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导线整形组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658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导线整形组装设备,属于软导线整形组装领域。该软导线整形组装设备利用一次整形装置的第一夹持机构夹持软导线的导线主体中部,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分别折弯软导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利用二次整形装置的第二夹持机构和第三夹持机构分别夹持折弯后的第二端和第一端,错位驱动机构使第二端和第一端沿第一方向错位预设位移;利用植入装置的第四夹持机构和第五夹持机构分别夹持错位后的第二端和第一端,下压驱动机构将软导线压入壳体的容置腔内。两次整形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软导线的整形精度以及整形效率,利用植入装置将软导线压入壳体的容置腔内,提高了组装精度和组件效率。提高了组装精度和组件效率。提高了组装精度和组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导线整形组装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软导线整形组装
,尤其涉及一种软导线整形组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软导线包括导线主体、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在导线主体的一端,第二端连接在导线主体的另一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上可以连接其他部件。软导线的初始状态为直线状,在组装前需要将第一端和第二端折弯,并使第二端与导线主体之间、第一端与导线主体之间均呈一定的夹角,且两个夹角的角度不同。被折弯后的软导线才能够被组装至壳体内部。
[0003]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实现软导线的折弯和组装。但是,由于软导线具有一定的弹性,人工折弯后软导线的精度无法保证,一致性较差,且人工折弯的效率很低。而在人工将折弯后的软导线置于壳体内部时,不仅需要手动调整至合适位置然后用力压入,此过程有可能刮伤软导线以及壳体内壁面,且组装精度无法保证,很容易发生因为对位不准导致的第二端和第一端无法同时到位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导线整形组装设备,该软导线整形组装设备能够自动实现对软导线的二次整形以及组装,软导线的整形精度高,组装效率快,定位准确。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软导线整形组装设备,其用于整形以及组装软导线,所述软导线整形组装设备包括:一次整形装置,所述一次整形装置包括第一折弯机构、第二折弯机构和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软导线的导线主体的中部,所述第一折弯机构用于折弯所述软导线的第一端,并使所述第一端和所述导线主体的中部呈第一预设夹角,所述第二折弯机构用于折弯所述软导线的第二端,并使所述第二端和所述导线主体的中部呈第二预设夹角;二次整形装置,所述二次整形装置包括第二夹持机构、第三夹持机构和错位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折弯后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折弯后的所述第一端,所述错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和/或所述第三夹持机构移动,以使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端沿第一方向错位预设位移;植入装置,所述植入装置包括下压驱动机构、第四夹持机构和第五夹持机构,所述第四夹持机构用于夹持错位后的所述第二端,第五夹持机构用于夹持错位后的所述第一端,所述下压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四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五夹持机构同步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将所述软导线压入壳体的容置腔内。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折弯机构包括第一移动驱动件、第一移动架和下压组件,所述第一移动架连接在所述第一移动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下压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移动架上,所述下压组件上设置有允许所述第一端进入的限位槽。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下压组件包括折弯件、限位件、第一限位块、导向件、第一弹性件和
第二弹性件,所述限位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移动架上,所述限位件内设置有限位腔,所述限位腔内设置有上下间隔的上限位面和下限位面,所述第一限位块可移动地置于所述限位腔内,并能够与所述上限位面或者所述下限位面限位抵接;所述折弯件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腔内与所述第一限位块连接,所述折弯件的中部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件设置在所述折弯件的另一端的下方,且所述导向件上具有导向腔,所述导向腔内设置有导向杆,所述折弯件的另一端能够伸入所述导向腔内,以使所述导向杆置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件的底部设置有所述限位槽,置于所述限位槽内的所述第一端能够与所述折弯件的底端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在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导向件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在所述限位件和所述折弯件的另一端之间。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折弯机构包括第二移动驱动件、第二移动架和滚压体,所述第二移动架连接在所述第二移动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滚压体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移动架上,且所述滚压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折弯槽,所述第二端置于所述折弯槽内。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一次整形装置还包括第一折弯杆和第二折弯杆,所述第一折弯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一端绕所述第一折弯杆进行折弯,所述第二折弯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端绕所述第二折弯杆进行折弯。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夹持机构包括第三驱动机构、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固定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夹持块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形成夹持所述第一端的夹持腔,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夹持块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夹持块朝向靠近所述第二夹持块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端夹持在所述夹持腔内。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为夹爪;所述二次整形装置还包括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夹爪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错位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移动座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预设位移。
