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路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
技术介绍
现在的充电方式多为一路交流电下的共地充电,也就是把交流电经整流、滤波和稳压后对电池进行充电,充电和充电控制共用一个经整流、滤波和稳压后的输入,共用一个地极,这种方式在对单体电池进行单独充电的情况下较为适用。电池组是由多单体电池组成,在很多情况下电池是相互连接的,不能够取出单独充电,而单体电池之间的差异性客观存在,就算一致性很好,在串联充电方式下,随着充放电循环次数的增加,细小的差别都会得到放大,造成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远低于单体电池的寿命,而且一致性较好的电池组价格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充分的利用一路交流电输入中的两个半波,构建两路不共地的能独立工作的充电电路,对单体电池进行单独充电与充电控制,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消除串联充电所造成的离散性扩大的问题,并且对组成电池组的单体电池的一致性无要求,可以减少电池组的成本。1、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充电电路,包括输入一,第一反向电流隔离,第一整流及滤波电路,第一检测及控制电路,第一可控半导体,输入二,第二反向电流隔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电路,包括输入一,第一反向电流隔离,第一整流及滤波电路,第一检测及控制电路,第一可控半导体,输入二,第二反向电流隔离,第二整流及滤波电路,第二检测及控制电路,第二可控半导体,端口一,端口二,端口三,其特征在于:利用输入一和输入二输入的一路交流电中的两个半波,构建了两路不共地的能独立工作的充电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电路,包括输入一,第一反向电流隔离,第一整流及滤波电路,第一检测及控制电路,第一可控半导体,输入二,第二反向电流隔离,第二整流及滤波电路,第二检测及控制电路,第二可控半导体,端口一,端口二,端口三,其特征在于利用输入一和输入二输入的一路交流电中的两个半波,构建了两路不共地的能独立工作的充电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输入一和输入二分别与第一反向电流隔离和第二反向电流隔离的输出端、第一整流及滤波电路和第二整流及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输入一和输入二分别与第一可控半导体的输入端和第二可控半导体的输入端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向电流隔离的输入端与第二整流及滤波电路和第二检测及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