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板结合的玉米收获摘穗辊机构及玉米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696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板结合的玉米收获摘穗辊机构及玉米收获机,涉及玉米收获机械技术领域;摘穗辊的辊管上轴向设置有多个边缘齿形拉茎板和边缘水平拉茎板,边缘齿形拉茎板和边缘水平拉茎板相间隔设置,在辊管尾部靠近后套处轴向设置有拉茎条,拉茎条位于边缘齿形拉茎板和边缘水平拉茎板之间,拉茎条用于将细小秸秆完全拉下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了摘穗辊对秸秆的抓获和拉引能力,减少玉米杆与摘穗辊的打滑、减少玉米杆在割台的短杆堵塞现象,解决后期玉米掉粒。后期玉米掉粒。后期玉米掉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板结合的玉米收获摘穗辊机构及玉米收获机


[0001]本技术涉及玉米收获机械
,具体为一种齿板结合的玉米收获摘穗辊机构及玉米收获机。

技术介绍

[0002]摘穗辊是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上用于玉米收获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国现有玉米收获机割台摘穗辊的结构有多种,其摘穗功能也各不相同,但各自存在一定的缺陷。一种是适合收韧性较强的湿玉米秸杆(青杆)的螺旋辊式摘穗机构,优点是在收获湿玉米秸杆(青杆)时割台喂入顺畅,不堵塞,缺点使用到后期(黄杆)时掉籽粒;一种是适合收较脆性的基本干透无水分的玉米秸杆(黄杆)的切刀式摘穗机构,优点是收获黄玉米秸杆(黄杆)时解决掉粒现象,缺点是用到后期出现割台;两种形式的摘穗机构有不同的适应地区,华东大部分区域、华北南部区域根据种植条件,大部分适用螺旋辊式摘穗机构,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螺旋辊相对旋转,将玉米秸秆往地面拉动同时向后输送,使得玉米棒卡在摘穗辊上被扯断,剩余秸杆继续被螺旋辊带动向下,脱离摘穗机构;切刀式摘穗机构适用于华北北部及东北大部,这些地域玉米收获作业时,秸秆已经基本无水分,切刀式摘穗辊通过相对转动,在快速拉杆同时切玉米秸杆时,同时边拉边切,玉米棒卡在摘穗辊上部的摘穗板后掉落,进入传输机构;两种摘穗结构形式有不同的特点,但用一种结构很难即适用于青杆作业又适用于黄秸杆作业,特别是跨区作业,经常发生因不同收获条件引起的断杆、堵塞、掉粒等问题发生,急需一种能够同时适用于玉米不同时期收获条件下的玉米摘穗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齿板结合的玉米收获摘穗辊机构及玉米收获机,以提升摘穗辊对秸秆的抓获和拉引能力,减少玉米杆与摘穗辊的打滑、减少玉米杆在割台的短杆堵塞现象,解决后期玉米掉粒。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齿板结合的玉米收获摘穗辊机构,辊管上轴向设置有多个边缘齿形拉茎板和边缘水平拉茎板,所述边缘齿形拉茎板和边缘水平拉茎板相间隔设置,在辊管尾部靠近后套处轴向设置有拉茎条,所述拉茎条位于边缘齿形拉茎板和边缘水平拉茎板之间,拉茎条用于将细小秸秆完全拉下去。
[0006]进一步的,边缘齿形拉茎板和边缘水平拉茎板的数量均为3个。
[0007]进一步的,所述边缘齿形拉茎板的齿形结构为倒锯齿形。
[0008]进一步的,所述辊管的前端连接有导锥,导锥内设置有深沟球轴承,所述深沟球轴承内连接有驱动轴;所述导锥上连接有活接螺栓。
[0009]进一步的,边缘齿形拉茎板和边缘水平拉茎板焊接在辊管上。
[0010]一种具有所述摘穗辊机构的玉米收获机,所述摘穗辊通过后套与割台摘穗箱连接;摘穗辊前端通过活接螺栓固定在摘穗台架上。
[0011]进一步的,玉米收获机设置有3对摘穗辊。
[0012]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技术通过旋转完成对玉米杆拉茎,对玉米穗摘穗的过程。倒锯齿形的拉茎板增加了对秸秆的拉力,后端分布的拉茎条,对细小的秸秆也能完全拉下去,解决的割台的堵塞问题。
[0014]本技术大大提升摘穗辊对秸秆的抓获和拉引能力,减少玉米杆与摘穗辊的打滑、减少玉米杆在割台的短杆堵塞现象,解决后期玉米掉粒,实现青黄杆都可收获的摘穗辊。克服了螺旋辊式摘穗机构玉米收获机收割黄杆作业时掉籽粒、切刀式摘穗机构玉米收获机收割青杆作业时割台堵塞的弊端。
[0015]本技术结构新颖、紧凑,性能稳定可靠,装配简单,运转平稳,收获效果显著,适用于不同玉米种植区域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摘穗辊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A

