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33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动机,具有:旋转轴(21);具有固定在旋转轴(21)一方端部(22)上的永久磁铁(23)的转子(24);配置在转子(24)周围的定子(25);对旋转轴(21)一方轴端进行支承的轴承(26);可轴向移动地保持轴承(26)的轴承架(27);以及设在轴承架(27)的轴向外侧、向旋转轴(21)侧对轴承(26)施力的加压赋予构件(28),在永久磁铁(23)的一方端部形成有可将轴承(26)及轴承架(27)收容的凹部(31)。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缩短电动机的整个长度,并可防止旋转轴与轴承间的敲击声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作为照相机透镜驱动用等的电动机,尤其涉及具有可轴向移动的轴承的小型电动机。
技术介绍
以往,小型电动机用于数码照相机和摄像机的透镜驱动等。作为该电动机,已知有具有可轴向移动的轴承的类型的电动机和未具有这种轴承的类型的电动机。如图2所示,对于以往的前者类型的电动机1,在具有固定在旋转轴2上的永久磁铁3的转子4周围配置有定子5,并在定子5的金属制壳体6上将轴承架7固定成向轴向外侧突出。在该轴承架7上保持有轴承8,该轴承8对旋转轴2的一方轴端进行支承,同时受到与轴承8的轴向外侧抵接的施力构件9的向旋转轴2侧的施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对于以往的后者类型的电动机11,在固定于旋转轴12的永久磁铁13上形成有凹部14,在该凹部14中收容有对旋转轴12的一方端部外周进行径向支承的径向轴承15。而旋转轴12在与旋转轴12的轴心一致的位置,受到与旋转轴12的一方轴端抵接的板簧16的向旋转轴12输出侧的施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9115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40925号公报但是,在上述的以往的前者类型的电动机1中,由于轴承架7向定子5的轴向外侧突出配置,故电动机1的长度变长,不能获得电动机1的小型化。因此,在将电动机1搭载在照相机等设备上时,轴承架7妨碍了这种搭载动作,尤其不能在要求小型化的设备上搭载该电动机1。另外,定子5所占电动机1整个长度的大小相对较小,故有输出转矩相对于电动机1体积变小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上述的后者类型的电动机11中,旋转轴12的轴端由板簧16直接加压,对旋转轴12不发生径向的分力,故不能抑制旋转轴12的径向晃动,存在着在旋转轴12与径向轴承15之间发生敲击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电动机通过缩短电动机的整个长度,增大定子部分所占电动机整个长度的大小,从而增大相对于电动机体积的输出转矩,并且,不仅在轴向而且在径向也对旋转轴加压,可防止在旋转轴与轴承间的敲击声的发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机具有旋转轴;设置有固定在该旋转轴一方端部上的永久磁铁的转子;配置在该转子周围的定子;对所述旋转轴的一方轴端进行支承的轴承;可轴向移动地保持该轴承的轴承架;以及设在该轴承架的轴向外侧、向所述旋转轴侧对所述轴承施力的加压赋予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永久磁铁的一方端部形成有可将所述轴承及轴承架收容的凹部。采用本专利技术,由于在永久磁铁的一方端部形成有可收容所述轴承及轴承架的凹部,故可缩短电动机轴向的长度。因此,也可搭载在要求小型化的机器上,可获得电动机用途的扩大化,由此,也不会减小定子所占电动机整个长度的大小,相对于电动机体积可保持较高的输出转矩。在上述本专利技术中,最好在形成于所述永久磁铁一方端部的所述凹部内,收容有可轴向移动地被保持在所述轴承架上的轴承。另外,在上述本专利技术中,最好在所述旋转轴上形成有从所述定子向另一方侧突出的输出轴,所述旋转轴的一方端部即固定有所述永久磁铁的旋转轴的外径形成得比所述输出轴的外径细。采用这种结构,在输出轴的外径不变的情况下可增大形成于永久磁铁的所述凹部的容积,可极大地确保将轴承及轴承架收容用的空间。另外,所述轴承的外径最好与所述旋转轴一方端部的外径大致相等。采用该结构,可将轴承的轴向相对于轴承外径的长度的比例设定得较大,例如,即使加压赋予构件在离开旋转轴的轴心的位置对轴承加压,也可将轴承轴心相对于旋转轴轴心的倾斜角度抑制得较小,不会使旋转轴振动而可稳定地对其进行支承。保持在轴承架内周侧的所述轴承最好由树脂材料形成,且对于所述树脂材料,最好是含有提高作为轴承的强度的材料。通过如此构成,由于可提高轴承的强度,故可防止因轴承在轴承架内沿轴向进行轴向移动而引起的磨损和变形。另外,在用具有相同的热膨胀系数的树脂材料形成所述轴承和所述轴承架的场合,对于形成所述轴承的树脂材料,最好含有用于防止所述轴承附着在所述轴承架内周的材料。此外,所述永久磁铁最好由稀土类磁铁构成,而稀土类磁铁通过压缩成形或注射成形而形成。采用该结构,可保持所需的磁性性能,并可减薄永久磁铁的周向的厚度。还有,所述凹部的深度最好是所述永久磁铁的轴向长度的1/4~3/4。