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永彬专利>正文

车辆辅助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8394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辅助动力装置,其中:轮胎的侧边缘设置有凹槽,轮圈和定子矽钢片紧固,定子矽钢片上设置有铜线和磁铁片;转心固定在轮圈上,转子转盘套置在转心上,转子转盘上还设置有磁铁片,与定子矽钢片上的磁铁片同极相对设置;小齿轮设置在齿轮转心上,与转子转盘的齿轮啮合,齿轮转盘上还偏心设置有偏心轴;定子矽钢片上设置有空压机气缸,气缸内设置有弹簧、活塞和推空气片,还设置有分隔板,推空气片与偏心轴枢接;回轮杆穿过转心,固定在转子转盘中心;两个推杆相对设置,分别枢接于回轮杆的两端;铜线通过导线连接到充电器和电池。由此可以加强车辆动力,进行发电,给轮胎自动充气,节省燃油,提高车辆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辅助动力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加强车辆动力,进行发电,给轮胎自动充气,节省燃油,提高车辆整体性能的车辆辅助动力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中所使用的电力是通过车辆动力装置产生的,其动力装置是依靠所加入的燃油,例如汽油或柴油等来产生电力的,这种传统的发电方式燃油消耗量大,成本较高,不符合如今的能源经济性;与此同时,车辆中却有很多地方的动力没有被充分利用,例如车辆行驶过程中轮胎旋转时所产生的回转力等,本专利技术正是基于此而考虑的,设计了一种车辆辅助动力装置,可以大大减小燃油消耗量,且成本较低,符合经济性原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辅助动力装置,可以加强车辆动力,进行发电,给轮胎自动充气,节省燃油,提高车辆整体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辅助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轮胎(1)的侧边缘设置有凹槽(1A),轮胎(1)的轮圈(2)四周分布设置有螺孔,定子矽钢片(7)上设置有螺孔,螺栓(9)穿过轮圈(2)和定子矽钢片(7)的螺孔将轮圈(2)和定子矽钢片(7)紧固,定子矽钢片(7)上设置有铜线(6)和磁铁片(10),绝缘片(8)组装在铜线(6)的外围;转心(3)通过螺栓(4)和轮圈(2)上的穿孔(8A)固定在轮圈(2)上,转子转盘(14)中心设有穿孔(14A),周缘设置成齿轮(14B),转子转盘(14)通过穿孔(14A)套置在转心(3)上,转子转盘(14)上还设置有磁铁片(15),与定子矽钢片(7)上的磁铁片(10)同极相对设置;齿轮转盘(12)与齿轮转心(12B)固定连接,小齿轮(12S)设置在齿轮转心(12B)上,与转子转盘(14)的齿轮(14B)啮合,齿轮转盘(12)上还偏心设置有偏心轴(12A); 定子矽钢片(7)上还设置有多个空压机气缸(11),通过螺栓固定在定子矽钢片(7)上,气缸(11)一端设置有入风管(11A),另一端设置有出风管(11B),气缸(11)内设置有弹簧(11B1)、活塞(11B2)和推空气片(11E),气缸(11)内还设置有分隔板(11B3),中间有穿孔,活塞(11B2)一端穿过分隔板(11B3)的穿孔与弹簧(11B1)连接,弹簧(11B1)抵靠于出风管(11B);活塞(11B2)另一端连接到推空气片(11E),推空气片(11E)通过推杆(11C)与偏心轴(12A)枢接;回轮杆(16)穿过转心(3),通过螺栓(18)固定在转心(3)转子转盘(14)中心,螺母(19A)螺锁于转心,将轮圈(2)、转子