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尾顺槽电缆跑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7915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尾顺槽电缆跑道装置,解决了井下综采工作面电缆集中且随工作面推移每天需人工摘挂电缆,工作量大,移动困难,影响到了采煤的工作进度的技术问题。它包括π型梁挂钩(1)、槽钢(2)、轴承(3)、钢板框架(4)及其下固定连接的电缆钩(5),所述的两根槽钢(2)背靠背固定连接在一起,其顶部与π型梁挂钩(1)固定连接,构成跑道,所述轴承(3)安装于槽钢(2)的腹侧和其内侧底部,并由钢板框架(4)卡在轴承(3)上方,使钢板框架(4)带动其上的电缆钩(5)实现沿机尾顺槽电缆跑道的自动移动。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维护,使井下综采工作面的电缆移动更加方便省时省力。(*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的固定和移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 井下原煤综釆工作面的机尾电缆的移动和悬挂装置。技术背景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的综釆机的机尾处电缆集中,而且随工 作面推移每天需人工摘挂电缆,工作量大,移动困难,影响到了 采煤的工作进度,纵釆面急需 一种随综釆机自动向前推进的电缆 悬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井下综采工作面电缆集中且随工作面推 移每天需人工摘桂电缆,工作量大,移动困难,影响到了釆煤的 工作进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机尾顺槽电缆跑道装置,包括Ti型梁挂钩1、槽钢2、轴承 3、钢板框架4及其下固定连接的电缆钩5,所述的两根槽钢2 背靠背固定连接在一起,其顶部与TT型梁挂钩1固定连接,构成 跑道,所述轴承3安装于槽钢2的腹侧和其内侧底部,并由钢板 框架4卡在轴承3上方,使钢板框架4带动其上的电缆钩5实现 沿机尾顺槽电缆跑道的自动移动。所述的机尾顺槽电缆跑道装置的两根槽钢2可背靠背焊接 在一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简单,易于维护,使井下 综采工作面的电缆移动更加方便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机尾顺槽电缆跑道装置,包括7i型梁挂钩l、槽钢2、轴承 3、钢板框架4、电缆钩5,槽钢2背靠背2根固定到一起,轴承 3安装于槽钢2腹侧,钢板框架4卡在轴承3上方。Ti型梁挂钩 l焊接在槽钢2顶端。TI型梁挂钩1挂在井下巷道的顶板7I型梁 上,Ti型梁挂钩l焊在槽钢2顶端,而钢板框架由槽钢2—端穿 入轴承,电缆钩5焊接在钢板框架下方,电缆则放在电缆钩5上。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尾顺槽电缆跑道装置,包括π型梁挂钩(1)、槽钢(2)、轴承(3)、钢板框架(4)及其下固定连接的电缆钩(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槽钢(2)背靠背固定连接在一起,其顶部与π型梁挂钩(1)固定连接,构成跑道,所述轴承(3)安装于槽钢(2)的腹侧和其内侧底部,并由钢板框架(4)卡在轴承(3)上方,使钢板框架(4)带动其上的电缆钩(5)实现沿机尾顺槽电缆跑道的自动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尾顺槽电缆跑道装置,包括π型梁挂钩(1)、槽钢(2)、轴承(3)、钢板框架(4)及其下固定连接的电缆钩(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槽钢(2)背靠背固定连接在一起,其顶部与π型梁挂钩(1)固定连接,构成跑道,所述轴承(3)安装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晋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义棠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