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焦镜片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65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眼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离焦镜片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具有一个用于成型眼镜片前表面的凹曲面,下模具具有一个用于成型眼镜片后表面的凸曲面,上模具的凹曲面与下模具的凸曲面配合形成容腔;上模具包括多个环形的拼接块,多个拼接块由内至外同轴设置,多个拼接块的一侧拼接成凹曲面;下模具包括多个扇形的模块,多个模块的一侧拼接成凸曲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上模具的凹曲面上设置与环形透镜结构大小相同的凹陷的环形槽,在注塑成型时能直接在眼镜片的前表面形成环形透镜的结构,再对注塑成型的眼镜片进行打磨就能形成离焦镜片,这样的方式能极大的降低离焦镜片的制造成本。极大的降低离焦镜片的制造成本。极大的降低离焦镜片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焦镜片成型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眼镜加工
,特别是一种离焦镜片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今医学公认:人体视眼的眼球增长依赖着视网膜周边聚焦调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促进眼球增长,矫正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可以控制近视眼球增长。传统近视眼镜片的内侧或者外侧区域与中央区域为相同度数凹透镜片,镜片中央区域凹透镜片在矫正视网膜中央近视性离焦的同时,镜片内侧外侧周边区域凹透镜片增加内侧和外侧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促进眼球增长、增加近视眼度数,在此情况下市面上出现了针对内侧视网膜和外侧视网膜进行近视矫正的离焦眼镜片,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专利号为CN202110815415.4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保护眼部视力的近视眼镜片,在矫正镜片的表面设置环形凸透镜,功能镜体仅在其横截面上对入射的光线进行汇聚,使同一横截面上的光线向该横截面的圆心方向汇聚,汇聚到极限位置后继而以发散形式向远方扩散,同一功能镜体上,于不同横截面入射的平行光线不会聚集在一起,即经所述功能镜体的光线在视网膜上不成像,不成像的光线不会诱发眼睛向后调节,避免了近视程度加深;又如专利号为:CN202110656194.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眼镜片,由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倾斜方向不一致,使得聚焦的光线偏折不一致,平行光线经过第一透镜向外折射,经过眼镜片内表面联合折射最终在视网膜成像,此为矫正区域,平行光线经过第二透镜向内折射,经过眼镜片内表面联合折射最终在视网膜前成像,此为离焦区域,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光线按照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既定曲折要求实现光线折射位置和焦点位置的改变,确保的光线刚好在视网膜聚焦,第二屈光区域在视网膜前聚焦,避免远视离焦,从而有效抑制眼球向后生长的趋势,起到近视防控的作用;上述专利都提出了在镜片表面设置凸出的透镜的方式来实现离焦,现有技术中镜片的加工多采用模具成型成坯料,然后通过切削打磨的方式成型,这种方式适用于球面型的眼镜片,而离焦镜片的结构复杂,特别是眼镜片前表面的结构,前表面的环形透镜尺寸很小,突出眼镜片表面的高度为0.005~0.1mm,采用普通的切削加工难以进行加工,且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离焦镜片成型模具。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离焦镜片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具有一个用于成型眼镜片前表面的凹曲面,所述下模具具有一个用于成型眼镜片后表面的凸曲面,所述上模具的凹曲面与下模具的凸曲面配合形成容腔;
[0005]所述上模具包括多个拼接块,多个所述拼接块拼接成上模具,多个所述拼接块的一侧拼接成凹曲面,多个所述拼接块的另一侧为定位面,还包括安装座,多个所述拼接块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拼接块的拼接成凹曲面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成型离焦镜片环形透镜的凹槽;所述拼接块为环形或扇形结构;
[0006]所述下模具包括多个扇形的模块,多个所述模块拼接成完整的下模具,多个所述模块的一侧拼接成凸曲面,多个所述模块的另一侧为定位面,还包括底座,多个所述模块安装在底座上。
[0007]具体的,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为定位面,多个所述拼接块的定位面上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与拼接块上的螺纹孔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置入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将拼接块固定在安装座上。
[0008]具体的,所述的安装座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为通孔,其一端连通所述安装槽,所述通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通气孔分布设置在多个同心圆上,多个所述通气孔与多个拼接块对应设置。
[0009]具体的,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底面为定位面,多个所述模块的定位面上均开设有多个定位螺纹孔,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模块上的定位螺纹孔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置入定位螺栓与定位螺纹孔螺纹连接将模块固定在底座上。
[0010]具体的,所述的底座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为通孔,其一端连通所述定位槽,且多个所述第二通气孔分布设置在多个同心圆上,多个所述第二通气孔与多个模块对应设置。
