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道钉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921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道钉及其加工工艺,配方包括:碳、硅、锰、磷、硫和铁水,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0.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道钉及其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螺旋道钉加工
,具体为一种螺旋道钉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螺旋道钉的作用是用来固定铁路轨道,使得铁路轨道更好的压紧在铁路路基上。螺旋道钉是铁路轨道运输中常用的铁路配件,这种铁路配件的产生时间较早,可以说是伴随铁路轨道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进化升级的,随着我国铁路的不断建设,螺旋道钉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螺旋道钉,现有螺栓道钉在生产过程中是通过对金属线材不断的拉拔以及其他生产工艺生产而成,但在多次的拉拔过程中,增加了金属线材表面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率,进而增加了金属线材发生氧化反应,降低了金属线材的质量,从而降低了螺旋道钉的品质,且在生产螺旋道钉的过程中通常需对螺旋道钉进行镀锌处理,但通过镀锌处理后的螺旋道钉的防腐性能低,从而缩短了螺旋道钉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道钉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道钉,配方包括:碳、硅、锰、磷、硫和铁水,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0.15-0.2份的碳、0.15-0.2份的硅、0.4-0.5份的锰、0.01-0.02份的磷、0.015-0.025份的硫和99.055-99.275份的铁水。
[0005]一种螺旋道钉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制备;步骤二,拉拔;步骤三,下料;步骤四,冷镦;步骤五,一次滚螺纹;步骤六,二次滚螺纹;步骤七,除油;步骤八,抛丸;步骤九,防锈处理;步骤十,检验;步骤十一,包装入库;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按照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选取0.15-0.2份的碳、0.15-0.2份的硅、0.4-0.5份的锰、0.01-0.02份的磷、0.015-0.025份的硫和99.055-99.275份的铁水,然后将选取的原料通过熔炼的方式制成所需粗金属线材备用;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制成的金属线材的一端固定,然后利用牵引机对金属线材的另一端进行牵引处理,使金属线材的另一端依次通过不同孔径大小的膜孔进行拉拔处理得到所需直径的成品金属线材,且在每次拉拔处理后均立即把拉拔后的线材放置在融化的石蜡中进行包覆处理随后进行下一次的拉拔处理;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成品金属线材利用剪切机对成品金属线材进行剪切处理得到所需坯料,然后将剪切后的坯料立即放置在融化的蜡液中进行包覆处理;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三中包覆处理后得到坯料利用冷镦机对坯料的一端进行冷镦处理使坯料的中心一端冷镦处分隔凸起得到粗料,然后将粗料立即放置在融化的蜡液中进行包覆处理;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将步骤四中包覆得到的粗料利用滚螺纹机对粗料的一端进行滚螺纹处理;
其中在上述步骤六中,将步骤五中处理后粗料的另一端利用滚螺纹机进行滚螺纹处理得到半成品;其中在上述步骤七中,将步骤六中得到的半成品首先放置在放置在除油液中,随后对其进行加热搅拌5-10min,当搅拌完成后对其进行静置10-15min处理,随后取出除油后的半成品,随后利用10-15MPa的水枪对半成品的表面进行冲洗,随后用80-90℃的干燥箱进行干燥处理使半成品表面无水渍残留即可;其中在上述步骤八中,将步骤七中干燥后得到的半成品放置在履带式抛丸机中进行抛丸处理,随后将抛丸后的半成品利用风枪吹出二氧化碳气体对半成品表面残留的抛丸材料进行清洗,同时降低了半成品表面与氧气的接触量;其中在上述步骤九中,将步骤八中风吹处理后的半成品放置在镀锌液中进行电镀防锈处理,随后进行自然干燥,然后将干燥后的半成品利用喷枪对半成品的表面喷涂封闭剂,随后进行自然干燥即可得到螺旋道钉;其中在上述步骤十中,将步骤九中得到的螺旋道钉放置在质检台上进行检验处理;其中在上述步骤十一中,将步骤十检验合格的螺旋道钉进行包装入库即可。