转盘(14)和回轮杆(16)同轴连接;两个推杆(17)相对设置,分别枢接于回轮杆(16)的两端,推杆(17)的端部设置有橡胶(17A);设置有弹簧(19),其一端连接到推杆(17)中间位置,另一端连接到定子矽钢片(7),如果轮胎转动,其接触底面的部分压缩,推杆(17)和橡胶(17A)接触地面就会向上推,带动回轮杆(16)转动,从而带动转子转盘(14)转动,转子转盘(14)与定子矽钢片(7)产生相对转动,由此可以发电,同时使气缸(11)打气;如果推杆没有接地,会被弹簧(19)拉回,回复原位;铜线(6)通过导线(35)连接到充电器(32)和电池(31),电池(31)还连接有电表(33A),可以显示剩余电量;转子转盘(14)两端相对设置有气缸(22),其内设置有螺旋(20),齿轮(21)固定在螺旋(20)的螺旋转心(21A)上,齿轮(21)与转子转盘(14)的齿轮(14B)啮合,气缸(22)一端设置有入风管(23A),另一端设置有出风管(23B),两者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定子矽钢片(7)上,轮缸盖(20A)通过螺栓(211)固定在定子矽钢片(7)上;在油桶(1105)上设置有防撞装置(1104),油桶(1105)通过螺栓(A)固定在车体(53)上,油桶(1105)一端设置有延长管(1108),延长管(1108)上设置有电磁阀(1106),电磁阀(1106)通过导线(1107)连接到仪表板上的开关,橡胶块(1109)设置在车辆加油孔旁边,若需要加油时,只需打开开关,就可以启动电磁阀,推开橡胶块,即可进行加油;气缸(11)的气体进入入风管(23A),再进入轮胎进行打气,气体然后进入出风管(23B),通过空气管(23)进入空气桶(24),空气管(23)和空气桶(24)之间设置有控制阀,当轮胎破了以后所述控制阀自动关闭;利用电子控制板对空气桶(24)进行降温,空气桶(24)通过空气管联机道空气表(33),由此可以显示空气桶(24)的压力;空气管(23)和空气桶(24)还连接到插管(1102),插管(1102)内设置有风轮(1101),风轮(1101)连接到马达转心(110),马达转心(110)与齿轮(119)连接,带动轮盘上的齿轮(118)转动,齿轮(118)连接在风轮(118B)的转心(118D)上,风轮(118B)还设置有盒子(118A)和座体(118Y);空气管(23)连接到电子阀开关(25),若空气进去,可以进行降温,然后连接到发动机气缸(34);套环(S)通过螺栓(S1)固定空气管(23);电子阀开关(22)与发动机气缸(34)、空气管(23)、风管(118A)和入风管(23A)联通;固定转盘(1103)设置在发动机下面,固定转盘(1103)的齿轮(117)和齿轮(116)啮合转动,与座体转心(115)啮合转动,齿轮(116)啮合小齿轮(113)转动,转心(112)固定在小齿轮(113)上,小齿轮(111)固定在转心(112)上面,小齿轮(111)和发动机的齿轮(29)啮合转动;油门阀(37A)连接通电接点(36),产生马达和电子阀的通电动作;油门阀(37A)的后面有弹簧,若没加油不会通电;马达(44)有开和关的动作;还设置有控制车速的转钮(37B),利用油门阀底下的杆的排齿,接触到控制车速的转钮(37B),油门阀踩越底速度越快,若放开油门阀就停止断电;电子阀开关(25)在车子没有行使时,线路会自动通知电子阀关掉。轮胎(1)的侧边缘设置有凹槽(1A),推杆(17)的端部与轮胎(1)的凹槽(1A)配合,推杆(17)上下运动,进行发电以及向轮胎充气。小齿轮(111)和发动机的齿轮(29)啮合转动,回轮杆(16)带动转子转盘(14)转动,均能产生大的动力。发动机的皮带转轮的圆周上设置有磁铁片,与定子配合发电,节省转子和空间。电子阀通过风管连接到发动机气缸的活动片,若活动片在上面,电子阀开关(22)关闭,电子阀开关(25)打开,空气进入气缸里面按压活动片,产生下压作用。