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减震器液压防触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706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减震器液压防触底装置,包括与车体进行连接的控制杆,控制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连接板一的下表面贯穿连接有两个对称的连接轴且连接轴与连接板一限位滑动连接,连接轴顶端的弧形轮廓上开设有螺纹并通过该螺纹螺接有锁紧螺母,连接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连接板二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液压杆,液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与车轮轴进行连接的连接块,液压杆的外侧套接有弹簧二,两个连接轴的外侧均套接有弹簧一,弹簧一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的相对侧,达到了增强减震器缓冲减震能力进而防止减震器触底的效果。力进而防止减震器触底的效果。力进而防止减震器触底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减震器液压防触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减震器
,具体为一种前减震器液压防触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车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减震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容易发生减震器触底风险。
[0003]传统的前减震器通过单一弹簧配合液压杆进行减震,当前车轮遭遇巨大冲击力时,单一弹簧无法完全减震时,液压杆就会发生触底进而发生爆缸,进而造成减震器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减震器液压防触底装置,具备增强减震器缓冲减震能力进而防止减震器触底的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前减震器液压防触底装置,包括与车体进行连接的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所述连接板一的下表面贯穿连接有两个对称的连接轴且连接轴与连接板一限位滑动连接,所述连接轴顶端的弧形轮廓上开设有螺纹并通过该螺纹螺接有锁紧螺母,所述连接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二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与车轮轴进行连接的连接块,所述液压杆的外侧套接有弹簧二,两个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均套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的相对侧。
[0006]优选的,所述弹簧二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块的上表面,所述弹簧二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的上表面与连接板二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固板的下表面贯通连接有两个套筒,两个所述套筒的内壁分别与两个液压杆顶端的弧形轮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二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套筒相适配的卡槽且套筒顶端与卡槽内壁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块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板的相背侧均设置为凸出弧面。
[0009]优选的,所述锁紧螺母与连接板一的相对侧贴合连接有减震垫圈,所述减震垫圈套接在连接轴顶端的弧形轮廓上。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锁紧螺母的上表面贴合连接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下表面开设有与连接轴顶端螺纹相适配的螺纹槽。
[0011]优选的,所述控制杆底端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加固环,所述加固环的下表面与连接板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弹簧一、弹簧二、连接块一、连接块二、减震垫圈、锁紧螺母、螺
纹套和支撑板的共同配合,达到了增强减震器缓冲减震能力进而防止减震器触底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前减震器通过单一弹簧配合液压杆进行减震,当前车轮遭遇巨大冲击力时,单一弹簧无法完全减震时,液压杆就会发生触底进而发生爆缸,进而造成减震器损坏的问题;
[0014]2、本技术通过液压杆顶端贯通连接套筒并与连接板二固定连接,同时套筒贯通连接加固板且加固板上表面与连接板二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达到了增强减震器与车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效果,解决了传统的前减震器对于液压杆的连接通常采用直接焊接的方式,导致在减震器遭遇巨大撞击时,液压杆的连接处容易发生弯折或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处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加固板与套筒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支撑块与支撑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控制杆;2、加固环;3、连接板一;4、连接板二;5、弹簧一;6、连接轴;7、减震垫圈;8、锁紧螺母;9、保护套;10、支撑板;11、套筒;12、加固板;13、液压杆;14、弹簧二;15、支撑块;16、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前减震器液压防触底装置,包括与车体进行连接的控制杆1,控制杆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3,连接板一3的下表面贯穿连接有两个对称的连接轴6且连接轴6与连接板一3限位滑动连接,连接轴6顶端的弧形轮廓上开设有螺纹并通过该螺纹螺接有锁紧螺母8,连接轴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4,连接板二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液压杆13,液压杆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5,支撑块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与车轮轴进行连接的连接块16,液压杆13的外侧套接有弹簧二14,两个连接轴6的外侧均套接有弹簧一5,弹簧一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一3和连接板二4的相对侧。
[0022]通过连接板一3与连接板二4之间设置连接轴6,同时通过弹簧一5套接在连接轴6的外侧且弹簧一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一3和连接板二4的相对侧,达到了增强了连接板一3和连接板二4之间的张力,进而在减震器受到剧烈震动时,可以增强减震器的减震缓冲能力,同时降低减震器的触底风险,通过弹簧二14可以达到进一步增强减震器的减震缓冲效果,弹簧一5和弹簧二14共同配合下,可以有效防止减震器发生触底的问题。
[0023]弹簧二1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块15的上表面,弹簧二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固板12,加固板12的上表面与连接板二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加固板12的下表面贯通连接有两个套筒11,两个套筒11的内壁分别与两个液压杆13顶端的弧形轮廓固定连接,连接板二4的
下表面开设有与套筒11相适配的卡槽且套筒11顶端与卡槽内壁固定连接。
[0024]通过液压杆13顶端贯通连接套筒11并与连接板二4固定连接,同时套筒11贯通连接加固板12且加固板12上表面与连接板二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达到了增强减震器与车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效果。
[0025]两个支撑块15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
[0026]通过两个支撑块15的相背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可以在弹簧一5和弹簧二14出现损坏或无法完全消除震动时,支撑板10可以对突然下降的连接板二4进行支撑,避免连接板二4带动液压杆13发生触底的问题。
[0027]两个支撑板10的相背侧均设置为凸出弧面。
[0028]通过两个支撑板10的相背侧均设置为凸出弧面,可以达到增强支撑板10的强度,进而提升支撑板10对突然下降的连接板二4进行支撑效果,同时可以突出弧面的设计可以降低外界撞击时的冲击力。
[0029]锁紧螺母8与连接板一3的相对侧贴合连接有减震垫圈7,减震垫圈7套接在连接轴6顶端的弧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减震器液压防触底装置,包括与车体进行连接的控制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一(3),所述连接板一(3)的下表面贯穿连接有两个对称的连接轴(6)且连接轴(6)与连接板一(3)限位滑动连接,所述连接轴(6)顶端的弧形轮廓上开设有螺纹并通过该螺纹螺接有锁紧螺母(8),所述连接轴(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4),所述连接板二(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液压杆(13),所述液压杆(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5),所述支撑块(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与车轮轴进行连接的连接块(16),所述液压杆(13)的外侧套接有弹簧二(14),两个所述连接轴(6)的外侧均套接有弹簧一(5)弹簧二(14),所述弹簧一(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一(3)和连接板二(4)的相对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减震器液压防触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二(14)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块(15)的上表面,所述弹簧二(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固板(12),所述加固板(12)的上表面与连接板二(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固板(12)的下表面贯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勤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宇嘉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