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偏光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58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自动偏光光源,包括装配环、控制器以及成像偏光镜片,装配环设有成像机构以及偏光机构;成像机构包括圆形装配块以及透光筒,圆形装配块设于装配环,圆形装配块开设有圆形装配槽,圆形装配块开设有成像槽,成像偏光镜片装配于成像槽,透光筒设于圆形装配槽;偏光机构包括光圈环以及光源偏光镜片,光圈环开设有灯珠槽,灯珠槽装配有灯珠,光源偏光镜片装配于透光筒,光源偏光镜片与透光筒之间设有限位组件,圆形装配块设有防尘组件;该装置通过控制器控制内环光圈以及外环光圈上灯珠的通断,能够快速调节偏光以及非偏光的状态,拍摄过程中无需人工手动调节,提高检测对比精度以及拍摄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偏光光源


[0001]本技术属于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自动偏光光源。

技术介绍

[0002]清洁度分析仪器用于检测样品多样化,测量零件清洁度以及油液清洁度等;在清洁度分析仪器对滤膜进行拍摄时,拍摄用滤膜需要配合电动平台移动,然后通过清洁度分析仪器的镜头对滤膜的平面内各个区域全面拍摄(拍摄多张照片50~800张不等),最后通过拼接成为一张完成的电子滤膜样品,并且在拍摄时需要对滤膜的每个部分拍摄两张照片,一张为非偏光状态下的照片,一张为偏光状态下的照片,以此更好地区分金属颗粒与非金属颗粒;
[0003]然而传统的偏光与非偏光拍摄需对滤膜整体进行两次移动与拍摄,在非偏光拍摄完成,切换偏光状态时,需要手动切换偏光光源的偏光片,再对滤膜整体进行移动与拍摄,因此传统方法较为浪费时间,整个分析过程较长,且两次分别的拍摄容易造成前后拍摄照片出现位置差异,为此提供一种自动偏光光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自动偏光光源,该装置通过控制器控制内环光圈以及外环光圈上灯珠的通断,能够快速调节偏光以及非偏光的状态,拍摄过程中无需人工手动调节,提高检测对比精度以及拍摄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自动偏光光源,包括装配环、控制器以及成像偏光镜片,所述装配环下端设有成像机构以及偏光机构;
[0007]所述成像机构包括圆形装配块以及透光筒,所述圆形装配块固定设于所述装配环下端,所述圆形装配块下端开设有圆形装配槽,所述圆形装配块上端开设有与所述圆形装配槽相连通的成像槽,所述成像偏光镜片装配于所述成像槽内部,所述透光筒固定设于所述圆形装配槽内部的上端,所述透光筒与所述成像槽相匹配;
[0008]所述偏光机构包括光圈环以及光源偏光镜片,所述光圈环装配于所述透光筒外侧,所述光圈环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灯珠槽,若干所述灯珠槽呈内环光圈以及外环光圈分布,若干所述灯珠槽内部均装配有灯珠,若干所述灯珠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光源偏光镜片装配于所述透光筒外侧,所述光源偏光镜片开设有通槽,所述光源偏光镜片与所述透光筒之间设有限位组件,所述圆形装配块下侧设有防尘组件。
[0009]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螺纹环,所述透光筒下端固定设有与所述通槽滑动匹配的第一安装环,所述第一螺纹环螺纹装配于所述第一安装环外侧,所述第一安装环下侧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环相匹配的外螺纹。装配时,光源偏光镜片内侧的上端与所述透光筒下端外侧相抵接,光源偏光镜片通过通槽滑动装配于第一安装环外侧,第一螺纹环螺纹装配于第一安装环的外侧,拧紧第一螺纹环便能够将光源偏光镜片固定在透光筒下方,便于
人们安装以及拆卸光源偏光镜片。
[0010]所述第一安装环的内径与所述透光筒的内径尺寸相同。第一安装环与透光筒的内壁相匹配,避免第一安装环对透光筒向上反射的光造成干扰,影响照片质量。
[0011]若干所述灯珠下端均朝向所述透光筒下方中心处,且若干所述灯珠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70
°
~80
°
。使灯珠照射的光源更加集中,利于镜头拍摄更加清晰的对比照片。
[0012]所述防尘组件为防尘镜片以及第二螺纹环,所述圆形装配块下端固定设有第二安装环,所述防尘镜片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环的内侧,所述第二螺纹环螺纹装配于所述第二安装环内侧,所述第二安装环下侧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环相匹配的内螺纹。装配时,防尘镜片外侧的上端与圆形装配块内侧的下端相抵接,防尘镜片滑动装配于第二安装环的内侧,第二螺纹环螺纹装配于第二安装环的内侧,拧紧第二螺纹环便能够将防尘镜片固定在圆形装配块的下方,便于人们安装以及拆卸防尘镜片;防尘镜片能够防止灰尘进入圆形装配槽的内部,起到保护圆形装配块内部零部件的作用。
[0013]所述第二螺纹环的内径与所述圆形装配块的内径尺寸相同。第二螺纹环与圆形装配块的内壁相匹配,避免第二螺纹环对若干灯珠向下照射的光造成干扰,影响照片质量。
[0014]所述圆形装配块的外侧开设有与所述圆形装配槽相连通的线槽。线槽便于人们将若干灯珠与控制器连接,并且不会对下方的灯照造成阻挡。
[0015]所述光圈环为环形电路板,所述光圈环与若干所述灯珠焊接。方便人们加工组装,且环形电路板便于人们一次性将内环光圈以及外环光圈上的灯珠与控制器连接。
[0016]控制器能够单独控制内环光圈以及外环光圈的通断,以此拍下各个区域内的偏光以及非偏光的照片,同区域所拍摄的两张照片尺寸位置均相同,减少比对误差,且拍摄过程中无需人工干涉,提高检测对比精度以及拍摄效率。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自动偏光光源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自动偏光光源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自动偏光光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自动偏光光源的光圈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3]装配环1、成像偏光镜片11、圆形装配块12、圆形装配槽121、成像槽122、透光筒13、光圈环14、灯珠槽141、内环光圈1411、外环光圈1412、灯珠142、光源偏光镜片15、通槽151、第一螺纹环21、第一安装环22、防尘镜片23、第二螺纹环24、第二安装环25、线槽26。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5]如图1

