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黎山专利>正文

一种充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5212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充电电路,包括输入一,第一反向电流隔离,第一整流及滤波电路,第一检测及控制电路,第一可控半导体,输入二,第二反向电流隔离,第二整流及滤波电路,第二检测及控制电路,第二可控半导体,端口一,端口二,端口三,其特征在于:利用输入一和输入二所输入的一路交流电中的两个半波,构建了两路不共地的能独立工作的充电电路。在给串联多单体的电池组进行单独并行充电的情况下,相对可减少变压器次级绕组50%以上,降低了线路的复杂程度,可广泛应用于可充电电池及可充电电池组充电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路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
技术介绍
现在的充电方式多为一路交流电下的共地充电,也就是把交流电经整流、滤波和稳压后对电池进行充电,充电和充电控制共用一个经整流、滤波和稳压后的输入,共用一个地极,这种方式在对单体电池进行单独充电的情况下较为适用。电池组是由多单体电池组成,在很多情况下电池是相互连接的,不能够取出单独充电,而单体电池之间的差异性客观存在,就算一致性很好,在串联充电方式下,随着充放电循环次数的增加,细小的差别都会得到放大,造成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远低于单体电池的寿命,而且一致性较好的电池组价格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充分的利用一路交流电输入中的两个半波,构建两路不共地的能独立工作的充电电路,对单体电池进行单独充电与充电控制,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消除串联充电所造成的离散性扩大的问题,并且对组成电池组的单体电池的一致性无要求,可以减少电池组的成本。1、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充电电路,包括输入一,第一反向电流隔离,第一整流及滤波电路,第一检测及控制电路,第一可控半导体,输入二,第二反向电流隔离,第二整流及滤波电路,第二检测及控制电路,第二可控半导体,端口一,端口二,端口三,其特征在于输入一和输入二分别与第一反向电流隔离和第二反向电流隔离的输出端相连接;输入一和输入二分别与第一整流及滤波电路和第二整流及滤波电路输入端相连接;输入一和输入二分别第一可控半导体和第二可控半导体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反向电流隔离的输入端与第二整流及滤波电路和第二检测及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二反向电流隔离的输入端与第一整流及滤波电路和第一检测及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第一可控半导体和第二可控半导体的输出端分别与端口一和端口二相连接;第一检测及控制电路和第二检测及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可控半导体和第二可控半导体的控制极相连接;第一整流及滤波电路和第二整流及滤波电路的整流及滤波正级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整流及滤波电路和第二检测及控制电路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端口二与第二可控半导体的输出端和第二反向电流隔离的输入端相连接;端口三与第一反向电流隔离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输入一和输入二为交流电输入端。所述第一反向电流隔离、第二反向电流隔离采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二级管。所述第一整流及滤波电路、第二整流及滤波电路采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二级管与电容。所述第一检测及控制电路和第二检测及控制电路检测部分可在电路中串接检流电阻,在大电流充电的情况下甚至可以一段已知阻值的导线;控制部分可采用ΔT、ΔT/Δt、-ΔV、Tmax或Vmax等方式控制,也可采用现有的各种充电控制芯片。所述第一可控半导体和第二可控半导体可采用单向可控硅、三级管或场效应管等可控半导体,在使用可双向导通的可控半导体器件时,应在此可双向导通的可控半导体器件前或后串接一个二极管,以阻止反向电流通过。所述端口一、端口二和端口三连接可充电电池,其中端口一到端口二间可连接一节或一节以上的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的正极与端口一连接,负极与端口二连接;端口二到端口三间可连接另一节或一节以上的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的正极与端口二连接,负极与端口三连接。