若活动片在下面,电子阀开关(22)打开,电子阀开关(25)关闭,空气排出气缸外,经过风管进入风轮,带动小齿轮转动。空气桶(24)为空气动力的连通风桶,同时可进行防撞安全保护。螺旋(20)运转平稳,没有噪音,回轮杆(16)带动转子转盘(14)转动,进行发电以及向轮胎充气。推杆(11C)随着推空气片(11E)同时前后运动,使得车轮运转平稳。两个推杆(17)相对对称设置,运转平稳。在车体(53)下方设置有磁铁块(48),在路面(47A)下方设置有磁铁块(47),两部分磁铁的磁极同极相对设置,产生排斥作用,相当于减轻车辆重量,为车辆省油、省电。在车体(53)下方设置有磁铁块(48),在路面(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辅助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轮胎(1)的侧边缘设置有凹槽(1A),轮胎(1)的轮圈(2)四周分布设置有螺孔,定子矽钢片(7)上设置有螺孔,螺栓(9)穿过轮圈(2)和定子矽钢片(7)的螺孔将轮圈(2)和定子矽钢片(7)紧固,定子矽钢片(7)上设置有铜线(6)和磁铁片(10),绝缘片(8)组装在铜线(6)的外围;转心(3)通过螺栓(4)和轮圈(2)上的穿孔(8A)固定在轮圈(2)上,转子转盘(14)中心设有穿孔(14A),周缘设置成齿轮(14B),转子转盘(14)通过穿孔(14A)套置在转心(3)上,转子转盘(14)上还设置有磁铁片(15),与定子矽钢片(7)上的磁铁片(10)同极相对设置;齿轮转盘(12)与齿轮转心(12B)固定连接,小齿轮(12S)设置在齿轮转心(12B)上,与转子转盘(14)的齿轮(14B)啮合,齿轮转盘(12)上还偏心设置有偏心轴(12A);定子矽钢片(7)上还设置有多个空压机气缸(11),通过螺栓固定在定子矽钢片(7)上,气缸(11)一端设置有入风管(11A),另一端设置有出风管(11B),气缸(11)内设置有弹簧(11B1)、活塞(11B2)和推空气片(11E),气缸(11)内还设置有分隔板(11B3),中间有穿孔,活塞(11B2)一端穿过分隔板(11B3)的穿孔与弹簧(11B1)连接,弹簧(11B1)抵靠于出风管(11B);活塞(11B2)另一端连接到推空气片(11E),推空气片(11E)通过推杆(11C)与偏心轴(12A)枢接;回轮杆(16)穿过转心(3),通过螺栓(18)固定在转心(3)转子转盘(14)中心,螺母(19A)螺锁于转心,将轮圈(2)、转子转盘(14)和回轮杆(16)同轴连接;两个推杆(17)相对设置,分别枢接于回轮杆(16)的两端,推杆(17)的端部设置有橡胶(17A);设置有弹簧(19),其一端连接到推杆(17)中间位置,另一端连接到定子矽钢片(7),如果轮胎转动,其接触底面的部分压缩,推杆(17)和橡胶(17A)接触地面就会向上推,带动回轮杆(16)转动,从而带动转子转盘(14)转动,转子转盘(14)与定子矽钢片(7)产生相对转动,由此可以发电,同时使气缸(11)打气;如果推杆没有接地,会被弹簧(19)拉回,回复原位;铜线(6)通过导线(35)连接到充电器(32)和电池(31),电池(31)还连接有电表(33A),可以显示剩余电量;转子转盘(14)两端相对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辅助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轮胎(1)的侧边缘设置有凹槽(1A),轮胎(1)的轮圈(2)四周分布设置有螺孔,定子矽钢片(7)上设置有螺孔,螺栓(9)穿过轮圈(2)和定子矽钢片(7)的螺孔将轮圈(2)和定子矽钢片(7)紧固,定子矽钢片(7)上设置有铜线(6)和磁铁片(10),绝缘片(8)组装在铜线(6)的外围;转心(3)通过螺栓(4)和轮圈(2)上的穿孔(8A)固定在轮圈(2)上,转子转盘(14)中心设有穿孔(14A),周缘设置成齿轮(14B),转子转盘(14)通过穿孔(14A)套置在转心(3)上,转子转盘(14