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2654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挡装置,不对定位部件施加过大的负荷,就能够对马达的使定位部件到达换挡切换部件的谷部的谷底的旋转角度进行修正。该换挡装置(100)具备:换挡切换部件(21)、驱动换挡切换部件(21)并且包括转子(111)和定子(112)的马达(11)、驱动力传递机构部(14)、转子旋转角度传感器(12)、以及输出轴旋转角度传感器(13)。在换挡切换动作时,驱动力传递机构部(14)所包括的基于输出轴旋转角度传感器(13)的输出值和转子旋转角度传感器(12)的输出值检测的间隙宽度(Wp)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修正相对于预先设定的间隙的中心(Cp)而言的偏差。的偏差。的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挡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挡装置,特别是涉及具备换挡切换部件的换挡装置,该换挡切换部件包括多个谷部。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公知有具备包括多个谷部的换挡切换部件的换挡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具备包括多个(两个)谷部的锁止板(detent plate)的挡位切换装置。挡位切换装置具备止动弹簧、P-ECU、致动器以及换挡控制机构。锁止板是由致动器驱动来切换挡位的换挡切换单元。止动弹簧构成为将锁止板的挡位固定。P-ECU构成为控制对换挡控制机构进行驱动的致动器的动作,以在P挡和非P挡之间切换挡位。这里,P挡是指将止动弹簧切换到锁止板的两个谷部中的一侧谷部的状态。另外,非P挡是指将止动弹簧切换到锁止板的两个谷部中的另一侧谷部的状态。
[0004]上述专利文献1的锁止板包括设在一侧谷部和另一侧谷部之间的山部、设在一侧谷部的与山部侧相反的一侧P壁、设在另一侧的谷部的与山部侧相反一侧的非P壁。P壁和非P壁均构成为通过与止动弹簧接触来限制锁止板的旋转。
[0005]上述专利文献1的P-ECU构成为:检测P壁位置,并将检测出的P壁位置设定为基准位置。即,P-ECU构成为进行下述控制:基于将止动弹簧压靠于P壁而使锁止板的旋转停止规定时间这个条件,来取得作为基准位置的P壁位置。由此,P-ECU构成为进行下述控制:对作为预先设定的基准位置的P壁位置进行修正。并且,P-ECU构成为进行下述控制:对止动弹簧与P壁不发生碰撞地到达锁止板的一侧的谷部的谷底的致动器的目标旋转位置进行修正。
[0006]另外,上述专利文献1的P-ECU构成为:检测非P壁位置,并且将检测出的非P壁位置设定为基准位置。即,P-ECU构成为进行下述控制:基于将止动弹簧压靠于非P壁而使锁止板的旋转停止规定时间这个条件,来取得作为基准位置的非P壁位置。由此,P-ECU构成为进行下述控制:对作为预先设定的基准位置的非P壁位置进行修正。P-ECU构成为进行下述控制:对止动弹簧与非P壁不发生碰撞地到达锁止板的另一侧的谷部的谷底的致动器的目标旋转位置进行修正。
[0007]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的P-ECU,在由于换挡装置内的因磨损导致的间隙量的增加而产生P壁位置以及非P壁位置的偏差的情况下,通过进行P壁位置检测和非P壁检测,能够对致动器的目标旋转位置进行修正。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69406号公报
[0009]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的换挡装置的情况下,为了取得P壁位置,需要将止动弹簧压靠于P壁规定时间。另外,为了取得非P壁位置,需要将止动弹簧压靠于非P壁规定时间。由此,上述专利文献1的换挡装置存在这样的问题:不对止动弹簧(定位部件)施加过大的负荷,就无法对使止动弹簧(定位部件)到达锁止板(换挡切换部件)的谷部的谷底的致动器
(马达)的目标旋转位置(旋转角度)进行修正。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做成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对定位部件施加过大的负荷就能够对马达的使定位部件到达换挡切换部件的谷部的谷底的旋转角度进行修正的换挡装置。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换挡装置是搭载于车辆的换挡装置,该换挡装置具备:换挡切换部件,其包括与换挡位置对应地设置的多个谷部;定位部件,其用于以嵌入换挡切换部件的多个谷部中任一谷部的状态,换到换挡位置;马达,其驱动换挡切换部件,并且包括转子和定子;驱动力传递机构部,其从马达向换挡切换部件传递驱动力;转子旋转角度传感器,其检测转子的旋转角度;以及输出轴旋转角度传感器,其检测换挡切换部件的旋转角度,该换挡装置构成为:在换挡切换动作时,驱动力传递机构部所包括的基于输出轴旋转角度传感器的输出值和转子旋转角度传感器的输出值检测出的间隙宽度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修正相对于预先设定的间隙的中心而言的偏差。