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9738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8
本申请涉及电动车减震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包括前叉架,所述前叉架安装有减震筒与减震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杆一端可复位地插接滑移设置在所述减震筒内,所述减震杆底部具有适配于所述减震筒内壁的滑块,所述滑块将所述减震筒内部自上而下划分为第一腔与第二腔;所述减震筒具有自第一腔至第二腔的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内设置有可调节截面形状的流液管。具有以下效果:在减震杆运动的过程中,将会带动下侧的滑块进行运动,运动的过程中会使得第一腔内的液压油回流至第二腔内,而在不同的地形或者路面状态下,可通过调节流液管的截面形状,从而调节液压油运动的阻力,从而调节减震杆的回弹速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


[0001]本申请涉及电动车减震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

技术介绍

[0002]在路面通行的载具上,为了提升整体的通过性,会设置对应的减震器结构,在电动车前叉部分的减震器一般为液压阻尼减震器,液压阻尼减震器通常会设置减震杆,为了更好的对液压油进行密封,经常会设置密封胶圈。
[0003]电动车在使用液压阻尼减震装置时,很多时候减震杆的一部分随着减震器的来回滑移,以过滤路面不同的路况,但在不同的路面的状态下,减震器的软硬程度需要改变,以获得更好的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能够对减震器的软硬程度进行调节,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包括前叉架,所述前叉架安装有减震筒与减震杆,所述减震杆一端可复位地插接滑移设置在所述减震筒内,所述减震杆底部具有适配于所述减震筒内壁的滑块,所述滑块将所述减震筒内部自上而下划分为第一腔与第二腔;所述减震筒具有自第一腔至第二腔的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内设置有可调节截面形状的流液管。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减震杆运动的过程中,将会带动下侧的滑块进行运动,运动的过程中会使得第一腔内的液压油回流至第二腔内,而在不同的地形或者路面状态下,可通过调节流液管的截面形状,从而调节液压油运动的阻力,从而调节减震杆的回弹速度。
[0007]优选的,所述流液管的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调节弹片,所述减震筒设置有用于挤压两个所述调节弹片的顶压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片的挤压能够使得流液的截面形状,从而限制液体的流动,例如两个调节弹片夹紧之后,将会形成细长的流道,这样液体流动将会困难,相对的减震器将会变硬。
[0009]优选的,所述顶压件包括沿垂直于所述流液管方向上的两个顶压块。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顶压块对调节压块进行挤压,从而进行调节。
[0011]优选的,所述减震筒转动连接有驱动螺纹杆,所述驱动螺纹杆为两段相反螺纹,同时两个顶压块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驱动螺纹杆的两端。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驱动螺纹杆,使得两个顶压块进行滑移运动,因为为相反螺纹,两个顶压块将会相对或者相背运动。
[0013]优选的,所述减震筒上具有供所述顶压块的端部滑移的轨道。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压块被轨道限位,从而仅在轨道内进行滑移。
[0015]优选的,所述减震杆位于减震筒内的部分顶端设有第一顶板,所述减震筒内具有
供所述减震杆穿过的第二顶板,所述减震杆上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与第一顶板、第二顶板。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弹簧将会随着减震杆的运动,在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之间压缩或者拉伸。
[0017]优选的,所述减震筒内设置有对所述液流管周向限位的限位结构。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结构能够对液流管在周向上进行限位,从而形成更好的调节效果。
[0019]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液流管外壁的插杆,所述插杆插接滑移在所述减震筒上。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杆能够在周向上形成周向限位,同时在形变的过程中,插杆还能沿径向进行滑移,形成径向上限位以及引导。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在减震杆运动的过程中,将会带动下侧的滑块进行运动,运动的过程中会使得第一腔内的液压油回流至第二腔内,而在不同的地形或者路面状态下,可通过调节流液管的截面形状,从而调节液压油运动的阻力,从而调节减震杆的回弹速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中减震筒和减震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回流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流液管在另一侧的侧视图,用于展示插杆。
[0023]附图标记说明:100、前叉架;110、减震筒;120、减震杆;121、第一顶板;122、第二顶板;130、减震弹簧;131、滑块;132、第一腔;133、第二腔;140、回流通道;141、流液管;142、回流腔室;150、调节弹片;160、顶压块;200、驱动螺纹杆;210、轨道;220、插杆。
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参照图1、图2,包括前叉架100,前叉架100安装有减震筒110与减震杆120,减震杆120一端可复位地插接滑移设置在减震筒110内,减震杆120减震杆120位于减震筒110内的部分顶端设有第一顶板121,减震筒110内具有供减震杆120穿过的第二顶板122,减震杆120上套设有减震弹簧130,减震弹簧130的两端分别抵接与第一顶板121、第二顶板122。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减震杆120朝下运动时,第一顶板121与第二顶板122能够将减震弹簧130进行压缩,同时为了形成阻尼效果,在减震筒110内还注入有液压油。
[0026]参照图2,减震杆120底部具有适配于减震筒110内壁的滑块131,滑块131在滑移的过程中,能够保持与减震筒110内壁的密封,滑块131将减震筒110内部自上而下划分为第一腔132与第二腔133,减震筒110具有自第一腔132至第二腔133的回流通道140,本实施例中减震筒110具有单独的回流腔室142,回流通道140设置在这个回流腔室142内,同时回流通道140内设置有可调节截面形状的流液管141。
[0027]参照图2、图3,流液管141的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调节弹片150,本实施例中调节弹片150为金属片,具有很好的形变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除去调节弹片150外的流液管141中部为橡胶可形变的部分,减震筒110设置有用于挤压两个调节弹片150的顶压件。
[0028]顶压件包括沿垂直于流液管141方向上的两个顶压块160。减震筒110转动连接有驱动螺纹杆200,驱动螺纹杆200的一端外露,驱动螺纹杆200为两段相反螺纹,同时两个顶压块160分别螺纹连接在驱动螺纹杆200的两端。减震筒110内且位于具有供顶压块160的端部滑移的轨道210。轨道210为平行设置,顶压块160仅在轨道210内进行滑移。当驱动螺纹杆200在转动时,将会带动两个顶压块160相对或者相背运动。
[0029]相对运动时,顶压块160抵压后,将会使得流动的通道压扁,此时减震杆120在运动的过程中,液压油从第一腔132运动至第二腔133内的过程中,将会受阻,相当于减震器变硬,而当顶压块160相背运动时,将会在调节弹片150本身的弹性下复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身流道的截面形状的变化是变为弧形,在高阻力的流动情况下,也能够形成引导的作用,不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力。
[0030]参照图3、图4,同时为了限制整体流液管141周向的限位,减震筒110内设置有对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包括前叉架(100),所述前叉架(100)安装有减震筒(110)与减震杆(120),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杆(120)一端可复位地插接滑移设置在所述减震筒(110)内,所述减震杆(120)底部具有适配于所述减震筒(110)内壁的滑块(131),所述滑块(131)将所述减震筒(110)内部自上而下划分为第一腔(132)与第二腔(133);所述减震筒(110)具有自第一腔(132)至第二腔(133)的回流通道(140),所述回流通道(140)内设置有可调节截面形状的流液管(1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液管(141)的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调节弹片(150),所述减震筒(110)设置有用于挤压两个所述调节弹片(150)的顶压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件包括沿垂直于所述流液管(141)方向上的两个顶压块(16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筒(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勤荣瞿泽宇李白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宇嘉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