[0013]作为优选,所述容纳腔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三夹持机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夹持块和多个所述第二夹持块形成多个所述夹持腔,多个所述夹持腔和多个所述容纳腔一一对应设置,且用于同时夹持多个所述软导线。
[0014]作为优选,所述植入装置还包括第三移动架、缓冲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第三移动架连接在所述下压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四夹持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移动架上;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二限位块和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和所述第三限位块均设置在所述第三移动架上,并分别位于所述第四夹持机构的两个夹板的正上方;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三弹性件和第四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四夹持机构的一个所述夹板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所述第四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四夹持机构的另一个所述夹板和所述第三限位块之间。
[0015]作为优选,所述下压驱动机构包括第四驱动机构、第四安装架、第五驱动机构和第四限位块,所述第四安装架连接在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驱动端,所述第四限位块位于所述第四安装架的正下方,且用于限制所述第四安装架的移动行程,所述第五驱动机构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第四安装架上,所述第三移动架连接在所述第五驱动机构的输出端。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导线整形组装设备,该软导线整形组装设备利用一次整形装置的第一夹持机构夹持软导线的导线主体中部,第一折弯机构折弯软导线的第一端,第二折弯机构折弯软导线的第二端,从而完成了对软导线的一次整形;利用二次整形装置的第二夹持机构和第三夹持机构分别夹持折弯后的第二端和第一端,错位驱动机构使第二端和第一端沿第一方向错位预设位移,完成了对软导线的二次整形;利用植入装置的第四夹持机构和第五夹持机构分别夹持错位后的第二端和第一端,下压驱动机构将软导线压入壳体的容置腔内。该软导线整形组装设备通过两次整形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软导线的整形精度以及整形效率,且通过植入装置将软导线压入壳体的容置腔内,组装精度较高,组件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导线整形组装设备,其用于整形以及组装软导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导线整形组装设备包括:一次整形装置(200),所述一次整形装置(200)包括第一折弯机构(210)、第二折弯机构(220)和第一夹持机构(230),所述第一夹持机构(230)用于夹持所述软导线(100)的导线主体(101)的中部,所述第一折弯机构(210)用于折弯所述软导线(100)的第一端(103),并使所述第一端(103)和所述导线主体(101)的中部呈第一预设夹角,所述第二折弯机构(220)用于折弯所述软导线(100)的第二端(102),并使所述第二端(102)和所述导线主体(101)的中部呈第二预设夹角;二次整形装置(300),所述二次整形装置(300)包括第二夹持机构(310)、第三夹持机构(320)和错位驱动机构(330),所述第二夹持机构(310)用于夹持折弯后的所述第二端(102),所述第三夹持机构(320)用于夹持折弯后的所述第一端(103),所述错位驱动机构(330)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持机构(310)和/或所述第三夹持机构(320)移动,以使所述第二端(102)和所述第一端(103)沿第一方向错位预设位移;植入装置(400),所述植入装置(400)包括下压驱动机构(410)、第四夹持机构(420)和第五夹持机构(430),所述第四夹持机构(420)用于夹持错位后的所述第二端(102),第五夹持机构(430)用于夹持错位后的所述第一端(103),所述下压驱动机构(410)用于驱动所述第四夹持机构(420)和所述第五夹持机构(430)同步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将所述软导线(100)压入壳体的容置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导线整形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机构(210)包括第一移动驱动件(211)、第一移动架(212)和下压组件(213),所述第一移动架(212)连接在所述第一移动驱动件(211)的输出端,所述下压组件(213)连接在所述第一移动架(212)上,所述下压组件(213)上设置有允许所述第一端(103)进入的限位槽(213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导线整形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213)包括折弯件(2131)、限位件(2132)、第一限位块(2133)、导向件(2134)、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限位件(213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移动架(212)上,所述限位件(2132)内设置有限位腔(21321),所述限位腔(21321)内设置有上下间隔的上限位面(21322)和下限位面(21323),所述第一限位块(2133)可移动地置于所述限位腔(21321)内,并能够与所述上限位面(21322)或者所述下限位面(21323)限位抵接;所述折弯件(2131)的一端伸入所述限位腔(21321)内与所述第一限位块(2133)连接,所述折弯件(2131)的中部设置有导向槽(2137);所述导向件(2134)设置在所述折弯件(2131)的另一端的下方,且所述导向件(2134)上具有导向腔(21341),所述导向腔(21341)内设置有导向杆(2135),所述折弯件(2131)的另一端能够伸入所述导向腔(21341)内,以使所述导向杆(2135)置于所述导向槽(2137)内,所述导向件(2134)的底部设置有所述限位槽(2136),置于所述限位槽(2136)内的所述第一端(103)能够与所述折弯件(2131)的底端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在所述限位件(2132)和所述导向件(2134)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在所述限位件(2132)和所述折弯件(2131)的另一端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导线整形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折弯机构(220)包括第二移动驱动件(221)、第二移动架(222)和滚压体(223),所述第二移动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坤张兴
申请(专利权)人:正泰智能制造装备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