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转肽酶的化学酶法的蛋白质半合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多肽和/或蛋白质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转肽酶的化学酶法的蛋白质半合成,更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多肽或蛋白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带有功能性分子修饰(比如亲和标签、荧光基团、聚乙二醇(简称PEG)等)蛋白样品以及带有翻译后修饰蛋白样品的获取,对于蛋白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带有亲和标签的蛋白能够用于蛋白富集和组学筛查,带有荧光基团的蛋白能够用于细胞成像及其抑制剂的筛选,带有翻译后修饰的蛋白能够用于研究蛋白的互作及其功能机制。
[0003]目前,由于化学酶法反应条件更加温和,连接效率更加高效,常用来获取修饰的蛋白样品,其中,转肽酶(又称转肽酶sortase)是目前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蛋白连接工具酶,其通过形成肽键连接两个多肽/蛋白片段,在蛋白的标记和合成方面都有丰富的应用案例。但是,转肽酶在蛋白合成过程中存在反应可逆、极度依赖识别序列的缺陷。
[0004]因此,转肽酶介导的多肽/蛋白连接方法有待改进或优化。
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多肽或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多肽或第一蛋白与第二多肽或第二蛋白在转肽酶的作用下进行连接处理,以便获得连接肽或蛋白,所述第一多肽或第一蛋白的C末端与所述第二多肽或第二蛋白的N末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多肽或第一蛋白的C末端氨基酸P1的羧基与带有游离巯基的化合物通过硫酯键相连;所述第二多肽或第二蛋白的N末端为甘氨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游离巯基的化合物包括选自巯基乙酸甲酯、巯基乙酸、N
‑
甲基
‑
硫代乙酰胺、巯基乙基磺酸钠、4
‑
巯基苯基乙酸、2,2,2
‑
三氟乙硫醇、2
‑
巯基乙酸乙酯、3
‑
巯基丙酸和3
‑
巯基丙酸甲酯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肽酶包括sortase A、sortase B、sortase C、sortase D、sortase E、sortase F中的至少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肽酶选自sortase A,所述第一多肽或第一蛋白的C末端氨基酸前四位氨基酸序列为P1P2P3P4,其中,所述P2选自任意一种氨基酸,所述P4为亮氨酸,所述P3为脯氨酸,所述P1为苏氨酸,或所述P4、P3和P1中的至少一个氨基酸发生替换;任选地,所述P4、P3和P1中的一个氨基酸发生替换;其中,所述P2选自任意一种氨基酸,所述P4的亮氨酸替换为赖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丝氨酸、甘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谷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脯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β
‑
苯丙氨酸、2,3
‑
二氨基丙酸、正亮氨酸或鸟氨酸,所述P3为脯氨酸,所述P1为苏氨酸;或,所述P2选自任意一种氨基酸,所述P3的脯氨酸替换为赖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丝氨酸、甘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谷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β
‑
苯丙氨酸、2,3
‑
二氨基丙酸、正亮氨酸或鸟氨酸,所述P4为亮氨酸,所述P1为苏氨酸;或,所述P2选自任意一种氨基酸,所述P1的苏氨酸替换为赖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丝氨酸、甘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谷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脯氨酸、色氨酸、缬氨酸、β
‑
苯丙氨酸、2,3
‑
二氨基丙酸、正亮氨酸或鸟氨酸,P4为亮氨酸,P3为脯氨酸;任选地,所述P4、P3和P1中的两个氨基酸发生替换;其中,所述P2选自任意一种氨基酸,所述P4为亮氨酸,所述P3的脯氨酸替换为赖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丝氨酸、甘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谷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β
‑
苯丙氨酸、2,3
‑
二氨基丙酸、正亮氨酸或鸟氨酸,所述P1的苏氨酸替换为赖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丝氨酸、甘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谷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脯氨酸、色氨酸、缬氨酸、β
‑
苯丙氨酸、2,3
‑
二氨基丙酸、正亮氨酸或鸟氨酸;或,所述P2选自任意一种氨基酸,所述P3为脯氨酸,所述P4的亮氨酸替换为赖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丝氨酸、甘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谷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脯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β
‑
苯丙氨酸、2,3
‑
二氨基
丙酸、正亮氨酸或鸟氨酸,所述P1的苏氨酸替换为赖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丝氨酸、甘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谷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脯氨酸、色氨酸、缬氨酸、β
‑
苯丙氨酸、2,3
‑
二氨基丙酸、正亮氨酸或鸟氨酸;或,所述P2选自任意一种氨基酸,所述P1为苏氨酸,所述P4的亮氨酸替换为赖氨酸、天冬氨酸、半胱氨酸、丝氨酸、甘氨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左冲,孙德猛,丁睿超,吴祥伟,梁陆军,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