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32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全地形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包括前端和后端;动力组件,包括冷却进口和冷却出口;冷却单元,安装于车架的前端,并与动力组件连接,以冷却动力组件;冷却单元包括:热交换器,安装于车架的前端,用于热交换;冷却进管,其一端与热交换器连接,另一端沿着车架往车架的后端延伸,并连接冷却进口;冷却出管,其一端与热交换器连接,另一端沿着车架往车架的后端延伸,并连接冷却出口;多个线夹,每个线夹具有开口且同时夹持冷却进管和冷却出管;多个线夹的开口朝向不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防止冷却进管和冷却出管发生转动,并且避免冷却进管、冷却出管与周边零部件干涉、摩擦。擦。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地形车


[0001]本技术涉及全地形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0002]全地形车是指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行驶的车辆。全地形车可以用于道路越野、竞技和货运。动力组件是全地形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作为动力源,为全地形车的运行提供动力。动力组件在运行过程中是需要被冷却。现有对动力组件的冷区方式通常包括水冷、风冷、制冷剂冷却等。在采用水冷、制冷剂冷却时,是需要管路将冷却介质输送至动力组件。依据动力组件的布局,有时动力组件与冷却相距较远,因此需要较长的管路进行输送。而较长的管路容易出现转动并与周边的零部件产生干涉和摩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管路转动、并避免管路与周边零部件产生干涉和摩擦的全地形车。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包括前端和后端;动力组件,安装于所述车架的后端上,包括冷却进口和冷却出口;悬架组件,安装于所述车架上;冷却单元,安装于所述车架的前端,并与所述发动机连接,以冷却所述发动机;所述冷却单元包括:热交换器,安装于所述车架的前端,用于热交换;冷却进管,其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另一端沿着所述车架往所述车架的后端延伸,并连接所述冷却进口;冷却出管,其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另一端沿着所述车架往所述车架的后端延伸,并连接所述冷却出口;多个线夹,每个所述线夹具有开口,多个所述线夹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线夹同时夹持所述冷却进管和所述冷却出管;其中,多个所述线夹的开口朝向不相同。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进管包括第一管、第二管以及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管与所述冷却进口连接,所述第二管的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另一端沿全地形车的前后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管相互套设;所述第一紧固件套设在所述第二管和所述第一管的连接处,并将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之间紧固连接。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出管包括第三管、第四管以及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三管与所述冷却出口连接,所述第四管的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另一端沿全地形车的前后端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三管互相套设;所述第二紧固件套设在所述第三管和所述第四管的连接处,并将所述第三管和所述第四管之间紧固连接。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设为橡胶管,所述第二管设为铝管;所述第三管设为橡胶管,所述第四管设为铝管。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均为卡箍结构。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管的轴线与所述第四管的轴线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或所述第二管上设有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一紧固件对应;所述第三管和所述第四管上设有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二紧固件对应;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在所述第三管或者第四管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标识在所述第三管或第四管上位置不重合。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或所述第二管上设有第三标识,所述第三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位于不同的管上,且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三标识配合。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管或所述第四管上设有第四标识,所述第四标识与所述第二标识位于不同的管上,且所述第四标识与所述第二标识配合。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二标识、所述第三标识及所述第四标识分别设为颜色标识、凹槽标识、凸起标识中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全地形车通过设置线夹,并不同方向给冷却进管和冷却出管进行限位,有效地防止冷却进管和冷却出管发生转动,并且避免冷却进管、冷却出管与周边零部件干涉、摩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全地形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全地形车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动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冷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图4中A处放大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冷却单元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3]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全地形车100。全地形车100作为通用性工具,其可以在沙滩、山坡、沙漠诸多等地带正常行驶。为清楚阐述全地形车100的结构,本申请在图1中定义了全地形车100的前端、后端、上侧、下侧、左侧以及右侧。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全地形车100包括车架组件11、前悬架组件15、后悬架组件16、前车轮组17、后车轮组18。车架组件11作为骨架,用于承载和连接全地形车100上的各零部件,并承受来至车内外的各种载荷。前悬架组件15 靠近全地形车100的前端设置,其安装于车架组件11上,并连接前车轮组17,以传递作用在前车轮组17和车架组件11之间的作用力。并且,前悬架组件15 能够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组件11等的冲击力,以减少由此引起的震动,保证全地形车100能平顺、稳定地行驶。后悬架组件16靠近全地形车100的后端设置,其安装于车架组件11上,并连接后车轮组18,用以传递作用在后车轮组 18和车架组件11之间的作用力。并且,后悬架组件16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组件11等的冲击力,以减少由此引
起的震动,保证全地形车100能平顺、稳定地行驶。
[0025]车架组件11包括车架111以及车身112,车架111采用框架式结构并作为基体,以承载车内外的各种载荷。前悬架组件15和后悬架组件16分别安装于车架111的前端和后端。当然,前悬架组件15、后悬架组件16在车架111上的布局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对应布置,在此不作展开。车身112安装于车架111上并且将车架111的至少部分包裹,从而对车架111上的零、部件进行防护。同时,车身112也是作为驾驶员的驾驶场所、容纳乘客和货物的场所。
[0026]如图2所示,车架111包括前架1111、中架1112、后架1113。前架1111 位于全地形车100的前端,以承载或布置相应位于前端的零部件,如前悬架组件15、前大灯、水箱等。后架1113位于全地形车100的后端,以承载或布置相应位于后端后悬架组件16等零部件。中架1112作为连接以及承载部件,前架 1111和后架1113分别连接在中架1112。并且前架1111、中架1112以及后架 1113围绕形成一个容置空间111a。车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包括前端和后端;动力组件,安装于所述车架的后端上,包括冷却进口和冷却出口;悬架组件,安装于所述车架上;冷却单元,安装于所述车架的前端,并与所述动力组件连接,以冷却所述动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包括:热交换器,安装于所述车架的前端,用于热交换;冷却进管,其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另一端沿着所述车架往所述车架的后端延伸,并连接所述冷却进口;冷却出管,其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另一端沿着所述车架往所述车架的后端延伸,并连接所述冷却出口;多个线夹,每个所述线夹具有开口,多个所述线夹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线夹同时夹持所述冷却进管和所述冷却出管;其中,多个所述线夹的开口朝向不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进管包括第一管、第二管以及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管与所述冷却进口连接,所述第二管的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另一端沿全地形车的前后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管相互套设;所述第一紧固件套设在所述第二管和所述第一管的连接处,并将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之间紧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出管包括第三管、第四管以及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三管与所述冷却出口连接,所述第四管的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另一端沿全地形车的前后端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三管互相套设;所述第二紧固件套设在所述第三管和所述第四管的连接处,并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晓路钟梅胡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