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网格的芯粒排布寻优算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3604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网格的芯粒排布寻优算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直角坐标系,该直角坐标系的X、Y轴与晶圆边缘相切;S2:以所述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为起点,采用二分法找到Die排布的X方向和Y方向偏移量的最优组合,使所述晶圆上划分出的Die数量最多,得到Die的阵列排布;S3:根据S2得到的Die排布,设定单个曝光单元Shot的X方向和Y方向偏移量,使覆盖所述晶圆所需的Shot数目最少,得到Shot排布;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变网格的芯粒排布寻优算法,计算量远远小于现有的固定网格寻优算法,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同时加入结果判断,确保结果的准确性。该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寻优计算量大、耗时长、结果不准确等缺点,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网格的芯粒排布寻优算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网格的芯粒排布寻优算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半导体制程中,通常涉及到对整个晶圆进行芯粒(Die)阵列排布设计,晶圆的制造成本昂贵,因此我们需要在固定大小的晶圆上划分出尽可能多的Die。在对晶圆进行划分的过程中,一定会用到光刻工艺,完整的光刻工艺包括清洗、涂胶、软烘、曝光、显影、刻蚀、检测等工序,而曝光就是决定最终Die个数的关键步骤。曝光过程就是将掩膜版上的图形转移到晶圆上,因此掩膜版的放置直接决定了最终的Die阵列排布,而掩膜版的放置位置正是通过事先的Die阵列排布设计得到。由于晶圆一般是圆形的,而Die一般是规整的矩形,这就导致在曝光时晶圆边缘一定会出现不完整的Die。因此在曝光前需要进行模拟计算,通过不断改变Die和晶圆的相对位置,保证晶圆上的完整Die最多,即得到最优的Die排布。实际的阵列排布设计中,晶圆往往存在缺陷、标志位、镭刻码等不可用区域,阵列排布设计时需要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此外,由于曝光系统一次曝光的面积大小是有限的,因此在曝光时需要将一个晶圆划分为多个曝光单元(Shot)分别进行曝光成像,尽可能地减少Shot的数量也是技术人员追求的目标。最终通过Die的设计排布,得到最多的Die及最少的Shot。
[0003]目前常用的阵列排布的算法通常是采用固定网格寻优算法,实质上是通过线性改变偏移量,从而改变Die与晶圆的相对位置关系,计算各种位置关系下的Die个数,并从中挑选出最多Die时对应的位置关系,将寻找最优Die排列的问题转化为寻找最优偏移量的问题,具体步骤如下:如图1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该直角坐标系的X、Y轴与晶圆边缘相切,确定单个Die的长宽分别为X0、Y0,将X0、Y0分别等分为若干份,假设等分为100份,那么每一份的长度为X0/100、Y0/100。设定偏移量X offset、Y offset,将偏移量X offset依次设定为X0/100、2X0/100、
……
、X0,将偏移量Y offset依次设定为Y0/100、2Y0/100、
……
、Y0,这样X offset、Y offset的组合设定共有100*100=10000种。通过遍历这10000种X offset、Y offset的组合设定,计算出这10000种情况下晶圆上能够排布的完整Die的数量,挑选出最多完整Die数量时对应的X offset、Y offset,从而确定掩膜版的放置位置,得到最优的Die阵列排布。
[0004]使用上述固定网格寻优算法存在一些问题,其结果的优劣直接由X0、Y0等分的份数来决定的,因为X0、Y0等分的份数越多,排列组合的情况越多,遍历的情况越多,得到的最优Die阵列排布的概率就越大,但是更多的等分份数必定会使得计算量成倍增加,耗时增多。以8英寸晶圆为例,阵列排布2.06mm*1.64mm的Die时,将Die的长宽X0、Y0都等分为160份,此时得到最优Die阵列排布的耗时90分钟,计算25600次,计算量大且用时较久。此外,这种方法并不能确保结果是最优的,从理论上说,X0、Y0等分的份数无限多时,得到的结果才是最优的,但实际考虑到耗时影响,通常只将Die的长宽X0、Y0等分为100份,这就不能保证得到的结果是最优的。再加上缺陷、标志位、镭刻码等不可用区域的影响,其得到的阵列排布结果就更让人质疑。
[000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Die阵列排布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网格的芯粒排布寻优算法,用于解决现有固定网格寻优算法存在的计算量大、结果不准确、耗时较久等问题。所述晶圆上Die阵列排布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建立直角坐标系,该直角坐标系的X、Y轴与晶圆边缘相切。
[0008]S2:以坐标原点为起点,采用二分法找到Die排布的X方向偏移量(X offset)和Y方向偏移量(Y offset)的最优组合,使所述晶圆上划分出的完整Die数量(Die Count)最多,得到Die的阵列排布。
