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脱模的汽车零部件模具冲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782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1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脱模的汽车零部件模具冲压结构,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主体;冲压模具,设置在主体的内壁顶端;升降机构,设置在主体的一端,且贯穿至主体的内部,并位于冲压模具的下方,用于对零部件进行自动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升降机构,此机构可实现对零部件的便捷更换,通过按压挤压推板使得滑动压板对移动推板滑动挤压,此时移动推板通过挤压推动限位滑杆滑动限位,并对第二弹簧挤压,同时限位推板在移动推板的带动下,带动限位卡板进入主体的内部,此时第一弹簧通过受压反弹推动第一限位推杆,使得升降滑板推动冲压后的零部件进行上升,并脱离主体的内部,从而实现对冲压后的零部件进行便捷拿取。从而实现对冲压后的零部件进行便捷拿取。从而实现对冲压后的零部件进行便捷拿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脱模的汽车零部件模具冲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是一种易于脱模的汽车零部件模具冲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配件加工是构成汽车配件加工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当前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现有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
[0003]现有对汽车零部件模具冲压结构在使用后无法对套接在模具表面的零部件进行自动脱模,这导致在对零部件进行脱模时往往需要工人们亲自手动脱模,或需要用一些工具把成品撬出来,这样容易导致部分成品外表受到损伤,不仅影响成品美观,甚至会使成品破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无法对零部件自动脱模的问题,提供一种易于脱模的汽车零部件模具冲压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脱模的汽车零部件模具冲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冲压模具(4),设置在主体(1)的内壁顶端;具有升降滑板(206)的升降机构(2),设置在主体(1)的一端,且贯穿至主体(1)的内部,并位于冲压模具(4)的下方,用于对零部件进行自动升降;具有脱模框(304)的脱模机构(3),安装在主体(1)的顶端,且贯穿至主体(1)的内部与冲压模具(4)相互套接,用于对零部件进行自动脱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脱模的汽车零部件模具冲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限位卡板(201)、限位推板(202)、移动推板(203)、滑动压板(204)、挤压推板(205)、升降滑板(206)、第一限位推杆(207)、第一弹簧(208)以及第二弹簧(209),所述挤压推板(205)设置在主体(1)的一端,且贯穿至主体(1)的内部,所述滑动压板(204)固定在挤压推板(205)的一端,且位于主体(1)的内部,所述移动推板(203)设置在滑动压板(204)远离挤压推板(205)的一端两侧,所述第二弹簧(209)设置在移动推板(203)远离滑动压板(204)的一侧,所述限位推板(202)固定在移动推板(203)远离挤压推板(205)的一端,所述限位卡板(201)固定在限位推板(202)靠近挤压推板(205)的一侧,且位于移动推板(203)的一端,所述升降滑板(206)设置在主体(1)的内壁顶端,且位于限位卡板(201)的一侧上方,并位于冲压模具(4)的正下方,所述第一限位推杆(207)固定在升降滑板(206)的两侧底端,且贯穿至主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208)设置在第一限位推杆(207)的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脱模的汽车零部件模具冲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3)包括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凤忠吴继锋黄凤森
申请(专利权)人:牧川瀛盛天津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