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用避震前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739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前叉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自行车用避震前叉结构,包括车把和两个上前叉立管,两个所述上前叉立管的下端通过减震结构滑动连接有下前叉立管,两个所述下前叉立管的下端均设有安装块,两个所述上前叉立管的上端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有车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减震结构,在遇到颠簸时,下前叉立管沿着内管向上前叉立管滑动,内螺栓通过螺纹与固定螺母螺纹套结,此时滑杆带动活塞在内管的滑槽中滑动,在滑杆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受到内管内的气压影响,向上移动的过程持续受到阻力,在向上停止移动后,受到压簧的塔里向下移动,此时内管内部气压变小,此时活塞向下移动受到空气阻力,慢慢向下移动,起到了在遇到颠簸时减震的作用。簸时减震的作用。簸时减震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车用避震前叉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自行车前叉结构,具体为一种自行车用避震前叉结构,属于自行车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的车把和前叉通常通过把立结构进行连接,以控制自行车转向。现有自行车最常见的把立结构形式中,前叉立管穿过自行车架的头管,车把立管插入到前叉立管内部,车把立管设置有插入前叉立管内部的螺杆以及楔形螺母,通过扳手转动螺杆以使楔形螺母的侧面卡紧前叉立管的管壁,通过摩擦力的方式进行紧固连接。
[0003]例如申请号为CN201920258860.3中,包括前叉立管以及底部带有转折缺口的车把立管,所述转折缺口包括不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一竖直缺口和第二竖直缺口;本技术的立管快装结构通过前叉立管上的销钉与转折缺口卡扣配合,可以形成快速定位和安装。同时当车把立管与前叉立管意外松脱的时候,设置的转折缺口可以避免车把立管直接从前叉立管中拔出,提高了骑行的安全性,但是该前叉立管没有减震结构,在遇到颠簸时,使用感不佳。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自行车前叉立管的减震结构而提供一种自行车用避震前叉结构。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自行车用避震前叉结构,包括车把和两个上前叉立管,两个所述上前叉立管的下端通过减震结构滑动连接有下前叉立管,两个所述下前叉立管的下端均设有安装块,两个所述上前叉立管的上端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有车把。
[0007]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结构包括外套和内管,所述外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内螺栓,所述内螺栓通过螺纹螺纹套接有,所述的下端与下前叉立管固定连接,所述内管分别贯穿外套、内管且与限位环固定套结,所述限位环的下端通过滑杆与下前叉立管滑动套结,所述限位环与下前叉立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簧。
[0008]进一步的,所述滑杆的上端贯穿内管的内部切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滑杆的顶端设有限位套,所限位套位于活塞的顶部。
[0009]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上前叉立管通过两个连接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中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套,两个所述固定套位于两个连接块之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的上端通过轴套与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轴套位于固定套的上端。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内管的内部凹槽为密封结构。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通过设置减震结构,在遇到颠簸时,下前叉立管沿着内管向上前叉立管滑动,此时由于外套下端与内螺栓固定连接,内螺栓通过螺纹与固定螺母螺纹套结,此时下前叉立管带动外套、内螺栓以及固定螺母沿着内管向上前叉立管移动,此时滑杆带动活塞在内管的滑槽中滑动,由于内管内的凹槽为密封,在滑杆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受到内管内的气压影响,向上移动的过程持续受到阻力,在向上停止移动后,受到压簧的塔里向下移动,此时内管内部气压变小,此时活塞向下移动受到空气阻力,慢慢向下移动,直到停止,起到了在遇到颠簸时减震的作用;
[0013]本技术通过设置车把,在需要转弯时,通过双手转动车把,车把转动带动连接管转动,在通过传动轴带动连接块和前叉立管转动,最后带动前轮转动,起到了方便控制自行车行驶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行车用避震前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自行车用避震前叉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C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A处放大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上前叉立管;2、下前叉立管;3、安装块;4、减震结构;401、外套;402、内管;403、内螺栓;404、限位环;405、固定螺母;406、滑杆;407、压簧;408、活塞;409、限位套;5、车把;6、连接管;7、轴套;8、传动轴;9、连接块;10、固定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一种自行车用避震前叉结构,包括车把5和两个上前叉立管1,两个上前叉立管1的下端通过减震结构4滑动连接有下前叉立管2,两个下前叉立管2的下端均设有安装块3,两个上前叉立管1的上端通过连接管6固定连接有车把5。
[002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自行车用避震前叉结构技术优化方案,减震结构4包括外套401和内管402,外套4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内螺栓403,内螺栓403通过螺纹螺纹套接有固定螺母405,固定螺母405的下端与下前叉立管2固定连接,内管402分别贯穿外套401、内管402且与限位环404固定套结,限位环404的下端通过滑杆406与下前叉立管2滑动套结,限位环404与下前叉立管2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簧407,在遇到颠簸时,首先下前叉立管2沿着内管402向上前叉立管1滑动,此时由于外套401下端与内螺栓403固定连接,内螺栓403通过螺纹与固定螺母405螺纹套结,此时下前叉立管2带动外套401、内螺栓403以及固定螺母405沿着内管402向上前叉立管1移动,起到了缓冲颠簸的目的。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自行车用避震前叉结构技术优化方案,滑杆406的上端贯穿内管402的内部切固定连接有活塞408,滑杆406的顶端设有限位套409,所限位套409位于
活塞408的顶部,在下前叉立管2带动外套401、内螺栓403以及固定螺母405沿着内管402向上前叉立管1移动时,此时滑杆406带动活塞408在内管402的滑槽中滑动,由于内管402内的凹槽为密封,在滑杆406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受到内管402内的气压影响,向上移动的过程持续受到阻力,在向上停止移动后,受到压簧407的塔里向下移动,此时内管402内部气压变小,此时活塞408向下移动受到空气阻力,慢慢向下移动,直到停止,起到了在遇到颠簸时起到了减震的作用。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自行车用避震前叉结构技术优化方案,两个上前叉立管1通过两个连接块9固定连接,两个连接块9之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8,传动轴8的中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套10,两个固定套10位于两个连接块9之间,传动轴8的上端通过轴套7与连接管6固定连接,轴套7位于固定套10的上端,在需要转弯时,通过双手转动车把5,车把5转动带动连接管6转动,在通过传动轴8带动连接块9和上前叉立管1转动,最后带动前轮转动,起到了方便控制自行车行驶的目的。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自行车用避震前叉结构技术优化方案,内管402的内部凹槽为密封结构,通过内管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用避震前叉结构,包括车把(5)和两个上前叉立管(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前叉立管(1)的下端通过减震结构(4)滑动连接有下前叉立管(2),两个所述下前叉立管(2)的下端均设有安装块(3),两个所述上前叉立管(1)的上端通过连接管(6)固定连接有车把(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用避震前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4)包括外套(401)和内管(402),所述外套(4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内螺栓(403),所述内螺栓(403)通过螺纹螺纹套接有固定螺母(405),所述固定螺母(405)的下端与下前叉立管(2)固定连接,所述内管(402)分别贯穿外套(401)、内管(402)且与限位环(404)固定套结,所述限位环(404)的下端通过滑杆(406)与下前叉立管(2)滑动套结,所述限位环(404)与下前叉立管(2)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簧(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丽李洪松薛金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富士达自行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