一下凹部,下凹部的尺寸与定位治具34对应,定位治具34可放入到下凹部中进行快速定位。
[0024]所述定位治具34上端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35,以及一凹陷部36,所述凹陷部36的Y轴方向两侧内壁均设置有插接孔37。在本实施例中,每三个定位孔35成一排,共设置有五排,可以以此放置15个防水透气阀的主体,当然具体实施时对于定位孔35的数量并不做限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相应的数量即可。在进行安装作业时,Y轴移动模组31每次刚好驱动承载座33移动一排的间距,使得搬运件45在预安装好其中一排顶盖时,即自动移动
到下一排。
[0025]所述出料机构5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的出料支架51,设置于所述出料支架51上的第二X轴移动模组52,与所述第二X轴移动模组52连接的第二Z轴移动模组53,与所述第二Z轴移动模组53连接的固定板54,设置于所述固定板54底部的夹爪气缸55。
[0026]所述夹爪气缸55的夹爪朝外的一侧设置有插接部56。两个夹爪均设置有插接部56,插接部56可以插入到凹陷部36的插接孔37中,从而将定位治具34整个提起,将定位治具34从承载定位机构上移走。
[0027]所述出料机构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台1上的出料盒57,定位治具34被从承载定位机构上移走之后,可以放入到出料盒57中,待工作人员转移到下一工序的加工位。
[0028]所述上料机构2为振动盘,所述振动盘连接有一上料道21,上料道21延伸到搬运件45可以取料的位置,使顶盖逐个有序排列等待取料。
[0029]所述工作平台11上设置有一接料盘12,所述接料盘12位于所述上料道21的下方。接料盘12可以在搬运件45取料出现掉件时接住掉落的顶盖,避免顶盖散落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透气阀的顶盖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设置于所述机台上的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机台上的工作平台,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承载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搬运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台上的出料机构;所述搬运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搬运支架,设置于所述搬运支架上的第一X轴移动模组,与所述第一X轴移动模组连接的第一Z轴移动模组,与所述第一Z轴移动模组连接的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的用于搬运顶盖的搬运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透气阀的顶盖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的Y轴移动模组,与所述Y轴移动模组连接的移动板,设置于所述移动板上的承载座,设置于所述承载座上的定位治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透气阀的顶盖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治具上端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以及一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Y轴方向两侧内壁均设置有插接孔。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木林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曙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