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器,具体地说是在电池充电器中一种电池防反装的电路改进方案。
技术介绍
采用可充电电池是目前提高资源使用率、避免废弃电池污染环境的很好选择,且可充电电池具有价格低、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等大量优点,已经得到普及。采用可充电电池就离不开电池充电器,在设计电池充电器时,防止电池反装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一旦对反装电池进行充电就会使电池爆炸,非常危险。在当今市面上众多的电池充电器中,普遍采用电池槽的特殊结构避免电池反装,其原理就是当电池反装时,电池的负极将接触不到电池充电器的正极片,相应地电池充电器也无法对电池充电。然而这一技术没有在本质上消除电池反接带来的危险,一旦电池槽特殊结构失效,如受热变形、老化断裂等,将失去防止电池反装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池充电器的电池防反装电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要求,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电池充电器的电池防反装电路,该电路串联于充电主电路中,该电路包括一二极管D1,二极管D1正极与充电主电路连接,负极与一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充电电池安装处的正极端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串联有一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地导通,三极管Q2的基极与另一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一电阻R2与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本技术通过简单的电路即可达到防止电池被反装后对电池进行反向充电的目的,易于实现且实用性强。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池充电器的电池防反装电路,串联于充电主电路中,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一二极管D1,二极管D1正极与充电主电路连接,负极与一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充电电池安装处的正极端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串联有一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地导通,三极管Q2的基极与另一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一电阻R2与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充电器的电池防反装电路,串联于充电主电路中,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一二极管D1,二极管D1正极与充电主电路连接,负极与一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充电电池安装处的正极端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串联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德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