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球形双层包衣防伪药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170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防伪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椭球形双层包衣防伪药品,包括椭球形片芯、内层包衣和具有溶水性的外层包衣,其中内层包衣包裹于椭球形片芯上,外层包衣包裹于内层包衣上,且所述内层包衣上设有苹果多酚标记,所述外层包衣上喷涂渐变色的水溶性医用色素并设有特殊标识,所述椭球形片芯内部设有贯穿缝隙,且混合填充剂充满所述贯穿缝隙并在椭球形片芯表面形成特殊标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由外到内多种防伪方式确保药品的防伪功能,提高药品仿制难度。药品仿制难度。药品仿制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椭球形双层包衣防伪药品


[0001]本技术涉及药物制剂防伪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椭球形双层包衣防伪药品。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市场上有多种类型的外包装防伪技术,比如油墨印刷防伪、标识防伪、包装盒内容物防伪、包装结构防伪等,另外结合市场需求,也可以大量生产药品防伪标签,并加入纹密防伪、隐形荧光防伪、二维码防伪等技术。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与推广,一些传统的防伪技术暴露出技术含量低、结构组合易被破译的缺点,比如油墨防伪技术。由于造假手段先进,检查人员很容易出现疏忽,导致假冒药品被忽略而继续在市场中流通。
[0003]现有技术中,为提高防伪效果,出现了将防伪载体由药盒转向药品的防伪技术,其通常是将防伪信息印刷在药片或胶囊上,并通过锁钥原理进行加密。但这类防伪手段研发周期长,技术难度高,生产数量较少且仅用于固体口服药品,消费者无法直观的认证其真伪,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0004]因此,如何提高药品防伪技术以切实保障企业的利益和民众的生命健康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椭球形双层包衣防伪药品,通过由外到内多种防伪方式确保药品的防伪功能,提高药品仿制难度。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椭球形双层包衣防伪药品,包括椭球形片芯、内层包衣和具有溶水性的外层包衣,其中内层包衣包裹于椭球形片芯上,外层包衣包裹于内层包衣上,且所述内层包衣上设有苹果多酚标记,所述外层包衣上喷涂渐变色的水溶性医用色素并设有特殊标识,所述椭球形片芯内部设有贯穿缝隙,且混合填充剂充满所述贯穿缝隙并在椭球形片芯表面形成特殊标识。
[0008]所述椭球形片芯表面形成的特殊标识和所述外层包衣上的特殊标识相同。
[0009]所述外层包衣上涂刷食用油墨形成特殊标识。
[0010]所述外层包衣为泡腾片包衣。
[0011]本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0012]本技术通过由外到内多种防伪方式确保药品的防伪功能,其中独特不倒翁椭球形状以及外层包衣上设有的特殊标识可以初步判断药品真伪,药品入水中后外层包衣内溶解后暴露出内层包衣上的苹果多酚标记,且苹果多酚标记接触空气后变色,可方便人们直接通过人眼确认进一步判断药品真伪,另外椭球形片芯内部通过3D打印技术使混合填充剂贯穿药品缝隙形成特殊标识(JM),消费者也可以通过药品剖面的特殊标识辨别药品真伪。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4]图2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不发生倾倒的状态示意图。
[0016]其中,1为椭球形片芯,2为食用油墨,3为水溶性医用色素,4为外层包衣,5为内层包衣,6为苹果多酚标记,7为混合填充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0018]如图1~3所示,本技术包括椭球形片芯1、内层包衣5和外层包衣4,其中内层包衣5包裹于椭球形片芯1上,外层包衣4包裹于内层包衣5上,且所述内层包衣5上设有苹果多酚标记6,所述外层包衣4上喷涂渐变色的水溶性医用色素3,所述椭球形片芯1内部设有贯穿缝隙,且混合填充剂7充满所述贯穿缝隙,从而在椭球形片芯1表面形成特殊标识,另外如图1所示,在所述外层包衣4上用食用油墨2涂刷同样的特殊标识。本实施例中,所述特殊标识为JM。
[0019]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椭球形片芯1通过3D打印技术调整药品中有效成分与各辅料的相对位置,从而使药品的重心降低,整体呈现为不倒翁结构,其与众不同的、不倒翁的椭球形特殊形状以及相对难度较高的生产工艺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防伪的目的。所述3D打印技术为本领域公知技术。
[0020]如图2所示,所述椭球形片芯1内部通过3D打印技术使混合填充剂7贯穿药品缝隙形成特殊标识(JM),消费者通过药品剖面的特殊标识可辨别药品真伪。
[002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层包衣5通过包衣机制备,此为本领域公知技术,所述内层包衣5上喷涂浅黄色苹果多酚标记6,外层包衣4内溶解后暴露出内层包衣5上的浅黄色苹果多酚标记6,苹果多酚标记6接触空气后变为棕褐色,人们可直接通过人眼对颜色改变进行识别,从而判断药物的真伪,苹果多酚可以被人体代谢,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002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层包衣4采用泡腾片包衣并通过包衣机制备,此为本领域公知技术,所述外层包衣4上喷涂渐变色的水溶性医用色素3,本技术通过独特颜色的外层包衣4也可以起到防伪辨识效果,另外本技术利用多彩食用油墨2在外层包衣4上印刷特殊标识作为最基本的药品辨识标记。药品放入水中,泡腾片包衣释放二氧化碳气泡搅动水体,从而帮助药物浮出水面,外层泡腾片包衣溶解暴露出内层包衣5。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整体呈不倒翁形式的椭球形结构,在外层包衣4用多彩食用油墨2印刷特殊标识,人们通过其特殊的椭球形外观以及外层包衣4上的特殊标识可以初步判断药品真伪,而药品放入水中后,外层包衣4内溶解后暴露出内层包衣5上的浅黄色苹果多酚标记6,苹果多酚标记6接触空气后变为棕褐色,人们可直接通过人眼对颜色改变进行识别,从而进一步确认药物的真伪,另外所述椭球形片芯1内部通过3D打印技术使混合填充剂7贯穿药品缝隙形成特殊标识(JM),消费者也可以通过药品剖面的特殊标识辨别药品真伪。本技术通过上述多种方式确保药品的防伪功能,并且不影响药品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椭球形双层包衣防伪药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椭球形片芯(1)、内层包衣(5)和具有溶水性的外层包衣(4),其中内层包衣(5)包裹于椭球形片芯(1)上,外层包衣(4)包裹于内层包衣(5)上,且所述内层包衣(5)上设有苹果多酚标记(6),所述外层包衣(4)上喷涂渐变色的水溶性医用色素(3)并设有标识,所述椭球形片芯(1)内部设有贯穿缝隙,且混合填充剂(7)充满所述贯穿缝隙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艳高彤欣于馨宁杨进飞刘博源马斌彪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药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