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轮装置以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415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转轮装置以及车辆。能够以比较简单的结构来实现安全气囊袋体适当地展开。车载用转轮装置具备:转向盘;以及安全气囊机构,其内置于所述转向盘,包括能够向车身后方展开的安全气囊袋体,车载用转轮装置还具备内置于所述转向盘的车载部件,在该车载部件,沿着所述转向盘的枢转轴设置有凹状的槽部,该槽部用于在所述安全气囊袋体展开时引导所展开的安全气囊袋体。全气囊袋体。全气囊袋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轮装置以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车载用转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用于进行车辆的转轮操作的转轮装置中,一般设置有安全气囊机构(参照专利文献1)。例如在车身发生了冲击的情况下,安全气囊机构使安全气囊袋体展开,由此从冲击中保护驾驶员。为了能够以比较简单的结构来实现安全气囊袋体适当地展开,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

59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例如能够以比较简单的结构来实现安全气囊袋体适当地展开。
[0008]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转轮装置,所述转轮装置具备:转向盘;以及安全气囊机构,其内置于所述转向盘,包括能够向车身后方展开的安全气囊袋体,所述车载用转轮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备内置于所述转向盘的车载部件,在该车载部件,沿着所述转向盘的枢转轴设置有凹状的槽部,该槽部用于在所述安全气囊袋体展开时引导所展开的安全气囊袋体。
[0010]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安全气囊袋体能够适当地展开。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的外观示意图。
[0013]图2是转轮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0014]图3是转轮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4是车载部件的外观示意图。
[0016]图5是示出安全气囊袋体展开时的样子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6是示出安全气囊袋体展开时的样子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方式。而且,以下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权利要求涉及的技术方案,并且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特征的组合也未必全部是技术方案所必要的。
也可以将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多个特征中的两个以上的特征任意地组合。另外,对相同或同样的结构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0019]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1的构造的立体图。图中,为易于理解构造,示出相互正交的X轴、Y轴以及Z轴(在后述的其它图中也同样)。X方向对应于车身前后方向,Y方向对应于车身左右方向、车宽方向,另外,Z方向对应于车身上下方向。
[0020]车辆1具备车轮2。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典型例,车辆1为具备左右一对前轮以及左右一对后轮的四轮车,但是车轮的个数不限于本例。
[0021]车辆1还具备转轮装置3。驾驶员操作转轮装置3,由此例如改变前轮的方向,从而能够改变车辆1的行进方向。
[0022]图2是转轮装置3的正面示意图。作为一个典型例,转轮装置3具备转向盘31,该转向盘31包括毂部311、盘辋部312以及辐条部313。在图中示出,转向盘31设为能够使车辆1直行前进的姿态,以下,以此为前提来说明本实施方式。
[0023]毂部311设置在转向盘31的中央部,在正面侧设置喇叭开关。盘辋部312是用于驾驶员把持转向盘31的周缘部。辐条部313将毂部311与盘辋部312连接,本实施方式中,包括左侧辐条部313L、右侧辐条部313R以及下侧辐条部313U。
[0024]在转向盘31内置有传感器部91,该传感器部91构成为能够检测驾驶员对盘辋部312的把持,具体内容在后记述。典型地是,传感器部91内置于盘辋部312。
[0025]在左侧辐条部313L以及右侧辐条部313R配置有开关壳体。在该开关壳体设置有一个以上能够受理既定的操作输入(例如,关于车载音频设备的音量以及频道的操作输入、关于空调机的风量以及设定温度的操作输入等)的开关。
[0026]图3是沿图2中剖切线d1

d1所示的转轮装置3的剖面示意图。转轮装置3还具备安全气囊机构32以及车载部件33。它们内置于转向盘31。本实施方式中,在对转向盘31正视观察时,安全气囊机构32配置为与毂部311重合,车载部件33配置为与辐条部313(这里为下侧辐条部313U)重合。另外,对转向盘31的正视观察对应于,从与转向盘31的枢转轴平行的方向观察转向盘31的情况下的视点。
[0027]安全气囊机构32包括安全气囊袋体321以及充气机322。安全气囊袋体321构成为能够向车身后方展开,配置在毂部311的喇叭开关前方。充气机322配置在安全气囊袋体321前方,在既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主要是,在车身发生基准以上的冲击的情况下),使安全气囊袋体321向车身后方、朝向驾驶员侧展开。
[0028]在用于将转轮装置3安装于车身的安装部39与充气机322之间形成有空间SP1,即,在充气机322前方形成有空间SP1,具体内容在后记述。
[0029]车载部件33设置为与安全气囊机构32相邻,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安全气囊机构32下方。车载部件33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用于进行安全气囊袋体321展开的电子控制单元(ECU),例如,在车身发生了基准以上的冲击的情况下向充气机322输出信号。充气机322响应于该信号,使安全气囊袋体321展开。
[0030]车载部件33也可以随附地或替代地具备其它功能。本实施方式中,车载部件33经由布线部92a来连接于传感器部91,也能够获取传感器部91的检测结果。
[0031]虽然在图2中未图示,但是在对转向盘31正视观察时,布线部92a以将车载部件33与传感器部91连接的方式配置为与辐条部313(这里为下侧辐条部313U)重合。由此,车载部
件33能够适当地获取传感器部91的检测结果。
[0032]图4是车载部件33的立体图。车载部件33借助安装部331被安装在转向盘31内的既定位置。车载部件33在靠安全气囊机构32侧设置有凹状的槽部332。沿着车身前后方向设置槽部332,在本实施方式中,槽部332设置为从车身后方朝向车身前方变宽广且变深。
[0033]再次参照图3,槽部332在所展开的安全气囊袋体321的下方,设置在车载部件33上表面。可以沿着转向盘31的枢转轴(日文:回動軸)来设置槽部332,也可以在与该枢转轴交叉的方向,与所展开的安全气囊袋体321相邻地设置槽部332。
[0034]图5以及图6是示出安全气囊袋体321展开时的样子的剖面示意图。图5示出刚展开后的安全气囊袋体321的状态。图6示出展开了的安全气囊袋体321吸收驾驶员的冲击(或者,从冲击中保护驾驶员)由此弯曲了的状态。
[0035]如图5所示,在充气机322使安全气囊袋体321展开时,安全气囊袋体321的展开被槽部332引导向车身前后方向。由此,安全气囊袋体321向转轮装置3(转向盘31)正面适当地展开,无论驾驶员的姿态如何,都能够吸收驾驶员的冲击。
[0036]如图6所示,在吸收驾驶员的冲击之后,安全气囊袋体321因其反作用而向车辆前方弯曲。此时,安全气囊袋体321因槽部332而能够相对于车载部件33向车辆前方滑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轮装置,具备:转向盘;以及安全气囊机构,其内置于所述转向盘,包括能够向车身后方展开的安全气囊袋体,所述车载用转轮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备内置于所述转向盘的车载部件,在所述车载部件,沿着车身前后方向设置有凹状的槽部,该槽部用于在所述安全气囊袋体展开时引导所展开的所述安全气囊袋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转向盘的枢转轴设置所述槽部,在与所述枢转轴交叉的方向,与所展开的所述安全气囊袋体相邻地设置所述槽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能够使车辆直行前进的所述转向盘的姿态下,所述槽部设置在所展开的所述安全气囊袋体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气囊机构还包括用于使所述安全气囊袋体展开的充气机,该充气机的靠车身前方设置有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部件是用于进行所述安全气囊袋体展开的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的布线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馆正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