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碳纤维拉索表面处理组合模具及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355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式碳纤维拉索表面处理组合模具及处理方法,包括上模、下模,由上模与下模合模形成的模具体内具有与拉索匹配的模具型腔,模具型腔包括匹配拉索端部形状的端部型腔、与拉索直线段匹配的直线型腔;模具体包括分体式的左模体、右模体及位于左模体与右模体之间的中间模体,端部型腔分别位于左模体、右模体内,直线型腔位于中间模体内,上模上开设有通过流道连通模具型腔的注射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移动左模体、右模体和中间模体的位置,在注塑完拉索一个端部时,采用边拉边注塑方式,完成拉索直线段的注塑,最后注塑拉索另一端部,以此可使得有限长的模具实现理论上无限长的拉索的注射成型,满足截面异形件的注射要求,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碳纤维拉索表面处理组合模具及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是一种集成式碳纤维拉索表面处理组合模具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碳纤维本身具有足够优良的耐腐蚀性,相较于钢索能够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养护操作,并且其比强度、比模量远优于传统钢索,目前碳纤维拉索已成为新型缆索研究方向。目前市场上已零星出现平行棒索、平行板索等形式的碳纤维拉索。
[0003]无论是传统钢索还是碳纤维拉索,其防腐措施均是在索体表面形成一层高密度聚乙烯包覆层,目前拉索体表面包覆高密度聚乙烯的方式多采用挤出工艺,即在高温下,不断进给索材通过一个模具口,在该模具口处进行高温熔融包覆,但该挤出工艺仅适合截面一致的型材;而硅橡胶注射工艺多应用在高压绝缘领域,对于长度较大的产品,目前一般还是采用人工移动型材的方案,并且也基本为等截面或带锥度的拉索产品。
[0004]集成式碳纤维拉索是一种具有更高锚固系数的新型碳纤维拉索,其结构特点是两端为带金属锚固装置,索体两端均以一定角度过渡到中间等截面的圆柱体,因此现有的挤出工艺无法实现对集成式碳纤维拉索的表面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式碳纤维拉索表面处理的组合模具及处理方法,针对集成式碳纤维拉索结构提出一种耐候措施及相应的模具结构,能够解决现有表面保护及成型方案存在的问题,以满足截面异形状结构的拉索表面处理要求,提高碳纤维拉索的使用寿命。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式碳纤维拉索表面处理组合模具,包括上模、下模,由上模与下模合模形成的模具体内具有与拉索匹配的模具型腔,所述的模具型腔包括匹配拉索端部形状的端部型腔、与拉索直线段匹配的直线型腔,拉索表面与模具型腔内壁面之间的间隙为3~8mm。
[0007]所述模具体包括分体式的左模体、右模体及位于左模体与右模体之间的中间模体,端部型腔分别位于左模体、右模体内,直线型腔位于中间模体内,所述上模上开设有通过流道连通模具型腔的注射口。
[0008]具体说,所述的上模包括分体式的左上模、右上模及中间上模,所述下模包括分体式的左下模、右下模及中间下模,左上模与左下模合模形成左模体,右上模与右下模合模形成右模体,中间上模与中间下模合模形成中间模体。
[0009]为方便将拉索固定并拉直,保证在注射时拉索不发生位置的移动,位于左下模和右下模的端部型腔内安装有固定拉索端部的固定销,位于左上模和右上模的端部型腔内开设有与固定销相配的销孔。
[0010]为保证合模时定位准确,所述的上模的合模面上开设有定位孔,下模的合模面上
安装有与定位孔对应的定位销。
[0011]一种采用上述组合模具对集成式碳纤维拉索进行表面处理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0012]S1、在注射压机旁设置一对滑轨,滑轨上滑动设置第一装载台面、第二装载台面及第三装载台面,其中第二转载台面位置对应注射压机位置;
[0013]S2、将左下模固定于第一装载台面上、右下模固定于第二装载台面上、中间下模固定于第三装载台面上,调节第一装载台面和第三装载台面之间的间距,将拉索两端套于固定销上固定并将拉索拉直,将左上模、右上模及中间上模对应合模在左下模、右下模及中间下模上,分别形成左模体、右模体及中间模体;
[0014]S3、将第二装载台面、第三装载台面向右侧移动,使第一装载台面右移到注射压机所在位置,下降注射压机的注射嘴至左上模的注射口处,向左模体内的端部型腔中注射硅橡胶,在拉索左端部形成硅橡胶包覆层;
[0015]S4、左模体注射完成后,将第一装载台面、第二装载台面左移,使中间模体处于注射压机所在位置,下降注射压机的注射嘴至中间上模的注射口处,向中间模体内的直线型腔中注射硅橡胶,注射时中间模体保持不动,同时向左移动第一装载台面使左模体拉动拉索左移,直至完成拉索直线段的逐段注射,在拉索的直线段上形成硅橡胶包覆层;
[0016]S5、拉索直线段注射完成后,将第一装载台面、第二装载台面左移,将第三装载台面移到注射压机位置,下降注射压机的注射嘴至右上模的注射口处,向右模体内的端部型腔中注射硅橡胶,在拉索右端部形成硅橡胶包覆层,从而完成对拉索表面的处理。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移动左模体、右模体和中间模体的位置,在注塑完拉索一个端部时,采用边拉边注塑方式,完成拉索直线段的注塑,最后注塑拉索另一端部;这种分体移动式模具结构,可使得有限长的模具实现理论上无限长的拉索的注射成型,并且满足截面异形件的注射要求,全程可采用自动化成型,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硅橡胶材料作为碳纤维拉索的保护层材料,可更大程度上延长拉索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进行集成式碳纤维拉索表面处理的状态示意图。
[0022]图中:1.上模,1