[000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七中,除油液中恒温温度为50-60℃。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七中,除油液是由氢氧化钠、硫酸钠和水按照重量比为1∶1∶10混合制备而成。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八中,履带式抛丸机中的抛丸材料为陶瓷微粉、核桃砂、树脂砂和钢砂中的多种混合物。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九中,镀锌液是由氯化铵、氯化锌、硼酸、氧化锌、去离子水和光亮剂按照重量比6∶10∶8∶10∶70∶0.6混合制备而成,且光亮剂为苯甲酸钠和烟酸中的其中一种。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九中,封闭剂是由水、磷酸、铝粉、酒石酸、环氧树脂和成膜助剂按照重量比为40∶50∶2∶5∶20∶2混合制备而成,且成膜助剂为十二碳醇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螺旋道钉及其加工工艺,在加工螺旋道钉进行多次拉拔的过程中,利用熔化的石蜡对金属线材进行包覆处理,从而降低了空气中的氧气与拉拔后金属线材的表面接触率,从而降低了金属线材与空气中氧气的发生氧化反应的几率,进而提高了螺旋道钉的品质,同时该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中使用单一的镀锌处理方式对螺旋道钉进行防锈处理,该专利技术对镀锌后的螺旋道钉的表面喷涂封闭剂,使封闭剂包覆在螺旋道钉的表面,提高了螺旋道钉的防锈能力,进而延长了该螺旋道钉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实施例1:一种螺旋道钉,配方包括:碳、硅、锰、磷、硫和铁水,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0.15-0.2份的碳、0.15-0.2份的硅、0.4-0.5份的锰、0.01-0.02份的磷、0.015-0.025份的硫和99.055-99.275份的铁水。
[0015]一种螺旋道钉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制备;步骤二,拉拔;步骤三,下料;步骤四,冷镦;步骤五,一次滚螺纹;步骤六,二次滚螺纹;步骤七,除油;步骤八,抛丸;步骤九,防锈处理;步骤十,检验;步骤十一,包装入库;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按照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选取0.15份的碳、0.15份的硅、0.4份的锰、0.01份的磷、0.015份的硫和99.055份的铁水,然后将选取的原料通过熔炼的方式制成所需粗金属线材备用;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制成的金属线材的一端固定,然后利用牵引机对金属线材的另一端进行牵引处理,使金属线材的另一端依次通过不同孔径大小的膜孔进行拉拔处理得到所需直径的成品金属线材,且在每次拉拔处理后均立即把拉拔后的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道钉,配方包括:碳、硅、锰、磷、硫和铁水,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0.15-0.2份的碳、0.15-0.2份的硅、0.4-0.5份的锰、0.01-0.02份的磷、0.015-0.025份的硫和99.055-99.275份的铁水。2.一种螺旋道钉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制备;步骤二,拉拔;步骤三,下料;步骤四,冷镦;步骤五,一次滚螺纹;步骤六,二次滚螺纹;步骤七,除油;步骤八,抛丸;步骤九,防锈处理;步骤十,检验;步骤十一,包装入库;其特征在于: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按照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选取0.15-0.2份的碳、0.15-0.2份的硅、0.4-0.5份的锰、0.01-0.02份的磷、0.015-0.025份的硫和99.055-99.275份的铁水,然后将选取的原料通过熔炼的方式制成所需粗金属线材备用;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制成的金属线材的一端固定,然后利用牵引机对金属线材的另一端进行牵引处理,使金属线材的另一端依次通过不同孔径大小的膜孔进行拉拔处理得到所需直径的成品金属线材,且在每次拉拔处理后均立即把拉拔后的线材放置在融化的石蜡中进行包覆处理随后进行下一次的拉拔处理;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成品金属线材利用剪切机对成品金属线材进行剪切处理得到所需坯料,然后将剪切后的坯料立即放置在融化的蜡液中进行包覆处理;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三中包覆处理后得到坯料利用冷镦机对坯料的一端进行冷镦处理使坯料的中心一端冷镦处分隔凸起得到粗料,然后将粗料立即放置在融化的蜡液中进行包覆处理;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将步骤四中包覆得到的粗料利用滚螺纹机对粗料的一端进行滚螺纹处理;其中在上述步骤六中,将步骤五中处理后粗料的另一端利用滚螺纹机进行滚螺纹处理得到半成品;其中在上述步骤七中,将步骤六中得到的半成品首先放置在放置在除油液中,随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同贾书往王朋寿王杏忍安俊杰韩更臣李元衡李克吴杰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通用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