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50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热管散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管。该热管包括壳体和隔热机构:壳体的热端内部设置有热端吸液芯,壳体的冷端内部设置有冷端吸液芯,热端吸液芯和冷端吸液芯之间设置有隔断间隙;隔热机构包括活动支撑件、活动吸液芯和驱动装置,活动吸液芯与活动支撑件固连,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活动支撑件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且用于控制活动支撑件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若活动支撑件位于第一位置,则活动吸液芯位于隔断间隙所在的位置,以令热端吸液芯和冷端吸液芯均与活动吸液芯相接;若活动支撑件位于第二位置,则热端吸液芯和冷端吸液芯均与活动吸液芯保持大于零的隔热间隙。该热管增设有主动隔热功能,以避免对设备造成过度降温的问题。设备造成过度降温的问题。设备造成过度降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


[0001]本技术涉及热管散热
,特别涉及一种热管。

技术介绍

[0002]热管是基于相变传热和热传导原理的高效散热器,换热能力高于任何已知金属,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力、电子等领域的热管理系统。
[0003]传统热管包括热端(处于温度相对较高的环境中)和冷端(处于温度相对较低的环境中)。散热过程中:热端的液态工质蒸发吸热变为气态工质(即蒸汽),气态工质流至冷端冷凝放热后变为液态工质,液态工质再回流至热端。上述蒸发吸热过程和冷凝散热过程循环往复进行,从而不断将热管热端所在位置的热量传递至热管冷端以将热量释放到热管冷端所在的环境中,直至热管两端达到热平衡。
[0004]可见,传统热管由温差驱动,是一种被动传热的散热器,且具有良好的温度均匀性。热管相变换热的工作机理决定了高效的传热性能。
[0005]实际应用过程中,在某些情境下,热管的冷端和热端不需要进行热交换,但是只要热管的冷端和热端存在温差,上述热交换过程便会自动发生,使得热管热端所在的目标区域被迫进行散热。此时为了弥补该目标区域被迫损失的热量,还需要使用额外热补偿的方式对散失的热量进行弥补。例如,在寒冷的冬季,传统热管从电池、控制器等目标设备处向外界散热,导致目标设备低于许用温度,从而容易造成损坏乃至更大的安全事故。此时,热管对目标设备进行散热,同时加热系统对目标设备进行加热,从而导致能量浪费。
[0006]因此,如何避免热管的自动换热性能对目标设备造成过度降温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该热管不仅具有冷热端热交换的常规功能,而且还具有隔热功能,能够主动隔热,以避免热管的自动换热性能对目标设备造成过度降温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热管,包括壳体和隔热机构,其中:
[0010]所述壳体的热端内部设置有热端吸液芯,所述壳体的冷端内部设置有冷端吸液芯,所述热端吸液芯和所述冷端吸液芯之间设置有隔断间隙;
[0011]所述隔热机构包括活动支撑件、活动吸液芯和驱动装置,所述活动吸液芯与所述活动支撑件固连,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活动支撑件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且用于控制所述活动支撑件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0012]若所述活动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则所述活动吸液芯位于所述隔断间隙所在的位置,以令所述热端吸液芯和所述冷端吸液芯均与所述活动吸液芯相接;
[0013]若所述活动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则所述热端吸液芯和所述冷端吸液芯均与
所述活动吸液芯保持大于零的隔热间隙。
[0014]可选地,在上述热管中,所述热端吸液芯包括分别位于热管中心平面两侧的第一热端吸液芯和第二热端吸液芯,所述冷端吸液芯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热管中心平面两侧的第一冷端吸液芯和第二冷端吸液芯,所述活动吸液芯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热管中心平面两侧的第一活动吸液芯和第二活动吸液芯,其中:
[0015]所述第一热端吸液芯和所述第一冷端吸液芯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断间隙;
[0016]所述第二热端吸液芯和所述第二冷端吸液芯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断间隙;
[0017]若所述活动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则:所述第一活动吸液芯位于所述第一隔断间隙所在的位置,以令所述第一热端吸液芯和所述第一冷端吸液芯均与所述第一活动吸液芯相接;并且,所述第二活动吸液芯位于所述第二隔断间隙所在的位置,以令所述第二热端吸液芯和所述第二冷端吸液芯均与所述第二活动吸液芯相接;
[0018]若所述活动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则:所述第一热端吸液芯和所述第一冷端吸液芯均与所述第一活动吸液芯保持大于零的第一隔热间隙;并且,所述第二热端吸液芯和所述第二冷端吸液芯均与所述第二活动吸液芯保持大于零的第二隔热间隙。
[0019]可选地,在上述热管中,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沿轴向依次连通的热端空腔、隔热控制腔、冷端空腔,其中:
[0020]所述隔热控制腔包括相对所述热端空腔和所述冷端空腔径向凸出的第一控制腔,还包括位于所述热端空腔和所述冷端空腔之间且与二者连通的第二控制腔;
[0021]所述第一热端吸液芯靠近所述第一冷端吸液芯的端部称为第一隔断芯端,所述第一隔断芯端由所述第二控制腔伸入所述第一控制腔内且回翻;所述第一冷端吸液芯靠近所述第一热端吸液芯的端部称为第二隔断芯端,所述第二隔断芯端由所述第二控制腔伸入所述第一控制腔内且回翻;所述第一隔断芯端和所述第二隔断芯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隔热间隙,所述第一隔热间隙位于所述第一控制腔和所述第二控制腔之间;
[0022]若所述活动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则所述第一活动吸液芯位于所述第一控制腔内,所述第二活动吸液芯位于所述第二控制腔内。
