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553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包括后下护板和后保险杠,所述后下护板上设有横向的第一凸棱,所述第一凸棱将所述后下护板分为前板和后板,所述前板平面沿水平方向,所述后板向后上方倾斜,所述后保险杠下端设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的前端与所述后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扰流板与所述后板的夹角范围为16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在高速行驶状况下,不仅会产生较大的气动阻力还会产生气动升力,较大的气动升力会影响行驶的稳定性。汽车后下护板与后保险杠处于汽车底部的后端位置,后保险杠的下端位置通常设有扰流板,扰流板设置为前端低后端高,扰流板的前端与后下护板的后端固定连接。后下护板和扰流板的结构形状对汽车尾部流场有较大影响,现有技术中后下护板以及扰流板设计不是很合理,汽车尾部气体形成的涡流的影响范围较大,并且气体涡流中心比较靠近汽车后部位置,使得汽车尾部气压较小,车辆前后压差阻力较大,较大的风阻导致汽车续航能力较差,并且,现有技术中,车体上下表面压力差较小,汽车升力较大,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后下护板以及扰流板设计不够合理,汽车尾部气体涡流中心靠近汽车后部位置,使得汽车尾部气压较小,车辆前后压差阻力较大,较大的风阻导致汽车续航能力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包括后下护板(1)和后保险杠(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下护板(1)上设有横向的第一凸棱(11),所述第一凸棱(11)将所述后下护板(1)分为前板(12)和后板(13),所述前板(12)平面沿水平方向,所述后板(13)向后上方倾斜,所述后保险杠(2)下端设有扰流板(21),所述扰流板(21)的前端与所述后板(13)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扰流板(21)与所述后板(13)的夹角范围为166
°‑
175
°
,所述扰流板(21)的后端设有第二凸棱(211),所述第二凸棱(211)用于将汽车底部流经所述扰流板(21)的气流从车体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21)长度范围为80mm

110mm,所述第二凸棱(211)的断面外形为圆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13)与水平面夹角范围为12
°‑
18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13)上设有开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世坤颜伏伍刘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