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换挡装置如上述那样设有:换挡切换部件,其包括与换挡位置对应地设置的多个谷部;定位部件,其用于以嵌入换挡切换部件的多个谷部中任一谷部的状态,换到换挡位置。构成为:在换挡切换动作时,驱动力传递机构部所包括的基于输出轴旋转角度传感器的输出值和转子旋转角度传感器的输出值检测出的间隙宽度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修正相对于预先设定的间隙的中心而言的偏差。由此,修正相对于预先设定的间隙的中心而言的偏差,从而不使定位部件压靠于换挡切换部件的壁,就能够对与换挡切换部件的多个谷部的谷底的位置对应的间隙的中心的位置进行修正,因此能够取得马达的与修正后的间隙的中心的位置对应的旋转角度。结果,不对定位部件施加过大的负荷,就能够对马达的使定位部件到达换挡切换部件的谷部的谷底的旋转角度进行修正。另外,在换挡切换动作时,修正相对于预先设定的间隙的中心而言的偏差,从而能够迎合由于老化磨损而扩大的驱动力传递机构部所包括的间隙宽度所引起的偏移的间隙的中心,对预先设定的间隙的中心进行修正,因此能够维持间隙的中心与换挡切换部件的多个谷部的谷底的位置一致的状态。结果,能够抑制在换挡切换动作时的定位部件的位置控制的精度降低。
[0013]上述一方面的换挡装置优选构成为:在换挡切换动作时,基于换挡切换部件的多个谷部的谷底的位置和与预先设定的间隙的中心之间的偏差,修正相对于预先设定的间隙的中心而言的偏差。
[0014]这样构成,通过修正相对于预先设定的间隙的中心而言的偏差,从而能够使间隙的中心与换挡切换部件的多个谷部的谷底的位置精确地一致,因此能够精确地进行在换挡切换动作时的定位部件的位置控制,并且能够抑制换挡位置的判定精度的降低。
[0015]上述一方面的换挡装置优选构成为:基于间隙宽度相对于初始间隙宽度的增加量,修正相对于预先设定的间隙的中心而言的偏差。
[0016]这样构成,能够进行由于驱动力传递机构部的间隙的磨损所导致的间隙宽度的增加引起的间隙的中心的偏差的修正,因此能够维持间隙的中心与换挡切换部件的多个谷部的谷底的位置一致的状态。结果,能够抑制在换挡切换动作时的定位部件的位置控制的精度降低。
[0017]在该情况下,优选构成为:基于间隙宽度相对于初始间隙宽度的增加量,与作为相对于预先设定的间隙的中心的偏差的间隙宽度的增加量相应地,使预先设定的间隙的中心偏移。
[0018]这样构成,能够迎合驱动力传递机构部的间隙的磨损所引起的间隙宽度的增加量,使预先设定的间隙的中心偏移,从而弥补预先设定的间隙的中心与换挡切换部件的多个谷部的谷底的位置之间的偏差。结果,能够维持间隙的中心与换挡切换部件的多个谷部的谷底的位置一致的状态,因此能够抑制在换挡切换动作时的定位部件的位置控制的精度降低。
[0019]上述一方面的换挡装置优选构成为:基于在使换挡切换部件向第1方向旋转时和向与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旋转时的、定位部件从换挡切换部件的谷部的谷底移动至山部的顶部这段移动区间的、输出轴旋转角度传感器的输出值和转子旋转角度传感器的输出值,取得间隙宽度,并且将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挡装置,其搭载于车辆,其中,该换挡装置具备:换挡切换部件,其包括与换挡位置对应地设置的多个谷部;定位部件,其用于以嵌入所述换挡切换部件的所述多个谷部中任一谷部的状态,换到所述换挡位置;马达,其驱动所述换挡切换部件,并且包括转子和定子;驱动力传递机构部,其从所述马达向所述换挡切换部件传递驱动力;转子旋转角度传感器,其检测所述转子的旋转角度;以及输出轴旋转角度传感器,其检测所述换挡切换部件的旋转角度,该换挡装置构成为:在换挡切换动作时,所述驱动力传递机构部所包括的基于所述输出轴旋转角度传感器的输出值和所述转子旋转角度传感器的输出值检测出的间隙宽度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修正相对于预先设定的间隙的中心而言的偏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装置,其中,该换挡装置构成为:在换挡切换动作时,基于所述换挡切换部件的所述多个谷部的谷底的位置和与所述预先设定的间隙的中心之间的偏差,修正相对于所述预先设定的间隙的中心而言的偏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挡装置,其中,该换挡装置构成为:基于所述间隙宽度相对于初始间隙宽度的增加量,修正相对于所述预先设定的间隙的中心而言的偏差。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荻野淳人内田丰石川康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