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支架、冷却系统和车辆。集成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设有电控阀固定区、液气分离器固定区、水泵固定区和压缩机固定区,电控阀固定区用于固定冷却系统的电控阀,液气分离器固定区用于固定冷却系统的液气分离器,水泵固定区用于固定冷却系统的水泵,压缩机固定区用于固定冷却系统的压缩机。集成支架将相关技术中多个相互独立的固定支架的功能进行了集成,集成支架的开发成本更低,结构更紧凑,在混动汽车的车体上装配以及拆卸冷却系统所需的时长更短,因此该集成支架应用于混动汽车的冷却系统,能够降低混动汽车的制造成本,缩短在混动汽车的车体上装配以及拆卸冷却系统的时长。拆卸冷却系统的时长。拆卸冷却系统的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支架、冷却系统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集成支架、一种冷却系统和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混动汽车的冷却系统的作用是:使发动机和电池在所有工况下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防止发动机和电池过热,也防止发动机和电池过冷,保证发动机和电池的性能更好。
[0003]但是,这种冷却系统所包含的器件比较多,当前安装和固定这些器件的方式是:先将这些器件对应固定在多个相互独立的固定支架上,然后将这些固定支架依次固定在混动汽车的车体上。此方案也造成混动汽车的制造成本高,且在混动汽车的车体上装配及拆卸冷却系统的过程耗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支架,应用于混动汽车的冷却系统,能够降低混动汽车的制造成本,缩短在混动汽车的车体上装配以及拆卸冷却系统的时长。
[0005]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和一种车辆。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支架,应用于混动汽车的冷却系统,所述集成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设有电控阀固定区、液气分离器固定区、水泵固定区和压缩机固定区,所述电控阀固定区用于固定所述冷却系统的电控阀,所述液气分离器固定区用于固定所述冷却系统的液气分离器,所述水泵固定区用于固定所述冷却系统的水泵,所述压缩机固定区用于固定所述冷却系统的压缩机。
[0007]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还设有冷却管路固定区和线束固定区,所述冷却管路固定区用于固定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管路,所述线束固定区用于固定所述冷却系统的线束。
[0008]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管路固定区包括第一冷却管路固定区和第二冷却管路固定区,所述第一冷却管路固定区与所述电控阀固定区相邻,所述第二冷却管路固定区与所述压缩机固定区相邻。
[0009]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线束固定区包括第一线束固定区和第二线束固定区,所述第一线束固定区与所述电控阀固定区相邻,所述第二线束固定区与所述压缩机固定区相邻。
[0010]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管路固定区包括冷却管路固定卡,所述线束固定区包括线束固定卡。
[0011]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液气分离器固定区包括第一液气分离器固定区和第二液气分离器固定区,所述电控阀固定区、所述第一液气分离器固定区、所述水泵固定区、所述压缩机固定区和所述第二液气分离器固定区沿所述支架本体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
[0012]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固定区构造出容置凹部,所述容置凹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螺柱结构,所述容置凹部用于容纳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螺柱结构用于固定所述压缩机。
[0013]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水泵固定区构造出锁紧环结构,所述锁紧环结构用于锁紧固定所述水泵。
[0014]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电控阀固定区包括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固定所述电控阀。
[0015]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液气分离器固定区包括第二螺柱结构,所述第二螺柱结构用于固定所述液气分离器。
[0016]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四支架以及依次相连接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四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电控阀固定区位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四支架合围成所述水泵固定区,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合围成所述压缩机固定区。
[0017]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依次焊接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卡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通过第三螺柱结构固定连接。
[0018]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冷却系统,包括电控阀、液气分离器、水泵、压缩机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集成支架,所述电控阀固定在所述电控阀固定区,所述液气分离器固定在所述液气分离器固定区,所述水泵固定在所述水泵固定区,所述压缩机固定在所述压缩机固定区。
[0019]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车辆,包括发动机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冷却系统,所述集成支架固定在所述发动机上。
[0020]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车辆为混动汽车。
[00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支架,其上集成了电控阀固定区、液气分离器固定区、水泵固定区和压缩机固定区,该集成支架应用于混动汽车的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的电控阀固定在电控阀固定区,冷却系统的液气分离器固定在液气分离器固定区,冷却系统的水泵固定在水泵固定区,冷却系统的压缩机固定在压缩机固定区,即集成支架将相关技术中多个相互独立的固定支架的功能进行了集成,采用集成支架相对于采用多个相互独立的固定支架,集成支架的开发成本更低,结构更紧凑,在混动汽车的车体上装配以及拆卸冷却系统所需的时长更短,因此该集成支架应用于混动汽车的冷却系统,能够降低混动汽车的制造成本,缩短在混动汽车的车体上装配以及拆卸冷却系统的时长。
[0022]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4]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集成支架中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焊接连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集成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图2所示集成支架上安装水泵、第一液气分离器和第二液气分离器之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2所示集成支架上安装水泵、压缩机、电控阀、第一液气分离器和第二液气分离器之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关系为:
[0029]100第一支架,110电控阀固定区,111螺母,120第一冷却管路固定区,200第二支架,210第一液气分离器固定区,220第三螺柱结构,230第二线束固定区,300第三支架,310第二液气分离器固定区,400第四支架,510水泵固定区,520压缩机固定区,521第一螺柱结构,530第二冷却管路固定区,540第一线束固定区,550第二螺柱结构,610压缩机,620水泵,631第一液气分离器,632第二液气分离器,640电控阀,650冷却管路固定卡,660线束固定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3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支架,如图2至图4所示,应用于混动汽车的冷却系统,集成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设有电控阀固定区110、液气分离器固定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支架,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混动汽车的冷却系统,所述集成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设有电控阀固定区、液气分离器固定区、水泵固定区和压缩机固定区,所述电控阀固定区用于固定所述冷却系统的电控阀,所述液气分离器固定区用于固定所述冷却系统的液气分离器,所述水泵固定区用于固定所述冷却系统的水泵,所述压缩机固定区用于固定所述冷却系统的压缩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还设有冷却管路固定区和线束固定区,所述冷却管路固定区用于固定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管路,所述线束固定区用于固定所述冷却系统的线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固定区包括第一冷却管路固定区和第二冷却管路固定区,所述第一冷却管路固定区与所述电控阀固定区相邻,所述第二冷却管路固定区与所述压缩机固定区相邻;所述线束固定区包括第一线束固定区和第二线束固定区,所述第一线束固定区与所述电控阀固定区相邻,所述第二线束固定区与所述压缩机固定区相邻;所述冷却管路固定区包括冷却管路固定卡,所述线束固定区包括线束固定卡。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气分离器固定区包括第一液气分离器固定区和第二液气分离器固定区,所述电控阀固定区、所述第一液气分离器固定区、所述水泵固定区、所述压缩机固定区和所述第二液气分离器固定区沿所述支架本体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慧斌,冒薛军,李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