5所示,本技术的自动偏光光源,包括装配环1、控制器以及成像偏光镜片11,装配环1下端设有成像机构以及偏光机构;
[0026]成像机构包括圆形装配块12以及透光筒13,圆形装配块12固定设于装配环1下端,
圆形装配块12下端开设有圆形装配槽121,圆形装配块12上端开设有与圆形装配槽121相连通的成像槽122,成像偏光镜片11装配于成像槽122内部,透光筒13固定设于圆形装配槽121内部的上端,透光筒13与成像槽122相匹配;
[0027]偏光机构包括光圈环14以及光源偏光镜片15,光圈环14装配于透光筒13外侧,光圈环14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灯珠槽141,若干灯珠槽141呈内环光圈1411以及外环光圈1412分布,若干灯珠槽141内部均装配有灯珠142,若干灯珠142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光源偏光镜片15装配于透光筒13外侧,光源偏光镜片15开设有通槽151,光源偏光镜片15与透光筒13之间设有限位组件,圆形装配块12下侧设有防尘组件。
[0028]限位组件能够将光源偏光镜片15稳定固定在透光筒13下方,便于人们安装以及更换光源偏光镜片15;防尘组件能够防止灰尘进入圆形装配槽121内,对圆形装配块12内部的零部件进行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偏光光源,包括装配环、控制器以及成像偏光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环下端设有成像机构以及偏光机构;所述成像机构包括圆形装配块以及透光筒,所述圆形装配块固定设于所述装配环下端,所述圆形装配块下端开设有圆形装配槽,所述圆形装配块上端开设有与所述圆形装配槽相连通的成像槽,所述成像偏光镜片装配于所述成像槽内部,所述透光筒固定设于所述圆形装配槽内部的上端,所述透光筒与所述成像槽相匹配;所述偏光机构包括光圈环以及光源偏光镜片,所述光圈环装配于所述透光筒外侧,所述光圈环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灯珠槽,若干所述灯珠槽呈内环光圈以及外环光圈分布,若干所述灯珠槽内部均装配有灯珠,若干所述灯珠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光源偏光镜片装配于所述透光筒外侧,所述光源偏光镜片开设有通槽,所述光源偏光镜片与所述透光筒之间设有限位组件,所述圆形装配块下侧设有防尘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偏光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螺纹环,所述透光筒下端固定设有与所述通槽滑动匹配的第一安装环,所述第一螺纹环螺纹装配于所述第一安装环外侧,所述第一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代成丰波波江玲范宗毅张静龙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哈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