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移动式上下车平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8184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移动式上下车平台,属于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辅助安全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下平台、驱动机构和移动轨道;上下平台处于煤矿架空乘人上下车位置,上下平台的下部设有移动轮组处于移动轨道上移动,上下平台的上侧面为防滑踏板,上下平台的一侧设有上下平台的阶梯踏板,防滑踏板的边缘设有护栏;驱动机构包括气动马达、设置在上下平台的移动轮组上的传动装置,气动马达通过传动装置带动移动轮组移动;移动轨道处于煤矿架空乘人上下车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装置的同步传动,使得该上下平台平稳、自动、安全地移动到指定位置,提高猴车人员上下车时的安全性,方便矿山工人乘坐。矿山工人乘坐。矿山工人乘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移动式上下车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移动式上下车平台,属于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辅助安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煤矿架空乘人装置(俗称“猴车”)作为一种高效、节能、安全、快捷的辅助运输设备,其可有效减少人员上下班途中的体力消耗,已广泛应用于煤矿井下。为节约成本,在设计巷道时将猴车安装与轨道运输共巷。此外,为满足煤矿运输货物高度和宽度要求,考虑猴车沿途横梁、托轮对运输大件的影响,设计猴车时会将其横梁安装高度提高,造成矿山作业人员上下猴车不方便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为方便人员上下猴车,在上下车点通常安装上下车平台。传统平台需要人工操作,轨道运输时人工将平台移开轨道,猴车运行时再人工将平台恢复。
[0003]近年来,随着“智慧矿山”、“一提双优”等口号的提出,煤矿行业正在由“人多力量大”向“无人则安”转变,“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进程不断推进,架空乘人装置已实现无人值守,远程控制,吊椅自动分发等功能。因此,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号召,配合架空乘人装置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设计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架空乘人装置用上下车平台,降低人员体力消耗,提高煤矿辅助运输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移动式上下车平台,解决人员上下车问题,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辅助运输作业安全性,达到减人提效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移动式上下车平台,包括上下平台、驱动机构和移动轨道;
[0007]上下平台处于煤矿架空乘人上下车位置,上下平台的下部设有移动轮组处于移动轨道上移动,上下平台的上侧面为防滑踏板,上下平台的一侧设有上下平台的阶梯踏板,防滑踏板的边缘设有护栏;
[0008]驱动机构包括气动马达、设置在上下平台的移动轮组上的传动装置,气动马达通过传动装置带动移动轮组的旋转;
[0009]移动轨道处于煤矿架空乘人上下车位置,与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的移动方向垂直,移动轨道为一对,所述上下平台的移动轮组在移动轨道上移动。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上下平台为两组,分别用于煤矿架空乘人装置上车及下车,每个上下平台对应两平行的移动轨道。
[0011]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轮组包括一对主动轮和一对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设置在上下平台下部的轮架上,主动轮的轮轴上设置传动装置的从动部件,气动马达通过气动马达固定座固定在轮架上,气动马达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部件,从动部件和主动部件间设置传动部件。
[0012]进一步的优选,传动装置为链条传动机构、同步带传动机构或齿轮传动结构中的一种。
[0013]作为优选,两平行的移动轨道之间设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监测上下平台在移动轨道上的位置。
[0014]作为优选,主动轮和从动轮为导向轮,移动轨道为工字钢轨道,导向轮运行在移动轨道上。
[0015]作为优选,轮架与一侧移动轨道间还设有抱轨器,抱轨器由两抱轨压盘和抱轨气缸组成,抱轨压盘处于移动轨道的两侧,抱轨气缸带动抱轨压盘接触并挤压移动轨道实现抱轨停车及固定。