[0011]具体的,所述安装座和底座上均设置有定心结构,所述定心结构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设置有外螺A纹,所述的定位槽和安装槽结构相同,均包括螺纹段、圆锥段和直筒段,所述螺纹段、圆锥段和直筒段依次设置,所述固定套与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的固定套一端端面上设置有多个滑槽,多个所述滑槽以固定套中心放射状均布设置,定心结构还包括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卡块为楔形,所述卡块的斜边与圆锥段的斜面角度相匹配。
[0012]具体的,所述的滑槽为T型槽,所述的卡块的一端设置有与滑槽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滑槽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滑槽内,另一端与所述滑块抵接。
[0013]具体的,所述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均螺纹连接有接头。
[0014]具体的,所述底座的表面设置有锥形定位槽,所述安装座的端面上设置与锥形定位槽匹配的锥台。
[0015]具体的,所述底座和安装座上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底座和安装座通过连接孔置入锁紧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底座和安装座之间开设有浇口,所述浇口连通所述容腔。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专利技术在上模具的凹曲面上设置与环形透镜结构大小相同的凹陷的环形槽,在注塑成型时能直接在眼镜片的前表面形成环形透镜的结构,再对注塑成型的眼镜片进行打磨就能形成离焦镜片,这样的方式能极大的降低离焦镜片的制造成本。
[0018]2、本专利技术将上模具设计成模块化的结构,多个环形的拼接块共同拼接成完整的上模具,拼接块为同心的结构,其中最中心的拼接块为圆柱状,其余拼接块由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拼接块之间紧密得贴合在一起,这样拼接块相同的一侧就能拼接成完整的凹曲面,这样根据不同的形状尺寸需求选择对应环形透镜17的拼接块来进行拼凑,就能随意组合形成需求的形状,能提高拼接块的重复使用率,也减少模具的数量,降低模具的使用成本,同样的,下模具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下模具采用多个扇形的模块拼接而成,离焦眼镜片具有远
用光区、近用光区、内侧光区和外侧光区,这些区域都为扇形的区域,拼接成下模具的模块可以与上述光区分别对应,每个光区的屈光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每个光区采用相同的屈光度时可以选用完整一体成型的下模具,如果采用不同的屈光度,那么就可以选择对应的模块进行拼接,最终形成拼接的下模具,将每个模块固定在底座上就能进行使用,最终将安装座和底座固定在一起就能形成完整的成型模具,此时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形成容腔,往容腔内注入材料就能进行眼镜片的成型,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降低模具的使用成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模块拼接上模具4和下模具,使用灵活多样化。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模具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模具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模具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焦镜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4)和下模具(3),所述上模具(4)具有一个用于成型眼镜片前表面的凹曲面,所述下模具(3)具有一个用于成型眼镜片后表面的凸曲面,所述上模具(4)的凹曲面与下模具(3)的凸曲面配合形成容腔(16);所述上模具(4)包括多个拼接块(41),多个所述拼接块(41)拼接成上模具(4),多个所述拼接块(41)的一侧拼接成凹曲面,多个所述拼接块(41)的另一侧为定位面,还包括安装座(1),多个所述拼接块(41)固定在所述安装座(1)上;所述拼接块(41)的拼接成凹曲面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成型离焦镜片环形透镜的凹槽;所述拼接块(41)为环形或扇形结构;所述下模具(3)包括多个扇形的模块(31),多个所述模块(31)拼接成完整的下模具(3),多个所述模块(31)的一侧拼接成凸曲面,多个所述模块(31)的另一侧为定位面,还包括底座(2),多个所述模块(31)安装在底座(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焦镜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设置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的底面为定位面,多个所述拼接块(41)的定位面上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42),所述安装座(1)上开设有与拼接块(41)上的螺纹孔(42)对应的安装孔(6),所述安装孔(6)置入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将拼接块(41)固定在安装座(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焦镜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1)上开设有通气孔(8),所述通气孔(8)为通孔,其一端连通所述安装槽(5),所述通气孔(8)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通气孔(8)分布设置在多个同心圆上,多个所述通气孔(8)与多个拼接块(41)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离焦镜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2)上设置有定位槽(9),所述定位槽(9)的底面为定位面,多个所述模块(31)的定位面上均开设有多个定位螺纹孔(32),所述底座(2)上开设有与模块(31)上的定位螺纹孔(32)对应的定位孔(10),所述定位孔(10)置入定位螺栓与定位螺纹孔螺纹连接将模块(31)固定在底座(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冠南周瑜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