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车用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8699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混合动力车用驱动装置,包括:中间轴,其可相对旋转地与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结合;起步离合器,其具备具有与上述变速器的输入轴结合的输出侧端部、和可旋转地支撑在上述中间轴上的输入侧端部,且在内部容纳有通过油压而接合的离合器机构的离合器鼓,并在上述离合器机构的接合时,上述离合器鼓作为将从发动机提供给上述中间轴的驱动力传递到上述变速器的输入轴的输出元件而起作用;电机/发电机,其具备:定子,其固定于组装在上述变速器的壳体上的电机壳的内部;转子支撑部件,其具有可旋转地支撑在上述电机壳的端壁上且与上述离合器鼓的输入侧端部沿轴向嵌合而被同心定位的筒状内端部、和与上述离合器鼓的外周面沿轴向游动嵌合的转子支撑部,并与上述离合器鼓结合;转子,其保持于上述转子支撑部件的转子支撑部,并其外周面与上述定子的内周面相对置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搭载于混合动力车辆中而使用的驱动装置,特别涉及如下的混合动力车用驱动装置,即其具备组装在可相对旋转地与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结合的中间轴上的起步离合器、和包围该起步离合器并在轴向重叠地配置的电机/发电机,上述电机/发电机的电机动作时的驱动力通过上述起步离合器的离合器鼓传递到上述输入轴,在上述起步离合器接合时从发动机提供给上述中间轴的驱动力通过该起步离合器而传递到上述输入轴。
技术介绍
在日本专利特开2004-1708号公报中公开了这种混合动力车用驱动装置。如附图的图4所示,该公报所公开的以往的混合动力车用驱动装置构成为具备组装在可相对旋转地与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ATi结合的中间轴m上的起步离合器SC、和将该起步离合器SC包围地配置的电机/发电机MG,且电机/发电机MG的电机动作时的驱动力通过起步离合器SC的离合器鼓SCh传递到上述输入轴ATi,在起步离合器SC接合时从发动机提供给中间轴m的驱动力通过该起步离合器传递到输入轴ATi。在该驱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起步离合器SC构成为比组装在发动机和中间轴m之间的缓冲机构D的直径还小,并配置于电机/发电机MG的内径侧,由此具有可缩短装置整体的轴向尺寸的优点。在上述驱动装置中,保持转子R的转子支撑部件Ra,在其套筒状内端部Rai利用组装在电机壳Mc的端壁Mc1上的滚珠轴承BRG来进行支撑,而且通过滚柱轴承r并利用中间轴m来进行支撑。另一方面,起步离合器SC的离合器鼓SCh,利用其轮毂部Sco通过滚柱轴承r被支撑于组装在自动变速器的壳体Atc的端壁上的泵壳OPB,并利用其圆筒状外周部通过花键s与转子支撑部件Ra的转子支撑部结合。在上述的驱动装置中,由于起步离合器SC的离合器鼓SCh和转子支撑部件Ra分别在其基端部被悬臂支撑,所以在将该两部件花键结合时难于进行同心定位。因此,不得不将定子S的内周面和转子R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g设定得较大,而难于提高电机/发电机MG的驱动效率。另外,起步离合器的润滑油穿过花键s而流入到电机室MV内后被转子R搅拌,因而担心会使电机/发电机MG的驱动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难点,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用驱动装置,其在将电机/发电机的装配单元组装在起步离合器的离合器鼓上时,该装配单元与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被同心定位(对中心),并将该装配单元的转子隔着规定的间隙相对于定子准确地进行同心定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分构成,即中间轴,其可相对旋转地与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结合;起步离合器,其具备具有可旋转地支撑在上述变速器的壳体的端壁上且与上述变速器的输入轴结合的输出侧端部、和可旋转地支撑在上述中间轴上的筒状的输入侧端部,且在其内部容纳有通过油压而接合的离合器机构的离合器鼓,并在上述离合器机构的接合时,上述离合器鼓作为将从发动机提供给上述中间轴的驱动力传递到上述变速器的输入轴的输出元件而起作用;电机/发电机,其具备定子,其以包围上述离合器鼓的方式固定于组装在上述变速器的壳体上的电机壳的内部;转子支撑部件,其具有可旋转地支撑在上述电机壳的端壁上的套筒状内端部、和与上述离合器鼓的圆筒状外周面沿轴向游动嵌合的转子支撑部,并与上述离合器鼓结合;转子,其保持于上述转子支撑部件的转子支撑部,并其外周面与上述定子的内周面相间隔配置,其中,在将上述电机壳组装在上述变速器的壳体上时,上述转子支撑部件的套筒状内端部与上述离合器鼓的输入侧的筒状端部嵌合而被同心定位,而且该套筒状内端部在从上述电机壳的端壁中的支撑部位在轴向上远离的位置,通过上述离合器鼓的筒状端部被支撑在上述中间轴上,上述转子的外周面以规定的间隙与上述定子的内周面相对。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当中,作为上述离合器机构,最好采用湿式摩擦离合器机构,其由以下部分构成,即与上述中间轴一体地旋转的输入侧的摩擦板;与上述离合器鼓一体地旋转的输出侧的摩擦板;将上述输入侧的摩擦板向输出侧的摩擦板按压的油压活塞。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将上述离合器鼓液密地且可旋转地架设于上述中间轴上,并将压力油穿过上述输入轴和中间轴的结合部提供给在该离合器鼓的内部由上述油压活塞划分形成的油压室,以使上述油压活塞进行动作。