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车辆的高压电线布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549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安装在发动机室中用作驱动源的发动机、与发动机邻近设置并结合至少一个用作驱动源的电动机的变速器、设置在发动机室中的逆变器、以及至少一根相对于车辆纵向在发动机后方布线并连接逆变器与结合在变速器中的电动机的高压电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混合动力车辆中连接逆变器与结合在变速器中的电动机的高压电线的电线布线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设置有特性不同的两种驱动源即发动机和电动机(电机)的混合动力车辆已被开发出并实际使用。在这种混合动力车辆中,上述两种驱动源的驱动力视条件的不同进行最佳组合,从而在补偿各驱动源的缺点的同时充分利用其优点。因此,可在充分确保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性能的同时大大提高燃料效率和排放性能。日本专利公开No.10-58990公开了这种混合动力车辆的一个例子,在该车辆中,变速器相对于车辆纵向设置在发动机后方,电动机、动力输入-输出装置和电动机依次设置在该变速器中。应注意,除了上述现有技术,日本专利公开No.2000-152470公开了一种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技术。在上述混合动力车辆中,用一高压电线分别连接一电池与一逆变器以及该逆变器与一电动机。该逆变器把该电池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后供应给该电动机。同时,该逆变器把由该电动机生成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而对该电池进行充电。要求该高压电线即使在该混合动力车辆受到撞击时也不发生破损或断开。但是,尽管日本专利公开No.10-58990公开了各装置如电动机和动力输入-输出装置的布置,但未对高压电线及其布线作出说明。因此未考虑到发生上述撞击时对高压电线的影响。因此,根据高压电线布线的形式,不一定能满足电线的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作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混合动力车辆的一种高压电线布线结构,使用这一布线结构,即使该混合动力车辆受到撞击也能抑制高压电线发生破损或断开。下面说明实现上述目的的装置及其操作和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安装在发动机室中用作驱动源的发动机、与该发动邻近设置并结合至少一个用作驱动源的电动机的变速器、设置在该发动机室中的逆变器、以及至少一根相对于车辆纵向在该发动机后方布线并连接该逆变器与结合在该变速器中的该电动机的高压电线。在这种情况下,如该混合动力车辆受到撞击,布置在发动机周围的装置、部件等一般比发动机容易发生变形或移位。因此,比方说,当该混合动力车辆受到来自前方的撞击时,布置在发动机前方的装置、部件等向后变形或移位,从而与发动机的间隙减小。同样,比方说,当混合动力车辆受到侧向撞击时,从发动机朝车辆一侧布置的装置、部件等发生变形或移位,从而与发动机的间隙减小。因此,如把高压电线相对于车辆纵向在发动机前方布线,当混合动力车辆受到来自前方的撞击时,高压电线就会在发动机与布置在高压电线前方的装置、部件等之间受挤压。此外,如把高压电线在从发动机朝车辆一侧布线,当混合动力车辆受到侧向撞击时,高压电线就会在发动机与从高压电线朝车辆一侧布置的装置、部件之间受挤压。因此,高压电线受到的这类挤压会造成电线破损或断开。在这方面,在按照本专利技术上述方面的混合动力车辆中,即使混合动力车辆受到来自前方的撞击(碰撞)发动机也不易变形或移位。因此,高压电线不容易在发动机与布置在高压电线后方的装置、部件等之间受挤压。同样,高压电线不容易在发动机与从高压电线朝车辆一侧布置的装置、部件等之间受挤压。因此,即使车辆受到来自前方或侧方的撞击也能抑制高压电线发生破损或断开。此外,可把高压电线的中部固定在一固定装置上。因此,高压电线的固定到固定装置上的该部分及其周围部分的运动受到约束,从而抑制由该部分振动造成的对其它部件的干涉。此外,该固定装置可由发动机、固定在发动机上的发动机附件、变速器和固定在变速器上的变速器附件中的至少之一构成。按照该混合动力车辆的结构,发动机和变速器一起振动。如发动机附件固定在发动机上或变速器附件固定在变速器上,则这些附件与发动机和变速器一起振动。如这类振动造成高压电线相对电动机运动,则一负荷作用在高压电线与电动机的连接部上。因此该连接部必须坚固以便承受该负荷。因此,连接部的形状或连接结构可能变得复杂。在这方面,如高压电线固定在发动机、发动机附件、变速器和变速器附件中的至少之一上,则高压电线相对电动机的运动受到抑制,从而减小作用在高压电线与电动机的连接部上的负荷。因此,高压电线连接部形状或连接结构可简化。此外,发动机附件可为一用于把空气引入发动机的进气管,并且高压电线可固定在发动机和进气管上。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发动机附件的进气管的温度被认为在发动机、其它发动机附件、变速器和变速器附件的温度中最低。因此,通过把高压电线固定在进气管上,可使发动机、变速器等对高压电线的热影响最小。此外,高压电线可包括一固定到固定装置上从而其运动受到约束的约束部和一没有固定到固定装置上从而其运动不受约束的非约束部。因此,高压电线的约束部因固定在固定部上使其运动受到约束,从而不容易干涉其它部件。同时,发动机和变速器的运动通常与固定在车身上的逆变器的运动不同。