所述加压赋予构件最好具有在所述轴承的轴向外侧与离开所述旋转轴的轴心位置抵接的板簧部。采用该结构,可向轴向对旋转轴加压,并还可利用该加压力的分力向径向加压,故可防止旋转轴的径向振动,可防止旋转轴与轴承间的敲击声的发生。所述轴承也可通过夹装在与所述旋转轴一方轴端之间的球体或形成于所述轴端的凸曲面部而支承所述旋转轴的一方轴端。采用本专利技术,由于可缩短电动机的轴向长度,故对于要求小型化的机器也可进行搭载,可获得电动机用途的扩大化,由此,也不会减小定子部分所占电动机整个长度的大小,相对于电动机体积可保持较高的输出转矩。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的电动机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以往例子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其它以往例子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这里,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的电动机的剖视图。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步进电动机的场合进行例示说明。(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形态的步进电动机20具有旋转轴21;设置有固定在旋转轴21的一方端部22周围的永久磁铁23的转子24;配置在转子24周围的定子25;对旋转轴24的一方轴端19进行支承的滑动轴承26;以及可轴向移动地保持滑动轴承26的轴承架27;以及设在轴承架27的轴向外侧的加压赋予构件28。在旋转轴21上形成有从定子25向另一侧突出的输出轴29,在输出轴29的外周形成有丝杠。该丝杠上旋合有搭载的机器头部构件的螺钉部(图示省略),通过输出轴29旋转,头部构件的螺钉部可相对于轴向而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移动。另外,旋转轴21的一方端部22的外径形成为比输出轴29的外径细的小径,在该小径部即端部22上固定有永久磁铁23。而在旋转轴21上形成有在一方端部22的轴端具有凹锥面的凹部30,且输出轴29的轴端18形成为凸曲面。也可在具有凹锥面的凹部形成与旋转轴21的一方轴端相同的输出轴29的轴端,作成将钢球夹装在与推力轴承46之间的结构。永久磁铁23由通过压缩成形或注射成形而形成的钕等稀土类磁铁所构成,在永久磁铁23的一方端部53上形成有可将滑动轴承26及轴承架27收容的凹部31。另外,在永久磁铁23的另一端部17上也形成有凹部,该凹部成为旋转轴21的一方端部22与永久磁铁23的粘接剂存积部。形成于永久磁铁23的一方端部53的凹部31包括用于形成凹部的内周面311和底面312,底面312的大小形成为可将滑动轴承26和可滑动地保持该滑动轴承26的轴承架27的圆筒状保持部49收容。另外,凹部31的深度最好是永久磁铁23的轴向长度的1/4~3/4,凹部31的更佳深度是永久磁铁23的轴向长度的1/2左右。凹部31的深度若小于永久磁铁23的轴向长度的1/4,则滑动轴承26和滑动轴承26的圆筒状保持部49的收纳空间太小,而当凹部31的深度为永久磁铁23的轴向长度3/4以上时,永久磁铁相对于旋转轴21的小径部即端部22的固定尺寸就不足够。另外,永久磁铁23的凹部31的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机,具有:旋转轴;设置有固定在该旋转轴一方端部上的永久磁铁的转子;配置在该转子周围的定子;对所述旋转轴一方轴端进行支承的轴承;可轴向移动地保持该轴承的轴承架;以及设在该轴承架的轴向外侧、向所述旋转轴侧对所述轴承施力的加压赋予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永久磁铁的一方端部形成有可将所述轴承及轴承架收容的凹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3-17 2006-0737911.一种电动机,具有旋转轴;设置有固定在该旋转轴一方端部上的永久磁铁的转子;配置在该转子周围的定子;对所述旋转轴一方轴端进行支承的轴承;可轴向移动地保持该轴承的轴承架;以及设在该轴承架的轴向外侧、向所述旋转轴侧对所述轴承施力的加压赋予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永久磁铁的一方端部形成有可将所述轴承及轴承架收容的凹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于所述永久磁铁一方端部的所述凹部内,收容有可轴向移动地被保持在所述轴承架上的轴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轴上形成有从所述定子向另一侧突出的输出轴,所述旋转轴一方端部即固定有所述永久磁铁的旋转轴的外径形成为比所述输出轴的外径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的外径与所述旋转轴一方端部即固定有所述永久磁铁的旋转轴的外径大致相等。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松郁夫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