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牵引车的底盘系统及重卡牵引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699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6
本公开公开一种重卡牵引车的底盘系统及重卡牵引车。其中,重卡牵引车的底盘系统包括底盘、底盘部件和导流组件;其中,所述底盘部件设于所述底盘的下部,且凸向地面;所述导流组件设于所述底盘的下部,且位于所述底盘部件的前方,所述导流组件向所述底盘部件的下、后方延伸,所述导流组件被构造为在所述重卡牵引车的行驶过程中,将所述底盘部件的迎风面的气流引导至远离所述底盘部件的方向,以降低所述底盘部件受到的风阻。本公开可在重卡牵引车行驶时,减小行驶前方的来风对底盘系统造成的风阻,降低油耗。降低油耗。降低油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卡牵引车的底盘系统及重卡牵引车
[0001]本公开是专利技术名称为“重卡牵引车的底盘系统及重卡牵引车”、申请日为2019年10月30日,申请号201911040789.2的分案申请。


[0002]本公开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卡牵引车的底盘系统及重卡牵引车。

技术介绍

[0003]货运卡车在行驶过程中,空气阻力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据资料显示,当货运卡车的车速达到80km/h时,其气动阻力占总阻力的50%,对于8吨以上的大型货车,当气动阻力系数降低30%时,可使油耗降低12%~13%。因此,对货运卡车采取减阻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卡牵引车的底盘系统及重卡牵引车,用于缓解重卡牵引车的底盘系统受到的风阻大的问题。
[0005]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卡牵引车的底盘系统,其包括底盘、底盘部件和导流组件;其中,
[0006]所述底盘部件设于所述底盘的下部,且凸向地面;
[0007]所述导流组件设于所述底盘的下部,且位于所述底盘部件的前方,所述导流组件向所述底盘部件的下、后方延伸,所述导流组件被构造为在所述重卡牵引车的行驶过程中,将所述底盘部件的迎风面的气流引导至远离所述底盘部件的方向,以降低所述底盘部件受到的风阻。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盘部件包括前轮;所述导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前轮的前方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
[0009]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三板之间具有夹角;
[0010]所述第一板的前端相对于后端向上倾斜;所述第二板水平设置或其前端相对于后端向上倾斜;所述第三板的前端相对于后端向上倾斜。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的夹角为100
°
~170
°
,和/或,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三板之间的夹角为100
°
~160
°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两个导流件,相邻两个导流件之间形成沿所述重卡牵引车的行驶方向延伸的导流通道。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从所述第二板的下表面向下凸出的高度沿所述重卡牵引车的行驶方向逐渐增大。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的左右两侧还设有向上延伸的翻边。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盘部件包括前车桥,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一导流罩;所述
第一导流罩从所述前车桥的前方将所述前车桥罩设在内;
[0016]所述第一导流罩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板和第五板;所述第四板与所述第五板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四板被构造为将所述前车桥的前方来流引向斜后、下方,所述第五板被构造为继续将所述第四板引导的气流引向所述前车桥的后方。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板与所述第五板之间的夹角为90
°
~150
°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盘部件包括两前轮以及设于所述两前轮之间的第一横向稳定杆,所述第一导流罩设于所述第一横向稳定杆。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盘部件包括后车桥,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二导流罩,所述第二导流罩从所述后车桥的前方将所述后车桥罩设在内,所述第二导流罩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六板和第七板;
[0020]所述第六板与所述第七板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六板被构造为将所述后车桥的前方来流引向斜后、下方,所述第七板被构造为继续将所述第六板引导的气流引向所述后车桥的后方。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七板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七板的下表面为非光滑表面。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七板的下表面设有多个凹槽。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盘部件包括两后轮、设于所述两后轮之间的第二横向稳定杆以及设于所述两后轮前方的变速箱,所述第二导流罩的前端与所述变速箱连接,所述第二导流罩的后端与所述第二横向稳定杆连接。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盘部件包括车轮和设于所述车轮的后方的挡泥板,所述挡泥板的下部设有多个网孔。
[0025]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重卡牵引车,其包括上述的重卡牵引车的底盘系统。
[002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在重卡牵引车的底盘系统底盘下部设置导流组件,可在重卡牵引车行驶时,减小行驶前方的来风对底盘造成的风阻,从而降低重卡牵引车的底盘系统行驶时的风阻,降低油耗。
[0028]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2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0]图1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重卡牵引车的底盘系统的示意图;
[0031]图2为图1所示的重卡牵引车的部分底盘系统的示意图;
[0032]图3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导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图3所示的导流板的主视示意图;
[0034]图5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流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图5所示的第一导流罩的主视示意图;
[0036]图7为图5所示的第一导流罩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0037]图8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导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9为图8所示的第二导流罩的非光滑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0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挡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1为图10所示的挡泥板的下部的结构示意图。
[0041]附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0042]1‑
导流板;11

第一板;12

第二板;121

导流件;122

翻边;13

第三板;
[0043]2‑
第一导流罩;21

第四板;22

第五板;23

安装架;
[0044]3‑
挡泥板;31

下部;311

网眼;
[0045]4‑
第二导流罩;41

第六板;411

第一安装孔;42

第七板;421

凹槽;422

第二安装孔;
[0046]51

第一横向稳定杆;52

前车桥;53

变速箱;5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卡牵引车的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底盘部件和导流组件;其中,所述底盘部件设于所述底盘的下部,且凸向地面;所述导流组件设于所述底盘的下部,且位于所述底盘部件的前方,所述导流组件向所述底盘部件的下、后方延伸,所述导流组件被构造为在所述重卡牵引车的行驶过程中,将所述底盘部件的迎风面的气流引导至远离所述底盘部件的方向,以降低所述底盘部件受到的风阻;所述底盘部件包括前车桥(52),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一导流罩(2);所述第一导流罩(2)从所述前车桥(52)的前方将所述前车桥(52)罩设在内;所述第一导流罩(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板(21)和第五板(22);所述第四板(21)与所述第五板(22)之间具有夹角,且该夹角角度为150
°
,所述第四板(21)被构造为将所述前车桥(52)的前方来流引向斜后、下方,所述第五板(22)被构造为继续将所述第四板(21)引导的气流引向所述前车桥(52)的后方;所述底盘部件包括两前轮以及设于所述两前轮之间的第一横向稳定杆(51),所述第一导流罩(2)设于所述第一横向稳定杆(51)。所述底盘部件包括后车桥,所述导流组件包括第二导流罩(4),所述第二导流罩(4)从所述后车桥的前方将所述后车桥罩设在内,所述第二导流罩(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六板(41)和第七板(42);所述第六板(41)与所述第七板(42)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六板(41)被构造为将所述后车桥的前方来流引向斜后、下方,所述第七板(42)被构造为继续将所述第六板(41)引导的气流引向所述后车桥的后方;所述第六板(41)沿前端在上后端在下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七板(42)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七板(42)的下表面为非光滑表面;所述底盘部件包括两后轮、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欢庄超刘汉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