因此,要求用于连接逆变器与电动机的高压电线包括一用来吸收逆变器相对于发动机、变速器等等的相对运动的部分。在这方面,在把该非约束部用作上述吸收部的情况下,当发动机和变速器相对逆变器运动时,非约束部按照该运动变形。然后,非约束部的变形吸收上述相对运动。此外,可把高压电线布线成其约束部靠近发动机和变速器侧定位,而其非约束部靠近逆变器侧定位,其中该逆变器固定在车身上。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机按照发动机运行在转动方向、纵向或垂直方向等等上运动。此外,变速器按照其运行而振动。因此,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与本身不振动的逆变器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因此,由于高压电线的靠近逆变器侧定位的非约束部的变形,上述相对运动可被吸收。而且,高压电线的靠近发动机和变速器侧定位的约束部固定在固定装置上。因此,约束部不容易干涉其它部件,并与发动机和变速器(包括电动机)一起振动。因此,可抑制由高压电线相对电动机运动所造成的作用在电动机上的负荷。此外,可在远离发动机的排气管的位置上把高压电线固定在固定装置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高压电线远离排气管定位,因此高压电线不易受到从排气管生成的热量的影响。而且,可把排气管从发动机朝车辆一侧设置。按照这一布置,相对车辆纵向在发动机后方布线的高压电线远离从发动机朝车辆一侧设置的排气管定位。因此,高压电线由于高压电线与排气管之间的这一间隙而不易受到来自排气管的热量的影响。此外,发动机可为一包括一对在车辆纵向上各设置多个气缸的气缸组的V型发动机并且排气管从各气缸组朝车辆的一侧布置。高压电线可在变速器的上方附近布线。因此,由于在变速器上方附近布线的高压电线远离各从V型发动机的气缸组朝车辆的一侧设置的排气管定位,因此高压电线不易受到排气管生成的热量的影响。此外,逆变器和电动机由多根高压电线连接,各高压电线可集成一束固定在固定装置上。此时,由于高压电线被集成一束,因此其刚性与各高压电线分开固定时相比提高。因此,高压电线不容易振动,从而可进一步抑制对其它部件的干涉。而且,一把高压电线固定在固定装置上的固定件可与固定装置成一体设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固定件与固定装置成一体设置,因此与固定件与固定装置分开设置的情况相比部件的数量可减少。此外,可相对车辆纵向把变速器设置在发动机后方,而把逆变器设置在发动机的上方附近,在变速器的顶部连接电动机与高压电线。此外,可进一步设置一设置在发动机上方和逆变器下方并把空气引入发动机的进气管,并且可把高压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10),它包括:安装在发动机室(12)中用作驱动源的发动机(11);与该发动机(11)邻近设置并结合至少一个用作驱动电动机的电动机(MG1,MG2)的变速器(20);设置在该发动机室(12)中的逆变器(24);以及至少一根连接该逆变器(24)和结合在该变速器(20)中的该电动机(MG1,MG2)的高压电线(25,32),其特征在于:该高压电线(25,32)相对车辆的纵向在该发动机(11)后方布线。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4-9 105172/20031.一种混合动力车辆(10),它包括安装在发动机室(12)中用作驱动源的发动机(11);与该发动机(11)邻近设置并结合至少一个用作驱动电动机的电动机(MG1,MG2)的变速器(20);设置在该发动机室(12)中的逆变器(24);以及至少一根连接该逆变器(24)和结合在该变速器(20)中的该电动机(MG1,MG2)的高压电线(25,32),其特征在于该高压电线(25,32)相对车辆的纵向在该发动机(11)后方布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10),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线(25,32)的中部固定在固定装置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所述发动机(11)、固定在所述发动机(11)上的发动机附件、所述变速器(20)以及固定在所述变速器(20)上的变速器附件中的至少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附件为用于将空气引入所述发动机(11)的进气管(1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10),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线(25,32)固定在所述发动机(11)和所述进气管(19)上。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10),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线(25,32)包括固定到所述固定装置上从而其运动受到约束的约束部(37)和没有固定到所述固定装置上从而其运动不受约束的非约束部(38)。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10),其特征在于,把所述高压电线(25,32)布线成其约束部(37)靠近所述发动机(11)和所述变速器(20)侧定位,而其非约束部(38)靠近所述逆变器(24)侧定位,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乡和晃冢岛浩幸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