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轮胎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887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爆轮胎支撑结构,属于轮胎制造技术领域。根据不同的轮胎规格,可在支撑胶外部表面包裹一层或者多层的纤维吊线层,本方案中阐明了纤维吊线层的具体结构和具体数值,在保证轮胎性能不变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减小支撑胶的厚度,攻克了普通防爆胎静音舒适性差耗油高的技术难题,适用与乘用车全系车型自体内支撑轮胎。型自体内支撑轮胎。型自体内支撑轮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爆轮胎支撑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防爆轮胎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来说爆胎是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特别是在高速公路爆胎。据统计,国内高速公路70%的意外交通事故是由爆胎引起的,这已严重影响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随着人们对驾乘安全性能的要求和车辆配备备胎需求的降低,普通性能的轮胎已不能满足人们追求安全、舒适、静音等性能的要求。现有的防爆轮胎,因其在胎侧部位增加一种强而硬的支撑橡胶,来保证其零气压耐久性能,但牺牲了静音舒适性能,此外这种轮胎对适配汽车悬架要求较高,因此只能实现小范围应用。
[0003]现有的防爆支撑轮胎结构设计由于设计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支撑部件厚度大,耐曲挠性能低,经受一次辗压后,胶料受热,强度低,对安全存在隐患。同时为了增加支撑性和结构强度,通常设置两层胎体,重量增加,成本增加,燃油经济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所述的现有技术中轮胎中支撑胶层厚度大、硬度高、耐曲挠性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防爆轮胎支撑结构,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爆轮胎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胶层和胎体吊线层,
[0006]所述支撑胶层的外侧敷贴纤维帘线层,所述纤维帘线层为一层或者多层纤维帘线;
[0007]若所述纤维帘线层设置为一层帘线时:所述纤维帘线层的下端点与所述支撑胶下端点重合,所述纤维帘线层的上端点距离支撑胶上端点的距离为L2,则10mm≤L2≤30mm;
[0008]若所述纤维帘线层设置为双层帘线时:一层帘线层的下端点与所述支撑胶下端点重合,上端点距离支撑胶上端点的距离为L
21
,L21与L2数值相同;二层帘线层设置在一层帘线层的下方,二层帘线层的上端点距离支撑胶上端点的距离为L1,L2比L1短5

15mm,下端点距离支撑胶下端点的距离为L3,5mm≤L3≤15mm;
[0009]若所述纤维帘线层设置为多层帘线时:按双层帘线的顺序铺设,18mm≤L
21
≤24mm,且下一层的L1比上一层L1的长度长5

13mm。
[0010]作为优化,所述纤维帘线层的帘线呈交叉状,且与胎体吊线层之间夹角呈

25
°
~+25。
[0011]作为优化,所述支撑胶层外形设置为梯形,纤维帘线层被敷贴在梯形的两个腰和上底的外侧。
[0012]作为优化,所述纤维帘线层的厚度为0.8

2mm。
[0013]作为优化,所述纤维帘线层采用柔软聚酯或混纺材料。
[0014]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5](1)一种防爆轮胎支撑结构的形状、尺寸、定位,攻克了普通防爆胎静音舒适性差耗油高的技术难题,适用乘用车全系车型自体内支撑轮胎。
[0016](2)纤维帘线层采用柔软聚酯或混纺材料,通过特有的定位设计,使上胎侧和子口部位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增强胎侧径向变形,缓冲子口部位受力效果,提升了驾乘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实施例轮胎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一层吊线敷贴示意图;
[0020]图3为双层吊线敷贴示意图;
[0021]图4反包胎圈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纤维帘线层吊线与胎体吊线层夹角示意图;
[0023]图6为纤维帘线层吊线与胎体吊线层夹角不同角度的胎肩形状;
[0024]其中,1胎面,2冠带层,3带束层,4胎侧,5胎体,6补强层,7支撑胶,8外护,9三角胶,10钢丝圈,11内衬层、12纤维帘线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爆轮胎支撑结构,能够有效解决轮胎中支撑胶层厚度大、硬度高、耐曲挠性差的技术问题。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8]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爆轮胎支撑结构,轮胎整体结构包括胎面1,冠带层2,带束层3,胎侧4,胎体5,补强层6,支撑胶7,外护8,三角胶9,钢丝圈10,内衬层11、纤维帘线层12,在支撑胶7外侧敷贴纤维吊线层12可以减薄支撑体厚度,增强支撑性能,规避胎侧部位应力集中,使轮胎零气压状态下仍能以60km/h的速度继续行驶60km以上,使用纤维帘线层12的支撑体不仅可以降重,降成本,增加胎侧曲挠耐久性能,还能够降低滚阻阻力,增加舒适性。
[0029]如图2所示,对于扁平率在50系列以下的轮胎规格,纤维吊线层12设置一层即可满足轮胎强度要求,且纤维吊线层可以替代一层胎体帘线层,起到胎侧抗冲击作用,即整胎可由双层胎体帘线调整为单层胎体帘线,降低轮胎重量和成本。若所述纤维帘线层设置为一层帘线时:所述纤维帘线层的下端点与所述支撑胶下端点重合,所述纤维帘线层的上端点距离支撑胶上端点的距离为L2,则10mm≤L2≤30mm;根据轮胎规格的不同定位不一,但不应
定位到轮胎断面最宽点以下或与胎体反包层端点一致。
[0030]如图3所示,根据不同轮胎的规格,若所述纤维帘线层设置为双层帘线时:一层帘线层的下端点与所述支撑胶下端点重合,上端点距离支撑胶上端点的距离为L
21
,L21与L2数值相同;二层帘线层设置在一层帘线层的下方,二层帘线层的上端点距离支撑胶上端点的距离为L1,L2比L1短5

15mm,即两帘布层间差级在5~15mm,下端点距离支撑胶下端点的距离为L3,5mm≤L3≤15mm;
[0031]如图3所示,按图3的顺序继续铺设,若所述纤维帘线层设置为多层帘线时:按双层帘线的顺序铺设,18mm≤L
21
≤24mm,且下一层的L1比上一层L1的长度长5

13mm。根据轮胎规格的不同定位不一,但应保证2层以上帘布上端点定位到轮胎断面最宽点以上并与胎体反包层端点存在5mm以上差级。
[0032]如图4所示,当轮胎设计断面超过50系列时,支撑胶下端点到加强层下端点距离L3≥30mm,可对胎圈进行反包,反包高度与胎体保持5mm以上差级,如图5所示。此设计利用胎圈箍紧轮毂的作用力,通过帘线拉伸胎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轮胎支撑结构,包括支撑胶层和胎体吊线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胶层的外侧敷贴纤维帘线层,所述纤维帘线层为一层或者多层纤维帘线;若所述纤维帘线层设置为一层帘线时:所述纤维帘线层的下端点与所述支撑胶下端点重合,所述纤维帘线层的上端点距离支撑胶上端点的距离为L2,则10mm≤L2≤30mm;若所述纤维帘线层设置为双层帘线时:一层帘线层的下端点与所述支撑胶下端点重合,上端点距离支撑胶上端点的距离为L
21
,L
21
与L2数值相同;二层帘线层设置在一层帘线层的下方,二层帘线层的上端点距离支撑胶上端点的距离为L1,L2比L1短5

15mm,下端点距离支撑胶下端点的距离为L3,5mm≤L3≤15mm;若所述纤维帘线层设置为多层帘线时:按双层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照宏史彩霞王君翟明荣周磊宋美芹庄磊于成龙高立轩甄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