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平专利>正文

用光能充电的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191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光能充电的蓄电池,构造包括光电池(E1),接在光电池(E1)正、负端间的充电支路和控制部分;三极管(BG1)、电阻(R1)、二极管(D1)、蓄电池(E2)和电阻(R2)构成充电支路;控制部分包括比较器(IC1),二极管(D2)、稳压管(DW)构成的工作电压支路,电阻(R4)、电阻(R5)构成的基准电压支路,电阻(R3)、电位器(RW)构成的电压检测支路,比较器(IC1)的输出端经电阻(R6)与三极管(BG1)的基极相接,为充电支路提供控制信号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制作成本较低,而且实用效果良好,用来做移动电话的电池,无光源状态下待机不少于48小时,在有光源状态下连续通话1小时不会断电,可以利用光能随时充电,免去手机电池需要经常充电的麻烦。(*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充电的蓄电池,特别是一种利用光能充电的蓄电池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光电池在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后,一般都要经过控制电路处理,才可作为工作电源使用。由于所涉及的控制电路复杂,制作成本高,所以将光电池直接作为电源使用,基本上没有被普及。还有一种方法是将光电池获得的电能存储后再作为工作电源使用,也由于充放电涉及的控制电路比较复杂,成本较高,加上实用性能不甚理想,所以也未能获普遍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用光能充电的蓄电池,它的控制结构简单、实用,制作成本较低,实用效果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用光能充电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构造包括光电池E1,接在光电池E1正、负端间的充电支路和控制部分。经三极管BG1的发射极、集电极串接的电阻R1、二极管D1、蓄电池E2和并联在三极管(BG1)的发射极、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2)构成充电支路。控制部分包括比较器IC1;二极管D2与稳压管DW串联,连接在光电池E1的正端与负端之间,二极管D2与稳压管DW的接点与比较器IC1的工作电压脚相接,为比较器IC1提供工作电压;电阻R4与电阻R5串联,接在比较器IC1的工作电压脚与光电池E1的负端之间,电阻R4与电阻R5的接点与比较器IC1的负输入端相接,为比较器IC1提供基准电压;电阻R3与电位器RW串联,连接在二极管D1的正极与光电池E1的负端之间,电阻R3与电位器RW的接点与比较器IC1的正输入端相接,为比较器IC1提供电压检测信号;比较器IC1的输出端经电阻R6与三极管BG1的基极相接,为充电支路提供控制信号电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了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充放电控制电路,能有效地控制蓄电池的充放电,使得本技术不但制作成本较低,而且实用效果良好。本技术用来代替移动电话的电池,无光源状态下待机不少于48小时,在有光源状态下连续通话1小时不会断电,可以免去手机电池需要利用市电经常充电的麻烦,可以利用光能随时充电。具有结构简单、实用,体积小,成本低,实用效果好的特点。可作为移动电话,经纬仪等电子仪器、仪表的工作电源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用光能充电的蓄电池,可作为移动电话的电源使用。构造包括光电池E1,接在光电池E1正、负端间的充电支路和控制部分。经三极管BG1的发射极、集电极串接的电阻R1、二极管D1、蓄电池E2和并联在三极管BG1的发射极、集电极之间的限流电阻R2构成充电支路。控制部分包括比较器IC1(LM358);二极管D2与稳压管DW串联,连接在光电池E1的正端与负端之间,二极管D2与稳压管DW的接点与比较器IC1的工作电压脚相接,为比较器IC1提供工作电压;电阻R4与电阻R5串联,接在比较器IC1的工作电压脚与光电池E1的负端之间,电阻R4与电阻R5的接点与比较器IC1的负输入端相接,为比较器IC1提供基准电压;电阻R3与电位器RW串联,连接在二极管D1的正极与光电池E1的负端之间,电阻R3与电位器RW的接点与比较器IC1的正输入端相接,为比较器IC1提供电压检测信号;比较器IC1的输出端经限流电阻R6与三极管BG1的基极相接,为充电支路提供控制信号电压。电容C1、C2和C3起平滑电压作用。光电池E1受光后自身得到充电,光电池E1经三极管BG1的发射极、集电极、电阻R1、二极管D1、蓄电池E2构成的放电回路(即蓄电池E2的充电支路)放电,对蓄电池E2充电,三极管BG1是充电开关。二极管D2与稳压管DW构成电源电路,为控制部分提供工作电压;R3、电位器RW构成电压检测电路,对蓄电池E1两端的电压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电压信号送比较器IC1的正输入端;电阻R4、R5构成基准电压电路,并将基准电压信号送比较器IC1的负输入端。当蓄电池E2两端电压高于设定电压一定幅度时,比较器IC1的输出由低电位变为高电位,三极管BG1的基极升为高电位,三极管BG1截止,停止充电。蓄电池E2两端电压低于设定电压一定幅度时,比较器IC1的输出由高电位变为低电位,三极管BG1的基极为低电位,三极管BG1导通,又开始充电。本例的蓄电池E2作为移动电话电池用,各元件参数为R2=2K、R3=1K、R4=1K、R5=2K、R6=5.6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光能充电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构造包括光电池(E1),接在光电池(E1)正、负端间的充电支路和控制部分;经三极管(BG1)的发射极、集电极串联连接的电阻(R1)、二极管(D1)、蓄电池(E2)和并联在三极管(BG1)的发射极、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2)构成充电支路;控制部分包括比较器(IC1);二极管(D2)与稳压管(DW)串联,连接在光电池(E1)的正端与负端之间,二极管(D2)与稳压管(DW)的接点与比较器(IC1)的工作电压脚相接,为比较器(IC1)提供工作电压;电阻(R4)与电阻(R5)串联,接在比较器(IC1)的工作电压脚与光电池(E1)的负端之间,电阻(R4)与电阻(R5)的接点与比较器(IC1)的负输入端相接,为比较器(IC1)提供基准电压;电阻(R3)与电位器(RW)串联,连接在二极管(D1)的正极与光电池(E1)的负端之间,电阻(R3)与电位器(RW)的接点与比较器(IC1)的正输入端相接,为比较器(IC1)提供电压检测信号;比较器(IC1)的输出端经电阻(R6)与三极管(BG1)的基极相接,为充电支路提供控制信号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1.用光能充电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构造包括光电池(E1),接在光电池(E1)正、负端间的充电支路和控制部分;经三极管(BG1)的发射极、集电极串联连接的电阻(R1)、二极管(D1)、蓄电池(E2)和并联在三极管(BG1)的发射极、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2)构成充电支路;控制部分包括比较器(IC1);二极管(D2)与稳压管(DW)串联,连接在光电池(E1)的正端与负端之间,二极管(D2)与稳压管(DW)的接点与比较器(IC1)的工作电压脚相接,为比较器(IC1)提供工作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
申请(专利权)人:陈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