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髓源性生长因子在治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572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重组人髓源性生长因子在用于制备治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重组人髓源性生长因子能够降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改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肾功能,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同时能够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的氧化应激损伤。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改善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移植肾生存时间带来希望,同时对于其它组织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也具有一定深远的影响。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组人髓源性生长因子在治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重组人髓源性生长因子在用于制备治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1960年Jennings首先提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这一概念,即组织器官缺血后恢复血流供应不仅不能使其功能得到恢复、损伤的结构得到恢复,反而造成其功能障碍和结构破坏进一步加重的现象,该现象可在多种器官中发生。肾脏本身血供极为丰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十分敏感。
[0003]由于肾移植过程的特殊性,目前的供者主要为循环死亡(DCD)后的捐献者,肾脏在供者体内血液供应被切断后发生“热缺血”,在随后的储存期间,温度低至约4℃,发生“冷缺血”。待移植入受者体内后,移植肾经历开放后的再灌注过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已经成为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移植物排斥反应、移植物慢性功能障碍以及进行性间质纤维化的主要原因之一。DGF是已故供者肾移植后较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现有的研究表明DGF主要是IRI引起的缺血后急性肾小管坏死的结果;肾移植术后IRI后的炎症反应也会导致移植物的免疫原性增强;IRI也可能由于补体反应和Akt通路介导的内皮

血管内皮递质转化(EndMT)引起肾纤维化。
[0004]IRI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具体发生机制至今尚未阐明,但在其早期阶段,单核/巨噬细胞介导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过度产生是加重IRI的重要因素之一。肾脏IRI损伤可改变人、小鼠和大鼠肾脏中凋亡相关蛋白的,增加Bax并降低Bcl

2。肾小管上皮细胞也可通过产生促炎细胞因子(例如,TNF

α、白细胞介

6[IL

6]、IL

1β、转化生长因子

β[TNF

β])和趋化因子(例如,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来促进肾IR损伤中的炎症反应。
[0005]因此,发现可特异性降低巨噬细胞活性、有效减少ROS的产生、快速控制IRI后炎症反应的医疗产品,对于快速控制IRI的有害影响并提高长期同种异体移植物存活率,进而降低DGF发生率、改善移植肾远期存活具有重要意义。
[0006]近年来关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迄今为止,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针对IRI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清除活性氧,减少炎症,促进细胞存活等方面。移植肾存储,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细胞治疗,药物治疗等均可作为减少肾IRI的干预措施。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0007]1.物理疗法:
[0008]现已公认需尽可能缩短缺血时间,并尽早恢复移植肾的血流供应。实验数据表明与静态冷藏相比,通过机器灌注保存的DCD肾脏发生DGF的可能性更低。
[0009]在大鼠、猪、人类的临床试验结果中,均表明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

conditioning,IPC)对肾移植后肾功能的早期恢复有益。而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

conditioning,IPoC)即为在再灌注开始时快速、间歇地中断血流,在肾IRI的动物模型中可
观察到IPoC可减少再灌注后肾小管坏死情况,并提高SOD表达水平以及抑制细胞凋亡。
[0010]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低浓度CO有较强的细胞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抗氧化、抗炎、抗凋亡、抗纤维化、抗血栓形成等发挥作用。据报道CO在肾缺血再灌注期间可通过激活Akt和p38/MAPK途径抑制凋亡。在大鼠肾移植模型的研究中发现体外高压混合CO和O2可成功保存大鼠移植肾24h。
[0011]2.细胞疗法:
[0012]采用细胞疗法来调节肾IRI过程目前已引起了大量研究者的兴趣。目前已有大量关于干细胞的研究,尤其以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诱导多能干细胞以及其条件培养基、外泌体的研究较多,已发现其作用机制主要集中在抗氧化、抗炎、抗凋亡以及免疫调节方面。将同种异体脂肪干细胞注射到移植动脉中的动物试验表明,其对肾移植结果、移植肾功能改善和大鼠存活率可发挥有益影响,但也存在不良影响。目前影响干细胞应用于临床的主要问题在于干细胞的不良分化及其可能的致畸致瘤作用;另一方面则是注射的MSC的细胞存活率差,大部分在24小时内死亡。
[0013]3.蛋白疗法
[0014]目前针对肾脏IRI的药物开发主要集中在清除活性氧方面。大量动物实验表明,外源性SOD、维生素C、维生素E等对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0015]Vlachopanos等人在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可预防啮齿动物的IRI这一动物试验基础上进行临床试验,发现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减少DGF患者的数量。Yang等人向再灌注溶液中加入螺旋B肽,在热缺血20分钟和冷缺血18小时后常温灌注猪肾,发现其可改善再灌注期间的肾血流量,氧耗和尿量,并减少肾组织的损伤。Suhan Zhou等人基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的重组蛋白在缺血性脑损伤与心肌IRI中的保护作用,在小鼠IRI损伤模型中发现rhADAMTS13预处理可减少IRI后的细胞凋亡和炎症,改善内皮功能障碍。
[0016]近年来,大量文献已证实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这一过程涉及到了大量分子通路的改变,尤其是针对IRI的蛋白疗法,大多是通过各种经典通路来发挥肾脏的保护作用。
[0017]已有研究者证实,肾缺血再灌注2h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

κB)被大量激活,主要集中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表达,从而引起细胞间黏附分子

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ICAM

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

α)的表达,进而导致肾组织损伤。目前主要关注点在于干预NF

κB的激活途径及信号传导等环节,从而治疗RIRI。
[0018]研究发现肾脏IRI时磷脂酰肌醇
‑3‑
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信号通路被激活,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cl

2、下调Cleaved

Caspase3从而发挥抗凋亡特性;同时PI3K/Akt通路的下游靶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重组人髓源性生长因子在用于制备治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组合物中的应用。2.重组人髓源性生长因子在用于制备改善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组合物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组人髓源性生长因子的蛋白序列如下:MAAPSGGWNGVGASLWAALLLGAVALRPAEAVSEPTTVAFDVRPGGVVHSFSHNVGPGDKYTCMFTYASQGG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小明王婧雯王颖郑瑾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