)上还设置有磁铁片(15),与定子矽钢片(7)上的磁铁片(10)同极相对设置;齿轮转盘(12)与齿轮转心(12B)固定连接,小齿轮(12S)设置在齿轮转心(12B)上,与转子转盘(14)的齿轮(14B)啮合,齿轮转盘(12)上还偏心设置有偏心轴(12A)定子矽钢片(7)上还设置有多个空压机气缸(11),通过螺栓固定在定子矽钢片(7)上,气缸(11)一端设置有入风管(11A),另一端设置有出风管(11B),气缸(11)内设置有弹簧(11B1)、活塞(11B2)和推空气片(11E),气缸(11)内还设置有分隔板(11B3),中间有穿孔,活塞(11B2)一端穿过分隔板(11B3)的穿孔与弹簧(11B1)连接,弹簧(11B1)抵靠于出风管(11B);活塞(11B2)另一端连接到推空气片(11E),推空气片(11E)通过推杆(11C)与偏心轴(12A)枢接;回轮杆(16)穿过转心(3),通过螺栓(18)固定在转心(3)转子转盘(14)中心,螺母(19A)螺锁于转心,将轮圈(2)、转子转盘(14)和回轮杆(16)同轴连接;两个推杆(17)相对设置,分别枢接于回轮杆(16)的两端,推杆(17)的端部设置有橡胶(17A);设置有弹簧(19),其一端连接到推杆(17)中间位置,另一端连接到定子矽钢片(7),如果轮胎转动,其接触底面的部分压缩,推杆(17)和橡胶(17A)接触地面就会向上推,带动回轮杆(16)转动,从而带动转子转盘(14)转动,转子转盘(14)与定子矽钢片(7)产生相对转动,由此可以发电,同时使气缸(11)打气;如果推杆没有接地,会被弹簧(19)拉回,回复原位;铜线(6)通过导线(35)连接到充电器(32)和电池(31),电池(31)还连接有电表(33A),可以显示剩余电量;转子转盘(14)两端相对设置有气缸(22),其内设置有螺旋(20),齿轮(21)固定在螺旋(20)的螺旋转心(21A)上,齿轮(21)与转子转盘(14)的齿轮(14B)啮合,气缸(22)一端设置有入风管(23A),另一端设置有出风管(23B),两者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定子矽钢片(7)上,轮缸盖(20A)通过螺栓(211)固定在定子矽钢片(7)上;在油桶(1105)上设置有防撞装置(1104),油桶(1105)通过螺栓(A)固定在车体(53)上,油桶(1105)一端设置有延长管(1108),延长管(1108)上设置有电磁阀(1106),电磁阀(1106)通过导线(1107)连接到仪表板上的开关,橡胶块(1109)设置在车辆加油孔旁边,若需要加油时,只需打开开关,就可以启动电磁阀,推开橡胶块,即可进行加油;气缸(11)的气体进入入风管(23A),再进入轮胎进行打气,气体然后进入出风管(23B),通过空气管(23)进入空气桶(24),空气管(23)和空气桶(24)之间设置有控制阀,当轮胎破了以后所述控制阀自动关闭;利用电子控制板对空气桶(24)进行降温,空气桶(24)通过空气管联机道空气表(33),由此可以显示空气桶(24)的压力;空气管(23)和空气桶(24)还连接到插管(1102),插管(1102)内设置有风轮(1101),风轮(1101)连接到马达转心(110),马达转心(110)与齿轮(119)连接,带动轮盘上的齿轮(118)转动,齿轮(118)连接在风轮(118B)的转心(118D)上,风轮(118B)还设置有盒子(118A)和座体(118Y);空气管(23)连接到电子阀开关(25),若空气进去,可以进行降温,然后连接到发动机气缸(34);套环(S)通过螺栓(S1)固定空气管(23);电子阀开关(22)与发动机气缸(34)、空气管(23)、风管(118A)和入风管(23A)联通;固定转盘(1103)设置在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永彬
申请(专利权)人:魏永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