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582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聚合物薄膜层、第一胶膜层、电池层、第二胶膜层、聚合物背板、第三层胶膜层和金属蜂窝板;所述金属蜂窝板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第一金属板、第四胶膜层、蜂窝铝板、第五胶膜层和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远离第四胶膜层的一面与第三胶膜层远离聚合物背板的一面相贴合;所述第二金属板为金属压花板;所述第二金属板上设置有孔洞;所述蜂窝铝板上设置有水冷管;所述蜂窝铝板的蜂窝结构由中空正六棱柱构成;所述中空正六棱柱的侧面上设置有孔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组件具有较好的散热性和较好的机械强度,同时具有较好的轻量化特性。化特性。化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组件是一种通过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设备,通过光伏组件进行电能转换可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光伏组件一般由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超白布纹钢化玻璃、EVA、透明TPT背板以及铝合金边框组成。光伏组件在对阳光进行吸收光能并转换电能的时候,其太阳散发的热量也是照射在光伏组件上,因组件表面的空间非常有限,导致其散热效果不佳,因此光伏面板工作时表面温度要明显大于环境温度。
[0003]而光伏组件硅在温度较高情况下,开路电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大幅下降,同时导致充电工作点的严重偏移,易使系统充电不足而损坏;硅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随温度的升高也大幅下降,致使太阳能电池组件不能充分发挥最大性能,即随着光伏面板温度的上升,将严重影响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导致电池片的效率大幅度下降,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发电功率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每上升1℃,其发电功率将衰减0.4%。由此可知,太阳能电池背板散热性能的优劣,将影响太阳能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对光伏组件进行有效的散热。
[0004]CN213958969U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以及光伏组件阵列。所述光伏组件包括上玻璃盖板、太阳能电池片以及金属压背板,所述上玻璃盖板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之间以及太阳能电池片与金属压背板之间均设置有粘结层,所述上玻璃盖板、太阳能电池片以及金属压背板周边封装有边框,所述金属压背板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多组金属散热片,多组所述金属散热片之间相互平行,所述金属散热片上呈蛇形排绕的固定连接有换热管道,且所述换热管道穿过各组所述金属散热片,所述换热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为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金属散热片背部设置有多组散热架,所述散热架固定安装在所述边框上,所述散热架上固定安装有多组散热风扇。该技术方案提供的光伏组件虽然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但是其结构复杂,且制备得到的光伏组件重量较重。
[0005]CN213152007U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组件主板,所述光伏组件主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管道、连接管、水泵、导热板、散热板、散热片、风向标和传热柱,所述光伏组件主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管道,且管道的出水口通过软管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且水泵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管道的进水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壁固定包裹有导热板。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散热机构的设置,以及使得管道内部流动的水流能够对光伏组件主板含有的热量进行吸收,以此来降低光伏组件主板的温度,并且通过散热片与传热柱的作用,能够对水流中的热量进行吸收,并进行快速散热,使得水流能够始终保持着冷水状态,并持续的对光伏组件主板进行温度降低。
[0006]CN206226374U公开了一种自散热式光伏组件。所述自散热式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组
件本体,在光伏组件本体的背面设有散热翅片;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电池片,散热翅片包括多个翅片单元,各翅片单元对应设置在各电池片的背面。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传统的光伏组件与具有一定几何造型的散热翅片相结合,充分利用光伏组件安装时的倾角,使空气在光伏组件背面能够更为快速的流动,通过改变光伏组件背板空气的流动形式,降低光伏组件的工作温度,提高光伏组件及电站系统的发电效率。
[0007]由上述内容可知,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是通过散热机构的设置,或者过加大散热面积来提高散热速度,以提高光伏组件的散热性,但是由于光伏背板本身的材质问题,仅仅是加大散热面积无法达到预定目标,而散热结构的设置使得光伏组件的结构较复杂,且制备得到的光伏组件的重量较大,使其不适于在承重能力较弱的屋顶上的使用。
[0008]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既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又具有轻量化效果的光伏组件,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本技术通过对光伏组件结构的设计,进一步通过对金属蜂窝板中第二金属板和蜂窝铝板结构的设计,制备得到的光伏组件具有较好的散热性,同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能和轻量化特性。
[0010]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1]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聚合物薄膜层、第一胶膜层、电池层、第二胶膜层、聚合物背板、第三层胶膜层和金属蜂窝板;
[0012]所述金属蜂窝板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第一金属板、第四胶膜层、蜂窝铝板、第五胶膜层和第二金属板;
[0013]所述第一金属板远离第四胶膜层的一面与第三胶膜层远离聚合物背板的一面相贴合;
[0014]所述第二金属板为金属压花板;
[0015]所述第二金属板上设置有孔洞;
[0016]所述蜂窝铝板上设置有水冷管;
[0017]所述蜂窝铝板的蜂窝结构由中空正六棱柱构成;
[0018]所述中空正六棱柱的侧面上设置有孔洞。
[0019]本技术中,通过对光伏组件结构的设计,进一步通过对金属蜂窝板中第二金属板和蜂窝铝板结构的设计,制备得到的光伏组件具有较好的散热性,同时具有较好的轻量化特性。
[0020]本技术中通过在蜂窝铝板上设置水冷管,可通过水冷管内部流动的水流对光伏组件主板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以此来降低光伏组件主板的温度,并通过在形成蜂窝铝板的中空正六棱柱侧面上设置孔洞,可增强其散热效果。
[0021]本技术中,通过在第二金属板上设置孔洞,可增大光伏组件的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光伏组件的散热性;同时,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金属板为金属压花板,可增强金属蜂窝板的机械强度,并可避免由于电池的“热胀冷缩”,使光伏组件发生断路问题的发生。
[0022]光伏组件通常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前板、第一胶膜层、电池层、第二胶膜层和背
板。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前板为聚合物薄膜,背板为聚合物背板,由此制备得到的光伏组件具有轻量化的特点。
[0023]以下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但不作为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更好的达到和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和有益效果。
[002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金属板的厚度为0.2~2mm,例如可以是0.2mm、0.4mm、0.6mm、0.8mm、1mm、1.2mm、1.4mm、1.6mm、1.8mm或2mm等。
[002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金属板上孔洞的横截面面积为1~30mm2,例如可以是1mm2、3mm2、5mm2、8mm2、10mm2、12mm2、15mm2、18mm2、20mm2、23mm2、25mm2、27mm2或30mm2等。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对于孔洞的形状没有任何特殊限定,示例性地包括但不限于:正方形、圆形、长方形等。
[0027]作为本技术的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聚合物薄膜层、第一胶膜层、电池层、第二胶膜层、聚合物背板、第三层胶膜层和金属蜂窝板;所述金属蜂窝板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第一金属板、第四胶膜层、蜂窝铝板、第五胶膜层和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远离第四胶膜层的一面与第三胶膜层远离聚合物背板的一面相贴合;所述第二金属板为金属压花板;所述第二金属板上设置有孔洞;所述蜂窝铝板上设置有水冷管;所述蜂窝铝板的蜂窝结构由中空正六棱柱构成;所述中空正六棱柱的侧面上设置有孔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厚度为0.2~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板上孔洞的横截面面积为1~30mm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标唐柯陈洪野吴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