[0016]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气动马达和抱轨气缸的电控装置,电控装置包括PLC控制箱、位置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现场控制按钮箱和矿内环网,在煤矿架空乘人上下车位置前端和后端的下方各安装一件位置传感器,将位置传感器、现场控制按钮箱接入PLC控制箱内,所述PLC控制箱连接控制电缆,控制电缆接入气控箱内,气控箱连接于气动马达和抱轨气缸的控制阀,PLC控制箱通过光纤连接井下矿内环网,矿内环网与地面的远控设备相连。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驱动装置的同步传动,使得该上下平台平稳、自动、安全的移动到指定位置,提高猴车人员上下时的安全性,方便矿山工人乘坐。
[0018]本技术的各个组成部分可进行批量、通用化生产制造,现场安装维护简单,生产成本低。同时,其可有效减少辅助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体力消耗,达到减员提效目的,解决了乘坐人员上下车安全存在的隐患,保证了猴车、轨道运输、人员的安全及煤矿井下正常运输。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0]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0021]图3为图1中的P向图;
[0022]图4为图3中I处放大图。
[0023]图5为电气控制原理框图
[0024]附图标记:1.移动轨道,2.上下平台,3.防滑踏板,4.阶梯踏板,5.护栏,6.移动轮组,7.轮架,8.主动轮,9.从动轮,10.从动部件,11.主动部件,12.传动部件,13.位置传感器, 14.抱轨器,15.抱轨压盘,16.气动马达,17.抱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26]本技术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移动式上下车平台,包括上下平台2、驱动机构和移动轨道1。上下平台用于煤矿架空乘人装置上下人的站立及上下车,驱动机构驱动上下平台移至工作位置或在无人员上下车时移动到非工作位置,方便人员上下车,同时确保轨道运输时为其留出足够大的运行空间。移动轨道用于上下平台的轨道移动。
[0027]下面对各部件结合附图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0028]如图1所示,上下平台2处于煤矿架空乘人上下车位置,上下平台2的下部设有移动
轮组6处于移动轨道1上移动,上下平台2的上侧面为防滑踏板3,上下平台2的一侧设有上下平台的阶梯踏板4,防滑踏板3的边缘设有护栏5。在防滑踏板3上根据猴车钢丝绳运行方向喷涂油漆,颜色为黑色和黄色相间,图案如图2所示。
[0029]上下平台达到工作位置后,上下车人员从阶梯踏板上登上上下平台,并站在防滑踏板上,待煤矿架空乘人的乘人装置移动到上下平台上方后,工作人员乘车离开,达到上车目的,反之为下车。
[0030]如图1中所示,上下平台2为两组,分别用于煤矿架空乘人装置上车及下车,每个上下平台2对应两平行的移动轨道1。移动轨道1处于煤矿架空乘人上下车位置,与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的移动方向垂直,上下平台2的移动轮组6在移动轨道1上移动。处于架空乘人装置正下方的位置为工作位置,当没有工作人员上下时,通过移动轨道将上下平台移动到巷道一侧的非工作位置。
[0031]驱动机构包括气动马达16、设置在上下平台2的移动轮组6上的传动装置,气动马达16通过传动装置带动移动轮组6的旋转。气动马达16通过传动装置带动移动轮组沿移动轨道1移动。
[0032]结合如图1和图3对驱动机构及移动轮组6进行进一步的说明,移动轮组6包括一对主动轮8和一对从动轮9,主动轮8和一对从动轮9设置在上下平台2下部的轮架7上,主动轮8的轮轴上设置传动装置的从动部件10,气动马达16通过气动马达固定座固定在轮架7上,气动马达16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部件11,从动部件10和主动部件11间设置传动部件12。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移动式上下车平台,其特征是,包括上下平台(2)、驱动机构和移动轨道(1);上下平台(2)处于煤矿架空乘人上下车位置,上下平台(2)的下部设有移动轮组(6)处于移动轨道(1)上移动,上下平台(2)的上侧面为防滑踏板(3),上下平台(2)的一侧设有工作人员上下的阶梯踏板(4),防滑踏板(3)的边缘设有护栏(5);驱动机构包括气动马达(16)、设置在上下平台(2)的移动轮组(6)上的传动装置,气动马达(16)通过传动装置带动移动轮组(6)移动;移动轨道(1)处于煤矿架空乘人上下车位置地面上,与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的移动方向垂直,移动轨道(1)为一对,所述上下平台(2)的移动轮组(6)在移动轨道(1)上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移动式上下车平台,其特征是,所述上下平台(2)为两组,分别用于煤矿架空乘人装置上车及下车,每个上下平台(2)对应两平行的移动轨道(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移动式上下车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移动轮组(6)包括一对主动轮(8)和一对从动轮(9),主动轮(8)和从动轮(9)设置在上下平台(2)下部的轮架(7)上,主动轮(8)的轮轴上设置传动装置的从动部件(10),气动马达(16)通过气动马达固定座固定在轮架(7)上,气动马达(16)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部件(11),从动部件(10)和主动部件(11)间设置传动部件(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乾坤管清范刘奇薛建渠陈飞杜兆成童建防王晶申希太罗贤峰
申请(专利权)人:枣庄新远大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