附图说明图1是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混合动力车用驱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2是将图1所示的驱动装置中的起步离合器和电机/发电机的构造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驱动装置中将电机/发电机和缓冲机构从起步离合器分离以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以往混合动力车用驱动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混合动力车用驱动装置100具备可相对旋转地与自动变速器AT的输入轴ATi结合的中间轴m;包围该中间轴m和组装于输入轴的起步离合器SC来配置的电机/发动机MG。在该驱动装置中,电机/发电机MG在电机动作时,其驱动力通过起步离合器SC的离合器鼓SCh传递到变速器AT的输入轴ATi,在起步离合器SC接合时,从汽油发动机E通过缓冲机构D提供给中间轴的驱动力,通过该起步离合器SC传递到输入轴ATi。如图1和图2所示,自动变速器AT具备在壳体ATc内可旋转地架设于输入轴ATi的变速机构at,在其输出齿轮上连接有通过设置于副轴C的中间齿轮列而组装在前轮驱动轴Fa上的差速器d。中间轴m在其内端部通过密封圈or可相对旋转地与变速器的输入轴ATi结合。将设置在输入轴ATi的轴心上的油孔W1与形成在该中间轴m的大直径部mb上的内孔me连通。中间轴m通过组装在其外端部mi上的缓冲机构D与发动机E的曲轴Eo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缓冲机构D具备被驱动部件Drn1,其与通过花键s与中间轴的外端部mi结合的轴套部Da一体地组装;一体地组装于从动盘Drn2的从动盘Drn3。从动盘Drn2在其外周缘部与固定于曲轴Eo的驱动盘Dri紧固。但是,被驱动部件Drn1位于从动盘Drn2和Drn3之间,且螺旋弹簧Cs插装于该被驱动部件Drn1和从动盘Drn2、Drn3之间。在该缓冲机构D中,当发动机E的驱动力提供给中间轴m时,螺旋弹簧Cs被压缩而吸收施加于中间轴m的冲击。起步离合器SC具备离合器鼓SCh和设置于该离合器鼓的内部的湿式多板离合器机构Pu。该离合器鼓SCh包括输入侧部件SCh2,其具有通过滚柱轴承r而支撑于中间轴m的大直径部mb的输入侧的筒状端部SCh1;输出侧部件SCh3,其具有与变速器的输入轴ATi花键结合的套筒状的输出侧端部SCo1、以及通过滚柱轴承r自由旋转地支撑于被一体地组装在变速器的壳体ATc的端壁上的泵壳OPB的轮毂部SCo2,并且其与输入侧部件SCh2一体地结合。湿式多板离合器机构Pu具备固定在中间轴m的轴套部mc上的环状隔壁板mp;以可向轴向移动的方式嵌合于该轴套部mc的活塞P1;被组装于一体地固定在该活塞P1上的支撑部件P2的多个内侧摩擦板SCd;以可向轴向移动的方式与输出侧部件SCh3的圆筒状外周部SCh4的内周面花键结合并介于内侧摩擦板SCd之间的多个外侧摩擦板SCp。离合器鼓SCh的内部通过活塞P1划分形成有油压室V1和V2。在该起步离合器SC中,响应于变速器的换档动作,将压力油提供给上述油压室V1并排出油压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动力车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分构成,即:中间轴,其可相对旋转地与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结合;起步离合器,其具备具有与上述变速器的输入轴结合的输出侧端部、和可旋转地支撑在上述中间轴上的输入侧端部,且在内部容纳有通 过油压而接合的离合器机构的离合器鼓,并在上述离合器机构的接合时,上述离合器鼓作为将从发动机提供给上述中间轴的驱动力传递到上述变速器的输入轴的输出元件而起作用;电机/发电机,其具备:定子,其固定于组装在上述变速器的壳体上的电机壳的内部 ;转子支撑部件,其具有可旋转地支撑在上述电机壳的端壁上的内端部、和与上述离合器鼓的外周面沿轴向游动嵌合的转子支撑部,并与上述离合器鼓结合;转子,其保持于上述转子支撑部件的转子支撑部,并其外周面与上述定子的内周面相对置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4-11-19 335835/20041.一种混合动力车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分构成,即中间轴,其可相对旋转地与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结合;起步离合器,其具备具有与上述变速器的输入轴结合的输出侧端部、和可旋转地支撑在上述中间轴上的输入侧端部,且在内部容纳有通过油压而接合的离合器机构的离合器鼓,并在上述离合器机构的接合时,上述离合器鼓作为将从发动机提供给上述中间轴的驱动力传递到上述变速器的输入轴的输出元件而起作用;电机/发电机,其具备定子,其固定于组装在上述变速器的壳体上的电机壳的内部;转子支撑部件,其具有可旋转地支撑在上述电机壳的端壁上的内端部、和与上述离合器鼓的外周面沿轴向游动嵌合的转子支撑部,并与上述离合器鼓结合;转子,其保持于上述转子支撑部件的转子支撑部,并其外周面与上述定子的内周面相对置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述电机壳组装在上述变速器的壳体上时,上述转子支撑部件的内端部与上述离合器鼓的输入侧端部沿轴向嵌合而被同心定位,而且该转子支撑部件的内端部在从上述电机壳的端壁中的支撑部位在轴向上远离的位置,通过上述离合器鼓的输入侧端部被支撑在上述中间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离合器鼓具有可旋转地支撑在上述变速器的壳体的端部上且与上述变速器的输入轴结合的输出侧端部、和可旋转地支撑在上述中间轴上的筒状的输入侧端部,上述转子支撑部件具有可旋转地支撑在上述电机壳的端壁上的套筒状内端部、和与上述离合器鼓的圆筒状外周面沿轴向嵌合的转子支撑部,在将上述电机壳与上述变速器的壳体接合并组装时,上述转子支撑部件的套筒状内端部沿轴向嵌合于上述离合器鼓的输入侧端部并被同心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村晋一山口康夫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