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前后调节的电动座椅折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50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前后调节的电动座椅折叠机构,包括上、下滑轨、座垫骨架、座垫支撑板、靠背骨架、靠背挡销、拨片、座垫闸线、拨片支撑板、拨片回位弹簧、座垫锁和座垫气撑杆,座垫锁可与座垫骨架上的锁环锁止,靠背骨架旋转时带动靠背挡销转动,挤压拨片转动,并拉动座垫闸线拉动座垫锁,座垫骨架可在座垫气撑杆气撑力作用下向上翻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撑结构实现座椅折叠,结构简单,重量轻,不影响乘员坐姿;靠背挡销为可滑动结构,拨片与座垫解锁闸线为联动结构,通过座垫下方布置的气撑杆,使靠背转动的同时座垫自动翻转;由于气撑的承托力有限,可防止误操作误伤乘员的现象;兼顾三排座椅的乘坐舒适性及座椅折叠后的行李箱空间最大化。间最大化。间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前后调节的电动座椅折叠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前后调节的电动座椅折叠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产品的座椅舒适性及车内空间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目前,座椅折叠形式有以下几种:座垫向前翻转180度,靠背向下折叠;三排座椅靠背五五分、折叠后侧挂到行李箱侧面;靠背折叠后座垫下沉,靠背与行李箱表面齐平。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折叠式三排座椅,包括B侧支撑板、S侧支撑板、座垫总成、铰链总成、靠背总成,B侧支撑板位于三排座椅的最左边,在B侧支撑板的旁边设有S侧支撑板、在B侧支撑板的右边设有座垫总成,靠背总成位于三排座椅的最右边,座垫总成、靠背总成通过铰链总成、B侧支撑板和S 侧支撑板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3个旋转中心来实现座椅的折叠功能;座垫做成可向前翻转打开式,通过向前翻转座垫让出座垫处的位置。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汽车座椅,包括底座、靠背和座垫,所述靠背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调节手柄,所述底座的前端设置有旋转下板,所述座垫的前端设置有旋转上板,所述旋转上板与旋转下板通过铰接配合连接,实现了座垫的翻转效果,座垫翻转后再翻转靠背。但是,现有后排座椅折叠机构普遍存在后排乘员坐姿较低、折叠后行李箱空间利用率不高或者折叠机构非常复杂的情况,无法兼顾座椅舒适性和行李箱空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可前后调节的电动座椅折叠机构,以解决现有后排座椅折叠机构无法兼顾座椅舒适性和行李箱空间的问题。r/>[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可前后调节的电动座椅折叠机构,包括下滑轨1、与其相连的上滑轨2、座垫骨架3、靠背骨架5、靠背挡销6、拨片7、座垫闸线8、拨片回位弹簧10、座垫锁11和座垫气撑杆12;
[0007]所述座垫骨架3与靠背骨架5通过座垫支撑板4连接;所述座垫气撑杆12 两端分别连接在座垫支撑板4和座垫骨架3上;所述座垫锁11与座垫支撑板4 固定,并能够与座垫骨架3上的锁环进行锁止;
[0008]所述拨片7及拨片回位弹簧10固定在座垫支撑板4上;所述靠背挡销6固定在靠背骨架5上,靠背骨架5旋转时带动靠背挡销6一同转动,靠背挡销6 挤压拨片7转动;所述座垫闸线8两端分别与拨片7和座垫锁11相连,拨片7 能够拉动座垫闸线8,座垫闸线8拉动座垫锁11解锁;所述座垫骨架3能够在座垫气撑杆12气撑力作用下可向上翻转。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滑轨2与下滑轨1通过齿轮箱及滚动轴承连接,可实现前后相对滑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座垫锁11螺接到座垫支撑板4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拨片7通过拨片支撑板9固定在座垫支撑板4,拨片7初始位置依靠拨片回位弹簧10和座垫闸线8相互作用保证初始位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靠背挡销6向前转动17
°
时与拨片7接触,带动拨片7旋转,拨片7下端摆动,拉动座垫闸线8收缩。
