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向文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便捷光分路器封装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8864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封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便捷光分路器封装的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气效率较高,且操作简单的具有便捷光分路器封装的装置。一种具有便捷光分路器封装的装置,包括有第一连接框、第一滑套、热熔器、第一弹簧、夹紧机构和排气机构,第一连接框内上壁的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连接有第一滑套,横向同侧的两个第一滑套中部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热熔器,四个第一滑套均与同侧的热熔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滑套上设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部件上设有排气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滑动板将塑封袋夹紧,随后控制滑动板往上移动,使得滑动板将塑封袋内的空气挤压出去,如此,无需人们手动将塑封袋内的气体排出,且操作简单。且操作简单。且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便捷光分路器封装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封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便捷光分路器封装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光通信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光网络系统也随之发展起来,光网络需要将光信号进行耦合、分支和分配,这需要利用光分路器来实现。光分路器在生产加工完毕后,需要对其进行封装,避免光分路器内部进灰,影响后续的使用。
[0003]现有的封装装置包括有第一连接框、第一滑套、热熔器和第一弹簧,需要人们将光分路器放入塑封袋中,随后用热熔器对塑封袋进行封口,封口前需手动将塑封袋内部的空气挤压出去,随后再进行封口,如此操作,较为麻烦,且效率较低。
[0004]因此,需研发一种排气效率较高,且操作简单的具有便捷光分路器封装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气效率较高,且操作简单的具有便捷光分路器封装的装置,以克服现有的装置需人工手动将塑封袋内的气体排出,操作较为麻烦,且效率较低的缺点。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便捷光分路器封装的装置,包括有第一连接框、第一滑套、热熔器、第一弹簧、夹紧机构和排气机构,第一连接框内上壁的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连接有第一滑套,横向同侧的两个第一滑套中部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用于对塑封袋进行封口的热熔器,四个第一滑套均与同侧的热熔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滑套上设有用于对塑封袋进行夹紧的夹紧机构,夹紧机构部件上设有用于将塑封袋内部空气排出的排气机构。
[0007]进一步的,夹紧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杆、按压板和第二弹簧,横向同侧的两个第一滑套下侧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两个第一连接杆内侧均连接有用于对塑封袋进行夹紧的按压板,两个第一连接杆左右两侧均套有第二弹簧,四个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第一滑套和同侧的按压板连接。
[0008]进一步的,排气机构包括有第二连接杆、滑动板和第三弹簧,两个按压板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横向同侧的两个第二连接杆下侧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用于将塑封袋内的空气排出的滑动板,四个第二连接杆上部均与同侧的滑动板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用于带动第二连接杆和滑动板自行移动的带动机构,带动机构包括有第二连接框、第一带动板、把手、第一带动杆、第二带动杆、第二带动板和第四弹簧,第一连接框内上壁左右对称连接有用于导向的第二连接框,两个第二连接框下部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带动板,四个第一带动板内上侧均设有第二带动板,竖向同侧的两个第一带动板顶部之间均连接有用于带动第一带动板移动的把手,四个第二连接杆外侧均连接有用于带动第二连接杆移动的第一带动杆,两个滑动板外侧均连接有两个用于带动
滑动板移动的第二带动杆,四个第一带动板顶部均与同侧的第二连接框内顶部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用于带动热熔器进行移动的下压机构,下压机构包括有第三带动板、第一齿条、固定杆、直齿轮、第三连接杆、第二齿条和第五弹簧,四个第一带动板外下侧均连接有第三带动板,两个热熔器外侧均连接有两个用于带动热熔器移动的第一齿条,第一连接框内上壁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两个固定杆,四个固定杆内侧均转动式连接有直齿轮,四个第一齿条均与同侧的直齿轮啮合,第一连接框内底部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连接有用于导向的第三连接杆,四个第三连接杆下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二齿条,四个第二齿条均与同侧的直齿轮啮合,四个第三连接杆上侧均与同侧的第二齿条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用于对封口完毕的光分路器进行退料的接料机构,接料机构包括有第三连接框、接料板和第六弹簧,两个第二连接框外侧均连接有第三连接框,两个第三连接框上侧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用于支撑光分路器的接料板,接料板顶部左右两侧均与同侧的第三连接框内顶部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用于将塑封袋张开的扩张机构,扩张机构包括有第二滑套、第四带动板和第七弹簧,两个第二连接框外侧上部均连接有第二滑套,两个第二滑套上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用于将塑封袋张开的第四带动板,两个第四带动板外侧均与同侧的第二滑套之间连接有第七弹簧。
[0013]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框顶部通过螺栓固接有四个提手。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滑动板将塑封袋夹紧,随后控制滑动板往上移动,使得滑动板将塑封袋内的空气挤压出去,如此,无需人们手动将塑封袋内的气体排出,且操作简单。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往上拉动把手,使得把手带动第一带动板和第二带动板往上移动,在第一带动板的导向作用下,无需人们手动控制第二连接杆往内侧移动,同时,第二带动板往上移动可带动滑动板往上移动,如此,便无需人们手动控制滑动板往上移动,可降低人们操作的麻烦。
[0016]3、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带动板往上移动,可带动第三带动板和第二齿条往上移动,进而通过直齿轮带动第一齿条往内侧移动,使得第一齿条带动热熔器往内侧移动,进而使得热熔器对塑封袋进行封口,如此,便无需人们手动控制热熔器往内侧移动。
[0017]4、本专利技术在第六弹簧的缓冲作用下,使得接料板随着光分路器的重量缓慢的往下移动,如此,可避免光分路器直接往下掉落,冲击力较大,导致光分路器被损坏。
[0018]5、本专利技术在第七弹簧的复位作用下,使得第四带动板往外侧移动,进而使得第四带动板将塑封袋撑开,如此,在塑封袋封口时,可避免封口处不平整。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夹紧机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夹紧机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排气机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排气机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带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带动机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下压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下压机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接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接料机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扩张机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扩张机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中:1

