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动系统、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609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驱动系统、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包括箱体、驱动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差速器和换挡机构,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和第一齿圈;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结构和第二齿圈;换挡机构包括齿轮活动切换机构和离合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驱动系统,通过齿轮活动切换机构和离合器的配合,以使电驱动系统可输出两种转速,即电驱动系统具有两个档位以能够更好适应复杂路况,电驱动系统采用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实现动力传输,行星排的结构紧凑、空间占用小,且齿轮活动切换机构和离合器的结构较简单体积小,从而使整个电驱动系统的结构更紧凑,布置所需空间小,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好的适应性。好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驱动系统、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纯电动汽车电驱动
,具体涉及一种电驱动系统、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具有清洁无污染、能量效率高、低噪声等优点,使其具有较好的产业化势,为使电动汽车能够适应复杂路况,电动汽车的电驱系统采用两档换速方案。目前,电驱动系统的两档换速方案中,实现两档切换的换挡机构结构复杂,使电驱动系统的整体结构较大,导致电驱动系统布置所需空间较大、适应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驱动系统、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旨在解决电驱动系统布置所需空间较大、适应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驱动系统,包括:
[0005]箱体;
[0006]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箱体内;
[0007]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和第一齿圈,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设有第一行星架;
[0008]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结构和第二齿圈,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圈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所述第二行星轮结构包括第二行星架;
[0009]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与所述第二行星架固定连接;以及,
[0010]换挡机构,包括齿轮活动切换机构和离合器,所述齿轮活动切换机构包括活动内齿圈,所述活动内齿圈具有固定状态和活动状态,所述活动内齿圈与所述第一齿圈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具有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齿圈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部与所述第一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能够相互配合和分离,以使得所述离合器具有结合状态和分离状态;
[0011]其中,在所述活动内齿圈处于固定状态时,所述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在所述活动内齿圈处于活动状态时,所述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
[0012]可选地,所述第二行星轮结构还包括第二行星轮和第三行星轮,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第三行星轮并联,且通过所述第二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啮合,所述第三行星轮与所述第二齿圈啮合。
[0013]可选地,所述齿轮活动切换机构还包括壳体、固定内齿圈和齿套,所述壳体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内齿圈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齿套安装于所述壳体,且沿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平行的轴线可移动设置,以具有与所述固定内齿圈和所述活动内齿圈啮合的第一位置,以使得所述活动内齿圈处于固定状态,以及与所述固定内齿圈啮合且与
所述活动内齿圈分离的第二位置,以使得所述活动内齿圈处活动状态;
[0014]其中,所述活动内齿圈处于固定状态时,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箱体相对固定。
[0015]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行星排、所述第二行星排和所述差速器同轴设置。
[0016]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差速器的左右半轴同轴设置。
[0017]可选地,所述差速器还包括左半轴齿轮、右半轴齿轮、行星轮架以及两个行星轮,所述行星轮架与所述差速器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左半轴齿轮和所述右半轴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行星轮啮合;
[0018]其中,所述左半轴齿轮的轴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置。
[0019]可选地,所述差速器壳体和所述第二行星排一体设置。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所述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包括电驱动系统,所述电驱动系统包括:
[0021]箱体;
[0022]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箱体内;
[0023]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和第一齿圈,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设有第一行星架;
[0024]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结构和第二齿圈,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圈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所述第二行星轮结构包括第二行星架;
[0025]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与所述第二行星架固定连接;以及,
[0026]换挡机构,包括齿轮活动切换机构和离合器,所述齿轮活动切换机构包括活动内齿圈,所述活动内齿圈具有固定状态和活动状态,所述活动内齿圈与所述第一齿圈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具有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齿圈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部与所述第一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能够相互配合和分离,以使得所述离合器具有结合状态和分离状态;
[0027]其中,在所述活动内齿圈处于固定状态时,所述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在所述活动内齿圈处于活动状态时,所述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
[0028]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所述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包括:
[0029]箱体;
[0030]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箱体内;
[0031]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和第一齿圈,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设有第一行星架;
[0032]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结构和第二齿圈,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圈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所述第二行星轮结构包括第二行星架;
[0033]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与所述第二行星架固定连接;以及,
[0034]换挡机构,包括齿轮活动切换机构和离合器,所述齿轮活动切换机构包括活动内
齿圈,所述活动内齿圈具有固定状态和活动状态,所述活动内齿圈与所述第一齿圈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具有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齿圈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部与所述第一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能够相互配合和分离,以使得所述离合器具有结合状态和分离状态;
[0035]其中,在所述活动内齿圈处于固定状态时,所述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在所述活动内齿圈处于活动状态时,所述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
[003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驱动系统通过所述齿轮活动切换机构和所述离合器实现速度切换,所述齿轮活动切换机构中的所述活动内齿圈与所述第一齿圈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中的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部与所述第一齿圈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内齿圈处于固定状态,且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分离时,所述第一齿圈固定,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太阳轮转动,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一齿圈啮合,以带动所述第一行星架转动,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行星架固定连接,从而将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转速经所述第一行星排减速后传递至所述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二行星轮结构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和所述第二齿圈啮合,带动所述第二行星架转动,由于所述第二齿圈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因此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转速经所述第二行星排减速后,由所述第二行星架传递至所述差速器,所述差速器将转动传递至左右半轴,左右半轴带动左右车轮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箱体内;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和第一齿圈,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设有第一行星架;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结构和第二齿圈,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一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圈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所述第二行星轮结构包括第二行星架;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与所述第二行星架固定连接;以及,换挡机构,包括齿轮活动切换机构和离合器,所述齿轮活动切换机构包括活动内齿圈,所述活动内齿圈具有固定状态和活动状态,所述活动内齿圈与所述第一齿圈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具有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齿圈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部与所述第一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能够相互配合和分离,以使得所述离合器具有结合状态和分离状态;其中,在所述活动内齿圈处于固定状态时,所述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在所述活动内齿圈处于活动状态时,所述离合器处于结合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轮结构还包括第二行星轮和第三行星轮,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第三行星轮并联,且通过所述第二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啮合,所述第三行星轮与所述第二齿圈啮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活动切换机构还包括壳体、固定内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国张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