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距保护装置及架空乘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9114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乘距保护装置及架空乘人装置,所述乘距保护装置包括挡摆、拨片、滑轮和拉绳,所述挡摆包括挡摆座和平衡管,所述挡摆座内端为向下凸出的楔形端,挡摆座的外端为挡车端;平衡管内放置有滚珠,挡摆座中部安装于固定在架空乘人装置的滑道的挡摆转轴上;所述拨片通过拨片转轴安装于距离上车点安全乘距处的固定点上,拉绳绕过所述滑轮且两端分别与拉绳连接点与挡车端连接。当前方吊椅滑过时撞击楔形端使其翘起,挡摆保持闭锁挡车状态,后方吊椅无法通过;当前方吊椅运行至拨片位置时,触发拨片转动,拨片拉动拉绳,拉绳将挡摆拉至水平位置,挡摆保持复位位置,后方吊椅方可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使用安全可靠。使用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距保护装置及架空乘人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矿山机电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架空乘人装置乘距保护装置及采用该乘距保护装置的架空乘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架空乘人装置(俗称“猴车”)是煤矿井下人员入井的主要运输设施之一,《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八十三条规定“乘坐间距不应小于牵引钢丝绳5s的运行距离,且不得小于6m。除采用固定抱索器的架空乘人装置外,应当设置乘人间距提示或者保护装置”。
[0003]目前,煤矿井下架空乘人装置结构复杂,需要配套电气控制机构、气动或液压执行机构等,装置体积大、需安装空间大、成本高、维护成本高;或者仅有乘人间距语音提示信号,通过语音信号提示乘坐人员保持安全乘距。但由于煤矿井下架空乘人装置安装地点噪声较大,导致语音提示信号不清晰,乘坐人员听不清或听不到语音提示信号,无法彻底做到保持安全乘距。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满足保持安全乘距要求的乘距保护装置及架空乘人装置。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乘距保护装置,包括挡摆、拨片、滑轮和拉绳,所述挡摆包括挡摆座和平衡管,所述挡摆座内端为向下凸出的楔形端,挡摆座的外端为挡车端;平衡管固定于挡摆座顶端,所述平衡管两端封闭,平衡管内放置有可在平衡管内左右滚动的滚珠;挡摆座中部安装于固定在架空乘人装置的滑道的挡摆转轴上;所述拨片通过拨片转轴安装于距离上车点安全乘距处的固定点上,拨片转轴下方的拨片上设置拉绳连接点,挡摆上方的固定点上安装滑轮,拉绳绕过所述滑轮且两端分别与拉绳连接点与挡车端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平衡管两端分别设置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上安装有调节螺母。
[0007]进一步地,所述拉绳连接点安装有拉簧,所述拉簧连接拉绳一端。
[0008]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架空乘人装置,其包括滑道、吊椅、钢丝绳和以上所述的架空乘人装置乘距保护装置,所述滑道安装于上车点,吊椅的瓦头与钢丝绳滑动连接,滑道上部固定设置挡摆转轴,挡摆座中部安装于所述挡摆转轴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用于安装拨片的固定点设置于距离上车点安全乘距处的猴车托绳轮外缘。
[0010]根据本技术,当前方吊椅滑过时撞击挡摆的楔形端,楔形端翘起、挡车端落下,平衡管内的滚珠滚到挡车端一侧,挡车端比楔形端重,挡摆保持闭锁挡车状态,后方吊椅无法通过;当前方吊椅运行至拨片位置时,触发拨片转动,拨片拉动拉绳,拉绳将挡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管内的滚珠滚到楔形端一侧,挡摆保持复位位置,后方吊椅方可通过。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架空乘人装置乘距保护装置,结构简单,安装
及维护成本低,不受周围噪声影响,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2]此处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3]图1是本技术所述挡摆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所述架空乘人装置乘距保护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图3