1.左上模,1

2.右上模,1

3.中间上模,2.下模,2

1.左下模,2

2.右下模,2

3.中间下模,3.左模体,4.右模体,5.中间模体6.定位孔,7.定位销,8.模具型腔,8

1.端部型腔,8

2.直线型腔,9.流道,10.注射口,11.固定销,12.销孔,13.滑轨,14.第一装载台面,15.第二装载台面,16.第三装载台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4]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集成式碳纤维拉索表面处理组合模具,包括由两套型腔对
称的上模1、下模2合模组成的模具体,所述的上模1包括分体式的左上模1

1、右上模1

2及中间上模1

3,所述下模2包括分体式的左下模2

1、右下模2

2及中间下模2

3,图1、2中以A

A、B

B为界限进行拆分,形成三段式可拆卸模具体。
[0025]由左上模1

1与左下模2

1合模形成左模体3,由右上模1

2与右下模2

2合模形成右模体4,由中间上模1

3与中间下模2

3合模形成中间模体5;左模体3、右模体4和中间模体5可选用相同长度或不同长度,本实施例优选左模体3、右模体4和中间模体5的长度相同。
[0026]位于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碳纤维拉索表面处理组合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其特征是:由上模与下模合模形成的模具体内具有与拉索匹配的模具型腔,拉索表面与模具型腔内壁面之间的间隙为3~8mm;所述的模具型腔包括匹配拉索端部形状的端部型腔、与拉索直线段匹配的直线型腔;所述模具体包括分体式的左模体、右模体及位于左模体与右模体之间的中间模体,端部型腔分别位于左模体、右模体内,直线型腔位于中间模体内,所述上模上开设有通过流道连通模具型腔的注射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碳纤维拉索表面处理组合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模包括分体式的左上模、右上模及中间上模,所述下模包括分体式的左下模、右下模及中间下模,左上模与左下模合模形成左模体,右上模与右下模合模形成右模体,中间上模与中间下模合模形成中间模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碳纤维拉索表面处理组合模具,其特征是:位于左下模和右下模的端部型腔内安装有固定拉索端部的固定销,位于左上模和右上模的端部型腔内开设有与固定销相配的销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碳纤维拉索表面处理组合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模的合模面上开设有定位孔,下模的合模面上安装有与定位孔对应的定位销。5.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模具对集成式碳纤维拉索进行表面处理的方法,其特征是:具有以下步骤:S1、在注射压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於仁明谭佃龙霍姗姗唐宁韩德滨姚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