第一连接框,2

第一滑套,3

热熔器,4

第一弹簧,5

夹紧机构,51

第一连接杆,52

按压板,53

第二弹簧,6

排气机构,61

第二连接杆,62

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便捷光分路器封装的装置,第一连接框(1)、第一滑套(2)、热熔器(3)和第一弹簧(4),第一连接框(1)内上壁的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连接有第一滑套(2),横向同侧的两个第一滑套(2)中部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用于对塑封袋进行封口的热熔器(3),四个第一滑套(2)均与同侧的热熔器(3)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夹紧机构(5)和排气机构(6),第一滑套(2)上设有用于对塑封袋进行夹紧的夹紧机构(5),夹紧机构(5)部件上设有用于将塑封袋内部空气排出的排气机构(6),排气机构(6)包括有第二连接杆(61)和滑动板(62),两个按压板(52)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连接杆(61),横向同侧的两个第二连接杆(61)下侧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用于将塑封袋内的空气排出的滑动板(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便捷光分路器封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紧机构(5)包括有第一连接杆(51)、按压板(52)和第二弹簧(53),横向同侧的两个第一滑套(2)下侧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1),两个第一连接杆(51)内侧均连接有用于对塑封袋进行夹紧的按压板(52),两个第一连接杆(51)左右两侧均套有第二弹簧(53),四个第二弹簧(53)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第一滑套(2)和同侧的按压板(5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便捷光分路器封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气机构(6)还包括有第三弹簧(63),四个第二连接杆(61)上部均与同侧的滑动板(62)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6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便捷光分路器封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带动第二连接杆(61)和滑动板(62)自行移动的带动机构(7),带动机构(7)包括有第二连接框(71)、第一带动板(72)、把手(703)、第一带动杆(73)、第二带动杆(74)、第二带动板(75)和第四弹簧(76),第一连接框(1)内上壁左右对称连接有用于导向的第二连接框(71),两个第二连接框(71)下部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带动板(72),四个第一带动板(72)内上侧均设有第二带动板(75),竖向同侧的两个第一带动板(72)顶部之间均连接有用于带动第一带动板(72)移动的把手(703),四个第二连接杆(61)外侧均连接有用于带动第二连接杆(61)移动的第一带动杆(73),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文
申请(专利权)人:李向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