a为排队等候阶段,图3

b为前方吊椅通过,后方吊椅无法通过,图3

c为前方吊椅达到安全距离触碰拨片,后方吊椅可以通过。
[0016]图中,1

挡摆,2

拨片,3

滑轮,4

拉绳,5

滑道,6

吊椅,7

拉簧,8

钢丝绳。
[0017]101

挡摆座,102

平衡管,103

楔形端,104

挡车端,105

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以下结合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9]本技术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架空乘人装置乘距保护装置,包括挡摆1、拨片2、滑轮3和拉绳4。如图1所示,所述挡摆1包括挡摆座101和平衡管102,所述挡摆座101内端为向下凸出的楔形端103,挡摆座101的外端为挡车端104;平衡管102固定于挡摆座101顶端,所述平衡管102两端封闭,平衡管102内放置有可在平衡管102内左右滚动的滚珠;挡摆座101中部安装于固定在架空乘人装置的滑道5的挡摆转轴上;所述拨片2通过拨片转轴安装于距离上车点安全乘距处的固定点上,拨片转轴下方的拨片2上设置拉绳连接点,挡摆1上方的固定点上安装滑轮3,拉绳4绕过所述滑轮3且两端分别与拉绳连接点与挡车端104连接。
[0020]以上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摆座101一端为楔形端103,楔形端103的斜面朝向上车点一侧,当吊椅6的瓦头碰撞楔形端时挡摆1绕挡摆转轴转动,吊椅6可以顺利通过挡摆1。
[0021]挡摆座101上有设置一个平衡管102,平衡管102内部开有供所述滚珠滚动的通道。正常情况下滚珠停留在楔形端103,吊椅6通过时触碰楔形端,楔形端103翘起,滚珠滚至挡车端104,挡摆1保持倾斜状态,使后面吊椅6无法通过;当吊椅6驶出安全乘距后,触碰复位拨片2,拨片2拉动拉绳4,滚珠滚回楔形端103,使挡摆1复位。
[0022]拨片2可以绕拨片转轴转动,调整拉绳4长度,确保挡摆挡1的挡车端104落在滑道5上时拨片2处于自然下垂位置。调整好拉绳4长度后将挡摆1复位,使楔形端103落在滑道上。
[0023]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平衡管102两端分别设置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上安装有调节螺母105。通过调节两端的调节螺母105使挡摆1的楔形端101可以自然落在滑道5上且平衡管102处于水平位置,在该位置时,平衡管102内装滚珠时楔形端103需略低点,确保滚珠位于楔形端103一侧。
[0024]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拉绳连接点安装有拉簧7,所述拉簧7连接拉绳4一端。拨片2上安装拉簧7,当拨片转动过位时,拉簧被拉长,有效防止拨片转动过位,将拉绳拉断,导致装置失效,影响正常乘坐。拨片2的拉绳连接点上安装所述拉簧7,拉簧7上固定拉绳
4,拉绳4的另一端通过滑轮3后固定在挡摆1的挡车端104一侧,调整拉绳长度,确保挡摆挡车端落在滑道上时拨片处于自然下垂位置且拉簧轻微受力。
[0025]本技术另一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架空乘人装置,其包括滑道5、吊椅6、钢丝绳8和以上实施方式所述的架空乘人装置乘距保护装置,所述滑道5安装于上车点,吊椅6的瓦头与钢丝绳8滑动连接,滑道5上部固定设置挡摆转轴,挡摆座101中部安装于所述挡摆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距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摆、拨片、滑轮和拉绳,所述挡摆包括挡摆座和平衡管,所述挡摆座内端为向下凸出的楔形端,挡摆座的外端为挡车端;平衡管固定于挡摆座顶端,所述平衡管两端封闭,平衡管内放置有可在平衡管内左右滚动的滚珠;挡摆座中部安装于固定在架空乘人装置的滑道的挡摆转轴上;所述拨片通过拨片转轴安装于距离上车点安全乘距处的固定点上,拨片转轴下方的拨片上设置拉绳连接点,挡摆上方的固定点上安装滑轮,拉绳绕过所述滑轮且两端分别与拉绳连接点与挡车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距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凯连永强桑瑞刚姚富强唐晓强段晋刚黄健健杨润泽郭斌
申请(专利权)人:晋城蓝焰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庄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