A剖视图;
[0018]图3是图1中B

B剖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摘穗辊立体图;
[0020]图5是本技术一组摘穗辊的俯视图;
[0021]图6是图5中C

C剖视图;
[0022]图7是三组摘穗辊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自走式玉米收获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为导锥;2为弹性圆柱形;3为摘穗辊固定销;4为活接螺栓;5为开口销,6为平垫圈,7为轴承套,8为辊管,9为后套,10为深沟球轴承,11为直通式压注油杯,12为垫圈,13为割台摘穗箱,14为割台左传动轴,15为换向轴,16为前粉杆器,81为边缘齿形拉茎板,82为边缘水平拉茎板,83为拉茎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0026]如图1

7所示,是一种齿板结合的玉米收获摘穗辊,摘穗辊的辊管8上轴向焊接有三个边缘齿形拉茎板81和三个边缘水平拉茎板82;其中,边缘齿形拉茎板81的齿形结构为倒锯齿形。边缘齿形拉茎板81和边缘水平拉茎板82均匀布置在辊管8上,且彼此相间隔设置,在辊管8尾部靠近后套9处轴向设置有拉茎条83,拉茎条83位于边缘齿形拉茎板81和边缘水平拉茎板82的中间,拉茎条83用于将细小秸秆完全拉下去,避免割台的堵塞。
[0027]摘穗辊的其它部分为常规摘穗辊结构,具体的,辊管8的前端连接有导锥1,导锥1内装有6205

2RS深沟球轴承10,深沟球轴承10内连接有驱动轴;所述导锥1上连接有活接螺栓4。活接螺栓4通过摘穗辊固定销3、4*36开口销5;

12平垫圈6连接在轴承套7上,轴承套7
设置在导锥1上。
[0028]摘穗辊成对设置,每对摘穗辊由左右导锥1、轴承座、活接螺栓4、辊管8、后套9等组成,一对摘穗辊错板装配固定使用。
[0029]如图8所示,是一种具有所述摘穗辊的玉米收获机,玉米收获机设置有3对摘穗辊(二行玉米收获机设置为2对摘穗辊、四行玉米收获机设置为4对摘穗辊、五行玉米收获机设置有5对摘穗辊,本实施例以三行玉米收获机为例),摘穗辊通过后套9与割台摘穗箱13连接;摘穗辊前端通过活接螺栓4固定在摘穗台架上。将左右摘穗辊固定在摘穗箱上,割台左传动轴14到换向轴15,换向轴15传动割台摘穗箱13,通过割台摘穗箱13传动摘穗辊旋转运动,割台箱传动到拨禾链轮,割台左传动轴传动前粉杆器16,进行玉米杆的喂入,摘穗,粉杆。
[0030]摘穗辊进行旋转,对玉米杆拉茎,对玉米穗摘穗等过程的完成。倒锯齿形的拉茎板增加了对秸秆的拉力,后端分布6根拉茎条,对细小的秸秆也能完全拉下去,解决的割台的堵塞问题。三平板和三齿板相间隔的设置对玉米杆既切又拉,避免了全切割结构的秸秆堆积又避免了玉米掉粒。
[0031]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板结合的玉米收获摘穗辊机构,其特征在于,辊管上轴向设置有多个边缘齿形拉茎板和边缘水平拉茎板,所述边缘齿形拉茎板和边缘水平拉茎板相间隔设置,在辊管尾部靠近后套处轴向设置有拉茎条,所述拉茎条位于边缘齿形拉茎板和边缘水平拉茎板之间,拉茎条用于将细小秸秆完全拉下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板结合的玉米收获摘穗辊机构,其特征在于,边缘齿形拉茎板和边缘水平拉茎板的数量均为3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板结合的玉米收获摘穗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齿形拉茎板的齿形结构为倒锯齿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晓楠王五明刘学伟王雁如王新国吴瑶瑶连江古中强候将勇杜靖宇闫俊翔
申请(专利权)人:襄垣县仁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