[0009]S3:根据S2得到的Die阵列排布,设定单个曝光单元Shot的X方向偏移量(XRet)和Y方向偏移量(YRet),使覆盖晶圆所需的Shot数目最少,得到Shot排布。
[0010]具体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1]S2-1:确定单个Die的长宽分别为X0、Y0,将X0、Y0分别等分为若干份p、q,其中p、q为正整数。
[0012]S2-2:将偏移量X offset、Y offset依次设定为X0/p,2X0/p,
……
,X0,将偏移量Y offset依次设定为Y0/q,2Y0/q,
……
,Y0,遍历这p*q种X offset、Y offset的组合设定,计算出这p*q种情况下晶圆上能够排布的Die Count,从中挑选出Die Count大于某一阈值时对应的所有X offset、Y offset的组合设定,将挑选出的X offset、Y offset的组合设定为I级疑似点,将所述阈值设定为I级点阈值。
[0013]S2-3:在S2-2挑选出的I级疑似点的基础上,在每个I级疑似点的周围以“田”字形的形状规则定位出II级点,这些II级点在X和Y方向上相互连接后,形成的网格长宽分别为X0/2p、Y0/2q。计算出II级点对应的Die Count,从中挑选出Die Count大于某一阈值时对应的所有X offset、Y offset的组合设定,将挑选出的X offset、Y offset的组合设定为II级疑似点,将此时阈值设定为II级点阈值。
[0014]S2-4:通过迭代方法依次找到III级疑似点、IV级疑似点、V级疑似点、
……
、k级疑似点。得到的k级疑似点在X和Y方向上相互连接后,形成的网格长宽分别为X0/2
(k-1)
p、Y0/2
(k-1)
q。将得到的Die Count最多的k级疑似点对应的X offset、Y offset的组合,作为最终的最优解,其中k为正整数。
[0015]具体地,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6]确定单个Shot内包含的Die数目为m*n个,Shot做偏移的步长为单个Die的长宽。那么Shot沿X轴的偏移有m种情况,Shot沿Y轴有n种情况,将两个方向的所有情况排列组合在一起共有m*n种情况。计算m*n种情况下覆盖晶圆的所需Shot数目,Shot数目最少时对应的偏移量即为最优的Shot排布,其中m、n为正整数。
[0017]可选地,所属步骤S2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8]S2-5:在步骤S2-4中通过判断条件找到k级疑似点,当满足判断条件后终止算法,得到的k级疑似点为真实的最优点,终止算法的判断条件为,新一级计算得到的最大Die Count与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网格的芯粒排布寻优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直角坐标系,该直角坐标系的X、Y轴与晶圆边缘相切;S2:以所述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为起点,采用二分法找到Die排布的X方向偏移量和Y方向偏移量的最优组合,使所述晶圆上划分出的Die数量最多,得到Die的排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网格的芯粒排布寻优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网格的芯粒排布寻优算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3:根据S2得到的Die排布,设定单个曝光单元Shot的X方向偏移量和Y方向偏移量,使覆盖所述晶圆所需的Shot数目最少,得到Shot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网格的芯粒排布寻优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1:确定单个Die的长宽分别为X0、Y0,将X0、Y0分别等分为若干份p、q;S2-2:将所述Die排布的X方向偏移量依次设定为X0/p,2X0/p,
……
,X0,将所述Die排布的Y方向偏移量依次设定为Y0/q,2Y0/q,
……
,Y0,遍历这p*q种X方向偏移量和Y方向偏移量的组合,计算出这p*q种情况下晶圆上能够排布的Die数量,从中挑选出Die数量大于某一阈值时对应Die排布的X方向偏移量和Y方向偏移量的组合,将挑选出的所述组合设定为I级疑似点,将该步所述阈值设定为I级点阈值,其中p、q为正整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网格的芯粒排布寻优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步骤:S2-3:在S2-2挑选出的I级疑似点的基础上,在每个I级疑似点的周围以“田”字形的形状规则定位出II级点,这些II级点在X和Y方向上相互连接后,形成的网格长宽分别为X0/2p、Y0/2q,计算出II级点对应的Die数量,从中挑选出Die数量大于某一阈值时对应Die排布的X方向偏移量和Y方向偏移量的组合,将挑选出的所述组合设定为II级疑似点,将该步所述阈值设定为II级点阈值;S2-4:通过迭代方法依次找到III级疑似点、IV级疑似点、V级疑似点、
……
、k级疑似点,得到的k级疑似点在X和Y方向上相互连接后,形成的网格长宽分别为X0/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真林光启
申请(专利权)人: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