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分动器、动力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051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动力分配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分动器,包括输入轴(1)、与后桥连接的第一输出轴(2)和与前桥连接的第二输出轴(3),所述输入轴(1)上设有复合行星齿轮机构,该复合行星齿轮机构包括行星架、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组、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组、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所述行星架能够通过离合器(5)选择性地与第二太阳轮相连接,以实现前桥和后轿的扭矩按固定的设计比例分配或按需分配;所述第一齿圈配置为能够选择性地与壳体(4)和行星架连接,以由齿轮副间的不同组合,向所述前桥和后桥输出至少两挡传动比的扭矩。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车辆分动器的动力总成以及车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分动器结构紧凑,体积小。体积小。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分动器、动力总成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动力分配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分动器,此外还涉及一种动力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消费者对汽车操控性能和越野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车辆的四驱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0003]目前追求动力性的高端车型大都采用前置后驱的四驱系统,尤其多采用全时四驱,以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通过分动器时时地按所需比例分配给前桥和后桥,使四个车轮与地面都有驱动力,大大增加了车辆的动力性能,而分动器的结构参数直接影响着传动系统的动力性和安全性,属于传动系统的关键部件。而较小型的全时四驱的四轮驱动车辆由于具有良好的操控性能、越野性能以及较高的性价比,往往更受消费者的青睐。
[0004]现有的可实现全时四驱的分动器结构较为复杂,占用空间大分,配给车辆动力系的组装容积已经大为减少,因此很难实现车辆的小型化,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对于小型的全时四驱的四轮驱动车辆的需求。
[0005]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车辆分动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分动器,以能够实现前桥和后轿的扭矩按固定的设计比例进行分配或者按需分配,以及能够向前桥和后轿输出至少两挡传动比的扭矩,以提高操控性能和越野性能,且要能够实现车辆分动器的小型化,使得车辆分动器能够应用于车型较小的四轮驱动的车辆上。
[0007]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总成,以能够输出高低两挡的传动比以及前桥和后轿的扭矩按固定的设计比例进行分配或者按需分配,且该动力总成的体积小。
[0008]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车型小,操控性能和越野性能高且整体制造成本低,性价比高。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分动器,其包括与变速器输出端连接的输入轴、与后桥连接的第一输出轴、与前桥连接的第二输出轴、壳体和离合器,所述输入轴上设置有复合行星齿轮机构,所述复合行星齿轮机构包括行星架、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组、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组、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所述行星架能够通过所述离合器选择性地与第二太阳轮相连接,当断开时能够实现所述前桥和所述后轿的扭矩按固定的设计比例进行分配;当接合时,所述前桥和所述后轿的扭矩可以实现按需分配;所述第一齿圈配置为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壳体或所述行星架连接,以能够通过齿轮副间的不同组合方式,向所述前桥和所述后桥输出至少两挡传动比的扭矩。
[0010]具体地,所述输入轴上还设有输入轴链轮,所述输入轴链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整
体形成为空套齿轮轴结构,并可旋转地支撑于所述输入轴上,所述空套齿轮轴结构与所述离合器的离合器从动盘固定连接;所述输入轴经由所述输入轴链轮与所述第二输出轴动力传输配合,所述第一行星轮组和所述第二行星轮组中的行星轮均通过各自对应的销轴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行星架上,所述第一行星轮组包括三个短行星轮,三个所述短行星轮均啮合于所述第一太阳轮和所述第一齿圈之间,所述第二行星轮组包括三个长行星轮,三个所述长行星轮均啮合于所述第二太阳轮和所述第二齿圈之间,且各所述长行星轮所对应的销轴还与所述离合器的离合器主动盘相连接。
[0011]进一步地,各所述长行星轮的轴向长度均大于各所述短行星轮的轴向长度,各所述长行星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圈相啮合,各所述长行星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相啮合,且仅在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处设置有啮合轮齿结构,各所述长行星轮的中部区域的直径小于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处的直径。