电路的工作原理,当交流电由输入一流向输入二时,电流经第一可控半导体的输入端流向输出端,经由端口一流向端口二,流向第二反向电流隔离的输入端,第二反向电流隔离的输入端为第一充电和第一控制部分的地,经第二反向电流隔离的输出端流向输入二;当交流电由输入二端流向输入一时,电流经第二可控半导体的输入端流向输出端,经由端口二流向端口三,流向第一反向电流隔离的输入端,第一反向电流隔离的输入端为第二充电和第二控制部分的地,经第一反向电流隔离的输入端流向输入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充电电路,它利用单回路交流电下的两个半波来构建两路不共地的能独立工作的充电电路,在给串联多单体的电池组进行并行充电的情况下可减少变压器次级绕组50%以上,降低了线路的复杂程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一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二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三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电路图。图四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五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六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七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八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九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1在图三中,第一反向电流隔离采用一个二极管,第一整流及滤波电路由一个二极管和一个电解电容组成,第一检测及控制电路由R11至R18、D1 3至D16、IC11至IC14、电容C12和热敏电阻NTC11至NTC12组成,第一可控半导体采用单向可控硅;第二反向电流隔离采用一个二极管,第二整流及滤波电路由一个二极管和一个电解电容组成,第二检测及控制电路由R21至R28、D23至D26、IC21至IC24、电容C22和热敏电阻NTC21至NTC22组成,第二可控半导体采用单向可控硅;端口一与端口二之间连接一可充电电池B1,端口二与端口三之间连接一可充电电池B2;此电路采用恒流充电,ΔT控制方式,在达到设定ΔT值后进入补充充电。下面以单相交流电端口AC1、AC2的电流之不同流向来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当单相交流电端口AC1、AC2的电流由AC1流向AC2时,电流流向单向可控硅T1的输入端、D22的负极和D11的正极,由于二级管的单向导电性,电流不能从D22的负极流向正极,可以从D11的正极流向负极,电流从D11的负极流出后加载在C11的正极之上,也加载在了由R11至R17、IC11至IC14、D13至D16、NTC11、NTC12和C12所组成的第一充电控制电路上(以下简称第一充电控制电路),并经由第一充电控制电路流向D12的正级,再经由D22的负级流向单相交流电端口AC2。D11为第一充电控制电路提供半波整流,C11为第一充电控制电路滤波,D22作为电路隔离,也就是可以阻隔电流经电池B2的负极流向B2的正极,还可以阻隔电池B2的正级和电池B2负极形成回路,R11和R12取相等阻值,为IC11的反相端、IC12的同相端和IC13的同相端提供此时第一充电控制电路工作电压的二分之一电压作为比较基准,NTC11和NTC12采用阻温特性相同的负温度系数之NTC,NTC11用来传感充电时的外界温度,NTC12用来传感B1的温度,R15为设定的温升值ΔT,NTC12的阻值随着B1的温度上升而下降,在当NTC12加R15的阻值大于NTC11的阻值,也就是B1的温升值小于ΔT时,IC11的反相端电压高于同相端电压,IC11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IC11输出的低电平与D13的正极和IC12的反相端相连接,由于二级管的单向导电性,低电平不能通过D13,此时IC12的同相端电压大于反相端电压,IC12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IC12的高电平经由D14的正极流向负极,与IC13的反相端和R13相连接,由于IC13的反相端电压高于同相端电压,所以输出端输出低电平,D14的负极高电平经由R13流向R16,不能流向IC13的输出端,R13与R16相连接处的电压即为1C14的同相端电压,在单向可控硅T1还未导通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电路,包括输入一,第一反向电流隔离,第一整流及滤波电路,第一检测及控制电路,第一可控半导体,输入二,第二反向电流隔离,第二整流及滤波电路,第二检测及控制电路,第二可控半导体,端口一,端口二,端口三,其特征在于:利用输入一和输入二输入的一路交流电中的两个半波,构建了两路不共地的能独立工作的充电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电路,包括输入一,第一反向电流隔离,第一整流及滤波电路,第一检测及控制电路,第一可控半导体,输入二,第二反向电流隔离,第二整流及滤波电路,第二检测及控制电路,第二可控半导体,端口一,端口二,端口三,其特征在于利用输入一和输入二输入的一路交流电中的两个半波,构建了两路不共地的能独立工作的充电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输入一和输入二分别与第一反向电流隔离和第二反向电流隔离的输出端、第一整流及滤波电路和第二整流及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输入一和输入二分别与第一可控半导体的输入端和第二可控半导体的输入端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向电流隔离的输入端与第二整流及滤波电路和第二检测及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山
申请(专利权)人:黎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