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螺[吡咯烷-3,2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7322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螺[吡咯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螺[吡咯烷

3,2
′‑
氧化吲哚]骨架化合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合成螺[吡咯烷

3,2
′‑
氧化吲哚]骨架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螺[吡咯烷

3,2
′‑
氧化吲哚]骨架化合物是一种常见于天然产物化学和药物化学的骨架,而含有这种骨架的化合物广泛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菌等生物活性。
[0003]现有技术中,合成螺[吡咯烷

3,2
′‑
氧化吲哚]骨架化合物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通过不饱和的羟吲哚衍生物作为起始底物,例如靛红、亚甲基羟吲哚或靛红亚胺,与具有亲核位点和亲电位点的反应物通过加成

环化反应构筑螺[吡咯烷

3,2
′‑
氧化吲哚]骨架;(2)由3

取代的羟吲哚与反应物耦合,通过加成

环化过程构筑螺[吡咯烷

3,2
′‑
氧化吲哚]骨架;(3)由C3位具有双亲核位点的羟吲哚与另外两个反应底物或具有两个亲电位点的单一反应物耦合,进而构筑螺[吡咯烷

3,2
′‑
氧化吲哚]骨架。
[0004]但是以上方法分别有相应的不足,如底物制备繁琐、所用的试剂昂贵、催化剂对环境污染且不能回收、反应条件苛刻等。因此,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成本低廉的制备螺[吡咯烷

3,2
′‑
氧化吲哚]骨架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螺[吡咯烷

3,2
′‑
氧化吲哚]骨架化合物的方法,以廉价易得的商品为原料,在碱催化作用下,只需要常温反应即可获得螺[吡咯烷

3,2
′‑
氧化吲哚]骨架化合物,解决了该类骨架化合物在合成过程中路线长、原料贵、环境不友好、成本高等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合成螺[吡咯烷

3,2
′‑
氧化吲哚]骨架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式I化合物为底物,与不饱和醛或其衍生物在碱的催化作用下,合成具有螺[吡咯烷

3,2
′‑
氧化吲哚]结构的化合物,化学反应通式如下所示:
[0008][0009]其中:R1为卤原子、甲基、甲氧基、硝基、4,6

二氟或5,6

二氟;
[0010]R2为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萘基、茚基、呋喃基、嘧啶基、吲哚基、噻唑基或噻吩基;
[0011]R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萘基、茚基、呋喃基、嘧啶基、吲哚基、噻唑基或噻吩基。
[0012]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案中,R3为苯基、或卤素取代的苯基。
[0013]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案中,所述卤素选自溴或氯。
[0014]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案中,所述碱包括三乙胺、DIPEA、碳酸钾、碳酸氢钾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三乙胺。
[0015]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案中,式I化合物与式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8~1.2:0.8~1.2。
[0016]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案中,式I化合物与式II化合物的摩尔比优选为1:
[0017]1.1~1.3;更优选为1:1.2。
[0018]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案中,式I化合物与碱的摩尔比为1:4~6,优选为1:4.5~5.5,更优选为1:4.9~5.1。
[0019]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案中,反应溶剂包括二氯甲烷、乙腈、2

甲基四氢呋喃、1,2

二氯乙烷和甲苯中的至少一种。
[0020]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案中,反应温度为室温。
[0021]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中,将1.0摩尔当量取代3

((2,2,2

三氟乙基)亚氨基)

1H

吲哚
‑2‑
酮与1.2摩尔当量的肉桂醛在三乙胺的催化下进行[3+2]环化反应,反应温度为10~30℃,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反应过程如下:
[0022][0023]本专利技术中,反应底物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0024][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设计科学,构思巧妙,将具有简单结构单元的反应物分子取代3

((2,2,2

三氟乙基)亚氨基)

1H

吲哚
‑2‑
酮与不饱和醛在碱的催化作用下,高效地制备了(3R,3

S,4

R,5

S)
‑1‑
芳基
‑2‑
氧代
‑4′‑
苯基
‑5′‑
(三氟甲基)螺[二氢吲哚

3,2
′‑
吡咯烷]‑3′‑
甲醛衍生物。该方法有效地降低了反应成本,并具有反应条件简单、衍生物普适性好、优异的产率和操作简单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7]附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化合物
Ⅲ‑
1的氢谱图;
[0028]附图2为实施例1制得的化合物
Ⅲ‑
1的碳谱图;
[0029]附图3为实施例1制得的化合物
Ⅲ‑
1的质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联系如下实施例,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制备过程,这些实施例旨在阐述而不是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31]一种合成螺[吡咯烷

3,2
′‑
氧化吲哚]骨架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式I化合物为底物,与不饱和醛或其衍生物在碱的催化作用下,合成具有螺[吡咯烷

3,2
′‑
氧化吲哚]结构的化合物,化学反应通式如下所示:
[0032][0033]其中:R1为卤原子、甲基、甲氧基、硝基、4,6

二氟或5,6

二氟;
[0034]R2为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萘基、茚基、呋喃基、嘧啶基、吲哚基、噻唑基或噻吩基;
[0035]R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萘基、茚基、呋喃基、嘧啶基、吲哚基、噻唑基或噻吩基。
[0036]优选地,R3为苯基、或卤素取代的苯基。
[0037]优选地,所述卤素选自溴或氯。
[0038]优选地,所述碱包括三乙胺、DIPEA、碳酸钾、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螺[吡咯烷

3,2'

氧化吲哚]骨架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式I化合物为底物,与不饱和醛或其衍生物在碱的催化作用下,合成具有螺[吡咯烷

3,2'

氧化吲哚]结构的化合物,化学反应通式如下所示:其中:R1为卤原子、甲基、甲氧基、硝基、4,6

二氟或5,6

二氟;R2为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萘基、茚基、呋喃基、嘧啶基、吲哚基、噻唑基或噻吩基;R3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萘基、茚基、呋喃基、嘧啶基、吲哚基、噻唑基或噻吩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螺[吡咯烷

3,2'

氧化吲哚]骨架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3为苯基、或卤素取代的苯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合成螺[吡咯烷

3,2'

氧化吲哚]骨架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素选自溴或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螺[吡咯烷

3,2'

氧化吲哚]骨架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包括三乙胺、DIPEA、碳酸钾、碳酸氢钾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军邓赟谭永平李美美田婉蓉蒲怡茹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普康唯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