[0023]可选地,在上述热管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隔断芯端的第一支撑凸棱,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隔断芯端的第二支撑凸棱。
[0024]可选地,在上述热管中,所述活动支撑件包括依次固连的第一隔断板、中间支撑柱、第二隔断板,其中:
[0025]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隔断板远离所述第二隔断板的侧面固连,所述第一活动吸液芯固连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断板靠近所述第二隔断板的侧面;
[0026]所述第二活动吸液芯固连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断板远离所述第一隔断板的侧面。
[0027]可选地,在上述热管中,所述第二热端吸液芯靠近所述第二冷端吸液芯的端部称为第三隔断芯端,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第三隔断芯端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三支撑凸棱;
[0028]所述第二冷端吸液芯靠近所述第二热端吸液芯的端部称为第四隔断芯端,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第三隔断芯端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四支撑凸棱。
[0029]可选地,在上述热管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磁铁和动磁体,所述电磁铁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外,所述动磁体与所述活动支撑件固连。
[0030]可选地,在上述热管中,所述壳体外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电磁铁的凸起结构,所述
凸起结构内设置有所述第一控制腔,所述动磁体位于所述第一控制腔内。
[0031]可选地,在上述热管中,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为压簧,若所述活动支撑件由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则所述弹簧压缩变形。
[0032]可选地,在上述热管中,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为拉簧,若所述活动支撑件由所述第二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一位置,则所述弹簧拉伸变形。
[0033]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热管不仅可以作为根据冷热端温差被动进行热交换的散热器,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即热管冷热两端所处的环境不需要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主动切换至隔热状态,以通过阻断热管内部工质回流路径,达到阻断热管换热路径、实现隔热的目的。与常规热管相比,该热管增加了主动隔热的功能,能够避免热管的被动换热性能对目标设备造成过度降温的问题,从而不需要额外热补偿机构,有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隔热机构,其中:所述壳体(1)的热端内部设置有热端吸液芯,所述壳体(1)的冷端内部设置有冷端吸液芯,所述热端吸液芯和所述冷端吸液芯之间设置有隔断间隙;所述隔热机构包括活动支撑件(4)、活动吸液芯和驱动装置,所述活动吸液芯与所述活动支撑件(4)固连,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活动支撑件(4)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且用于控制所述活动支撑件(4)由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若所述活动支撑件(4)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则所述活动吸液芯位于所述隔断间隙所在的位置,以令所述热端吸液芯和所述冷端吸液芯均与所述活动吸液芯相接;若所述活动支撑件(4)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则所述热端吸液芯和所述冷端吸液芯均与所述活动吸液芯保持大于零的隔热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吸液芯包括分别位于热管中心平面两侧的第一热端吸液芯(21)和第二热端吸液芯(22),所述冷端吸液芯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热管中心平面两侧的第一冷端吸液芯(31)和第二冷端吸液芯(32),所述活动吸液芯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热管中心平面两侧的第一活动吸液芯(41)和第二活动吸液芯(42),其中:所述第一热端吸液芯(21)和所述第一冷端吸液芯(31)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断间隙;所述第二热端吸液芯(22)和所述第二冷端吸液芯(32)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断间隙;若所述活动支撑件(4)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则:所述第一活动吸液芯(41)位于所述第一隔断间隙所在的位置,以令所述第一热端吸液芯(21)和所述第一冷端吸液芯(31)均与所述第一活动吸液芯(41)相接;并且,所述第二活动吸液芯(42)位于所述第二隔断间隙所在的位置,以令所述第二热端吸液芯(22)和所述第二冷端吸液芯(32)均与所述第二活动吸液芯(42)相接;若所述活动支撑件(4)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则:所述第一热端吸液芯(21)和所述第一冷端吸液芯(31)均与所述第一活动吸液芯(41)保持大于零的第一隔热间隙;并且,所述第二热端吸液芯(22)和所述第二冷端吸液芯(32)均与所述第二活动吸液芯(42)保持大于零的第二隔热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沿轴向依次连通的热端空腔、隔热控制腔、冷端空腔,其中:所述隔热控制腔包括相对所述热端空腔和所述冷端空腔径向凸出的第一控制腔,还包括位于所述热端空腔和所述冷端空腔之间且与二者连通的第二控制腔;所述第一热端吸液芯(21)靠近所述第一冷端吸液芯(31)的端部称为第一隔断芯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珂房亮
申请(专利权)人:经纬恒润天津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