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菊内酯酮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6804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母菊内酯酮在制备治疗或预防高血脂症药物或在制备改善高血脂症保健品上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母菊内酯酮在降血脂、治疗脂质堆积和改善脂质代谢紊乱方面的药效活性,开发了母菊内酯酮在医药方面的新用途。同时母菊内酯酮的植物来源广泛,拓展了高血脂症的用药来源。症的用药来源。症的用药来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母菊内酯酮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母菊内酯酮的医药新用途。

技术介绍

[0002]高脂血症是一种以多种脂质代谢异常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

C)水平的异常升高,和/或伴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

C)水平的降低。高脂血症是诱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人民健康。西医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主要包括他汀类、贝特类,具有较多不良反应,如引起肝损伤、消化道反应、皮肤瘙痒等。因此寻找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高脂血症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0003]菊科植物分布广泛,是主要的药用植物来源,在我国的菊科植物中,大约有300种可为药用,具有治疗肥胖、降糖、降脂、抗炎、抗氧化等药理活性。菊科植物中所含有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降脂、强心、抗癌、镇痛等作用,是主要的活性成分。母菊内酯酮(Matricarin)是一种天然来源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菊科的一些可食用或药用的植物中,如洋甘菊、白花蒿和蒙古蒿。目前关于母菊内酯酮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较少,且仅仅集中在抗炎和抗氧化方面,尚无文献证明母菊内酯酮的降脂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拓展了母菊内酯酮的医药用途,开拓了高血脂症的用药来源。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母菊内酯酮在制备治疗或预防高血脂症药物或在制备改善高血脂症保健品上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母菊内酯酮在降血脂、治疗脂质堆积和改善脂质代谢紊乱方面的药效活性,开发了母菊内酯酮在医药方面的新用途。同时母菊内酯酮的植物来源广泛,拓展了高血脂症的用药来源。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不同处理后HepG2细胞油红染色图;
[0009]图2为不同处理对HepG2细胞中TC的影响;
[0010]图3为不同处理对HepG2细胞中TG的影响;
[0011]图4为不同处理对HepG2细胞中HDL的影响;
[0012]图5为不同处理对HepG2细胞中LDL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4]实施例1
[0015]治疗脂质堆积药效研究
[0016]HepG2细胞复苏后,采用25mL培养瓶传代,培养至80%密度,加入含有1mM OA(Oleic Acid,油酸)的培养基,培养12h,构建高脂细胞模型(Model)。成功建立模型后,加入不同剂量的母菊内酯酮(低剂量为50μM,高剂量为100μM)继续培养12小时。空白组(CON)加入等体积的DMSO作为溶剂对照。培养结束后,所有细胞均采用PBS洗涤细胞3次。采用油红对各组细胞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脂滴变化情况(放大倍数
×
100)。结果显示,OA处理可诱导肝细胞脂质堆积,油红染色后呈现明显的红色脂滴,给予母菊内酯酮处理后(低剂量Matricarin 50μM,高剂量Matricarin 100μM),细胞内脂质堆积显著减轻,油红染色的区域显著减少。
[0017]实施例2
[0018]改善脂质代谢紊乱药效研究
[0019]HepG2细胞复苏后,采用25mL培养瓶传代,培养至80%密度,加入含有1mM OA的培养基,培养12h,构建高脂细胞模型(Model)。成功建立模型后,加入不同剂量的母菊内酯酮(低剂量为50μM,高剂量为100μM)继续培养12小时。空白组(CON)加入等体积的DMSO作为溶剂对照。培养结束后,所有细胞均采用PBS洗涤细胞3次,吸干水分后采用细胞裂解液将细胞裂解。进一步检测细胞裂解液中TC,TG,HDL和LDL的含量。结果显示,与空白组(CON)相比,OA处理后(Model)可显著诱导脂质代谢紊乱,TC、TG、LDL显著升高,HDL显著降低(P<0.05),给予不同浓度母菊内酯酮治疗后(低剂量Matricarin50μM,高剂量Matricarin 100μM),TC、TG、LDL显著降低,HDL显著增高(P<0.0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母菊内酯酮在制备治疗或预防高血脂症药物或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暾昱孟秀花丁晓琴陈剑牛冠婷童贝吕寒刘艳任冰如李维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