[0012]进一步地,三个所述短行星轮与三个所述长行星轮沿周向相互交错分布,且各所述短行星轮以及与各所述短行星轮相啮合的所述第一太阳轮均布置于各所述长行星轮的中部区域处。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圈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相连接以传递扭矩。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出轴上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二输出轴链轮,所述第二输出轴链轮与所述输入轴链轮经由链条相连接,以实现所述输入轴向所述第二输出轴传递扭矩。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圈、所述壳体以及所述行星架上均设有凸起结构,且所述第一齿圈的所述凸起结构上还设有滑动尺套,所述滑动尺套能够沿所述第一齿圈上的所述凸起结构左右移动,以能够选择性的与所述壳体以及所述行星架上的所述凸起结构相啮合,从而实现所述第一齿圈选择性地与所述壳体和所述行星架的连接。
[0016]具体地,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第一输出轴之间还设有中间连接轴,所述中间连接轴的一端可旋转地套于所述输入轴内,所述中间连接轴的另一端可旋转地套于所述第一输出轴内,以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第一输出轴之间提供支撑,并保证所述输入轴和所述第一输出轴之间的同轴度。
[0017]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动力总成,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车辆分动器、发动机和用于拨动所述滑动尺套的拨叉装置。
[0018]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动力总成。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提供的一种车辆分动器,其复合行星齿轮机构上的第一齿圈能够选择性地与壳体和行星架连接,并通过相应的齿轮副之间的传动组合,能够向前桥和后桥输出高低两挡传动比的扭矩;其离合器能够实现第二行星轮组与第二太阳轮的连接,从而使得第二行星轮组与第二太阳轮能够同步转动,进而实现了扭矩向前桥和后桥不同比例的分配,使得车辆处于低速四驱锁止模式,以增大扭矩,提高车辆在复杂路面的通过性;且由于复合行星齿轮机构中的两组行星轮组中的行星轮沿周向相互交错分布,并支撑于同一个行星架上,所以复合行星齿轮机构结构紧凑、体积小,适于在小车型的四轮驱动车辆上使用。
[0020]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一种动力总成,由于其包括了上述的复合行星齿轮机构,所以也同样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的特点,并且也同样能够输出高低两挡的传动比以及按照不同的比例向前桥与后桥传递扭矩。
[0021]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提供的一种车辆,由于其包括了上述的动力总成,所以具有车型小的优点,且操控性能和越野性能高,整体制造成本低,性价比高。
[0022]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以及优选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车辆分动器的原理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车辆分动器中第一行星轮组和第二行星轮组中行星轮的空间布置示意图;
[0025]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车辆分动器中复合行星齿轮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车辆分动器的装配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输入轴
ꢀꢀꢀꢀꢀꢀꢀꢀꢀꢀꢀꢀꢀꢀꢀꢀꢀꢀꢀꢀꢀꢀꢀꢀ
11-复合行星齿轮机构
[0030]111-行星架
ꢀꢀꢀꢀꢀꢀꢀꢀꢀꢀꢀꢀꢀꢀꢀꢀꢀꢀꢀꢀꢀꢀ
112-第一太阳轮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分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变速器输出端连接的输入轴(1)、与后桥连接的第一输出轴(2)、与前桥连接的第二输出轴(3)、壳体(4)和离合器(5),所述输入轴(1)上设置有复合行星齿轮机构(11),所述复合行星齿轮机构(11)包括行星架(111)、第一太阳轮(112)、第一行星轮组(113)、第二太阳轮(114)、第二行星轮组(115)、第一齿圈(116)和第二齿圈(117),所述行星架(111)能够通过所述离合器(5)选择性地与第二太阳轮(114)相连接,当断开时能够实现所述前桥和所述后轿的扭矩按固定的设计比例进行分配;当接合时,所述前桥和所述后轿的扭矩可以实现按需分配;所述第一齿圈(116)配置为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壳体(4)或所述行星架(111)连接,以能够通过齿轮副间的不同组合方式,向所述前桥和所述后桥输出至少两挡传动比的扭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分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上还设有输入轴链轮(118),所述输入轴链轮(118)与所述第二太阳轮(114)整体形成为空套齿轮轴结构,并可旋转地支撑于所述输入轴(1)上,所述空套齿轮轴结构与所述离合器(5)的离合器从动盘(51)固定连接;所述输入轴(1)经由所述输入轴链轮(118)与所述第二输出轴(3)动力传输配合,所述第一行星轮组(113)和所述第二行星轮组(115)中的行星轮均通过各自对应的销轴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行星架(111)上,所述第一行星轮组(113)包括三个短行星轮,三个所述短行星轮均啮合于所述第一太阳轮(112)和所述第一齿圈(116)之间,所述第二行星轮组(115)包括三个长行星轮,三个所述长行星轮均啮合于所述第二太阳轮(114)和所述第二齿圈(117)之间,且各所述长行星轮所对应的销轴还与所述离合器(5)的离合器主动盘(5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分动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长行星轮的轴向长度均大于各所述短行星轮的轴向长度,各所述长行星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齿圈(117)相啮合,各所述长行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晓磊何明伟孙佳慧李波涛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传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