[0013]进一步地,所述靠背挡销6转动20
°
时,座垫闸线8伸长约11mm,使连接另一端的座垫锁11解锁,座垫骨架3的锁环与座垫锁11脱开。
[0014]进一步地,所述座垫骨架3能够在座垫气撑杆12气撑力作用下自动向上旋转70
°
使座椅折叠。
[0015]进一步地,所述座垫支撑板4上还设有挡销滑动槽13、挡销回位弹簧14和挡销闸线15,挡销回位弹簧14和挡销闸线15分别与靠背挡销6相连,拉动挡销闸线15,靠背挡销6可沿挡销滑动槽13向上滑动;靠背骨架5旋时,靠背挡销6可越过拨片7可调节位置,进行靠背放倒。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通过气撑结构实现座椅折叠,结构简单,重量轻,不影响乘员坐姿;靠背挡销为可滑动结构,拨片与座垫解锁闸线为联动结构,通过座垫下方布置的气撑杆,使靠背转动的同时座垫自动翻转;由于气撑的承托力有限,可以有效防止误操作误伤乘员的现象;可更好的兼顾三排座椅的乘坐舒适性及座椅折叠后的行李箱空间最大化。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

图2可前后调节的电动座椅折叠机构的原理图;
[0020]图3可前后调节的电动座椅折叠机构折叠后状态图。
[0021]图中,1.下滑轨2.上滑轨3.座垫骨架4.座垫支撑板5.靠背骨架6.靠背挡销7.拨片8.座垫闸线9.拨片支撑板10.拨片回位弹簧11.座垫锁12.座垫气撑杆13.挡销滑动槽14.挡销回位弹簧15.挡销闸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4]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可前后调节的电动座椅折叠机构,由下滑轨1、上滑轨
2、座垫骨架3、座垫支撑板4、靠背骨架5、靠背挡销6、拨片7、座垫闸线8、拨片支撑板9、拨片回位弹簧10、座垫锁11、座垫气撑杆12、挡销滑动槽13、挡销回位弹簧14以及挡销闸线15构成。
[0026]所述上滑轨2与下滑轨1通过齿轮箱及滚动轴承连接,可实现前后相对滑动。
[0027]所述座垫骨架3与靠背骨架5通过座垫支撑板4连接。
[0028]所述座垫气撑杆12两端分别连接在座垫支撑板4和座垫骨架3上,座垫锁 11螺接到座垫支撑板4上,并与座垫骨架3上的锁环进行锁止。
[0029]所述拨片7及拨片回位弹簧10固定在座垫支撑板4上,具体地,拨片7通过拨片支撑板9固定在座垫支撑板4,拨片7初始位置依靠拨片回位弹簧10和座垫闸线8相互作用保证初始位置。
[0030]所述靠背挡销6固定在靠背骨架5上,靠背骨架5旋转时带动靠背挡销6 一同转动,靠背挡销6挤压拨片7转动。
[0031]所述座垫闸线8两端分别与拨片7和座垫锁11相连,拨片7能够拉动座垫闸线8,座垫闸线8可拉动座垫锁11解锁,座垫骨架3在座垫气撑杆12气撑力作用下可向上翻转,实现座垫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前后调节的电动座椅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滑轨(1)、与其相连的上滑轨(2)、座垫骨架(3)、靠背骨架(5)、靠背挡销(6)、拨片(7)、座垫闸线(8)、拨片回位弹簧(10)、座垫锁(11)和座垫气撑杆(12);所述座垫骨架(3)与靠背骨架(5)通过座垫支撑板(4)连接;所述座垫气撑杆(12)两端分别连接在座垫支撑板(4)和座垫骨架(3)上;所述座垫锁(11)与座垫支撑板(4)固定,并能够与座垫骨架(3)上的锁环进行锁止;所述拨片(7)和拨片回位弹簧(10)固定在座垫支撑板(4)上;所述靠背挡销(6)固定在靠背骨架(5)上,靠背骨架(5)旋转时带动靠背挡销(6)一同转动,靠背挡销(6)挤压拨片(7)转动;所述座垫闸线(8)两端分别与拨片(7)和座垫锁(11)相连,拨片(7)能够拉动座垫闸线(8),座垫闸线(8)拉动座垫锁(11)解锁;所述座垫骨架(3)能够在座垫气撑杆(12)气撑力作用下可向上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前后调节的电动座椅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轨(2)与下滑轨(1)通过齿轮箱及滚动轴承连接,可实现前后相对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前后调节的电动座椅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锁(11)螺接到座垫支撑板(4)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前后调节的电动座椅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辉刘子玄马红建温泉宋子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