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激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716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半导体激光装置,包括一套管、垫圈、透镜、环体和基座,垫圈和透镜置入套管中,基座上设有晶片与光度监测器,以及导脚连接电路板,晶片与监测器通过电源线各与导脚相连,当晶片发出激光时,监测信号从监测器返回控制电路,晶片得到固定的光输出功率,在晶片发出激发的同时,激光经透镜聚焦,可避免形成光圈。(*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激光装置,尤指一种构件数量少、组装方便可靠、低故障率的半体激光装置。目前市面上有一种激光装置,其主要作为激光笔上的光源使用,其结构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A的现有激光装置的分解立体图与图1B的现有激光装置的组合剖视图,如图所示,该类激光装置主要由一锁合帽1、一透镜2、一套筒3、一基座4组成,该锁合帽1内部呈一“凸”形中空形状,可供透镜2卡合于内,透镜2的凸面朝向前方,其末端外部设有螺纹部11,套筒3为一中空管形状,其前端内部设有可与螺蚊部11相配合的螺蚊部31,基座4呈一圆盘状,其朝向套筒3内的面上设有一晶片41与一光度监测器42,基座4上设有数个向外延伸的导脚43,该导脚43供连接控制电路板44所用,前述晶片41与光度监测器42由电源线(图中未示出)各与一导脚连接,基座4上设有晶片41与光度监测器42上设有一保护帽45,保护帽45顶部中心设有一镜片46,保护帽45与基座4经加工互相粘接后组合卡置于套筒3内部,再经前述锁合帽1与套筒3间螺纹部11、31调整透镜2与基座4之间距离后于外部点胶固定,但上述现有结构与组合方式,具有以下弊病1.组件繁多,制造成本高。2.组件多,组装与更换不易。3.透镜2须卡合于锁合帽1内紧密配合,否则易松脱,然而透镜2的结构脆弱,易因施力不当而破裂。4.保护帽45与镜片46的体积细小,加工极为困难。5.保护帽45与基座4间粘接加工困难,次品率高。6.使用者由外部转动锁合帽1,会造成结构松脱。7.锁合帽1中心供透镜2透光的通道呈一等径直通道,激光透过透镜2产生折射而碰触通道壁时,极易产生光圈,使激光效果降低。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激光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半导体激光装置,由一套管、一垫圈、一透镜、一环体、一基座构成,套管为一中空管体,套管前端呈一由管中心向外扩张一适当角度的锥状结构,于该锥状结构背部的套管内部设有一透镜卡合部,依序先将垫圈置入,再将透镜置入透镜卡合部内,于透镜卡合部后的套管内部设有一环体卡合部,供环体紧配合地卡置于内,环体将垫圈、透镜压紧于透镜卡合部内,套管内壁末端设有螺纹部,基座周缘则设有可与之配合的螺纹部,基座上位于套管内部设有一晶片与一光度监测器,该晶片置于一设于基座上并与之垂直的平台上,而光度监测器设置于基座上,晶片与光度监测器互成90度相对设置位置,基座上设有数个向外延伸的导脚连接一控制电路板,前述晶片与光度监测器以电源线各与一导脚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激光装置,其构件包封于同一包装中,不仅组装容易,晶片与线路较易焊接,且保护性好;构件间组合与固定简单且可靠,不会损伤构件;组件精简,不仅更换容易,且可降低制造成本;构件加工容易,不仅省时、省力,且提高成品率;套管前端设有一锥状结构,可避免形成光圈,激光效果好。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A为现有激光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1B为现有激光装置的组合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A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3B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聚光剖面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组合上剖视图;图4B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组合侧剖视图;图5A为本技术的控制电路板的另一实施例图;图5B为使用图4A中圆形电路板的实施例的聚光示意图;图6A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组合上剖视图;图6B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组合侧剖视图。请参阅图2,其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A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如图所示,本技术主要由一套管5、一垫圈6、一透镜7、一环体8、一基座9构成,套管5为一中空管体,其前端呈一由管中心向外扩张一适当角度的锥状结构51,该锥状结构51背部的套管5内设有一透镜卡合部52,依序先将垫圈6置入,再将透镜7置入该透镜卡合部52,于透镜卡合部52后的该套管5内部设有一环体卡合部53,供环体8紧配合地卡置于内,环体8可将垫圈6、透镜7压紧于透镜卡合部52内,垫圈6则有缓冲透镜7所受压力的作用,于套管5内壁末端设有螺纹部54,基座9周缘设有可与之配合的螺纹部91,两螺纹部54、91的配合可调整基座9与透镜7之间距离,而基座9锁合于套管5后,再于两者末端所形成的沟槽98内封胶,不仅起固定作用,与前述垫圈6双向配合,可达到气密效果,另外,于基座9上位于套管5内部设有一晶片93与一光度监测器94,如图所示,晶片93置于一设置于基座9上并与之垂直的平台96上,而光度监测器94设置于基座9上,晶片93与光度监测器94互成90度的相对设置位置,于基座9上设有数个向外延伸的导脚92,导脚92供连接控制电路板(图中未示出,可参考图1A所示的电路板44),前述晶片93与光度监测器94以电源线95各与一导脚92连接,如图3B所示,当晶片93发出激光时,便由光度监测器94监测到讯号并回授至控制电路,使晶片93得到固定的光输出功率,于晶片93发出激光的同时,激光便透过透镜7完成聚焦,由于套管5前端设有锥状结构51,故可避免形成光圈。请参阅图4A所示,其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组合上剖视图,图4B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组合侧剖视图。如图所示,将光度监测器94设置于平台96上,晶片93则设置于光度监测器94上,并不限于前述成90度的相对位置的设置方式。请参阅图5A,其为本技术控制电路另一实施例图,图5B为使用图4A中圆形电路板的实施例聚光示意图。如图5A所示,圆形电路板55上设有数个孔洞551供导脚92穿设与焊接,该圆形电路板55卡合于套管5末端,其与套管5之间以点胶或铆合方式加工固定,由于圆形电路板55与套管5结合为一体,导脚92长度可大为缩短,且可避免导脚92弯折、断裂,或电路板损坏,此圆形电路板55的设置不仅适用于图3A所示实施例(其组合剖视图如图5B所示),同样也适用于图4A所示的实施例。请参阅图6A,其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组合上剖视图,图6B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组合侧剖视图。如图所示,将光度监测器94置于半导体97内,晶片93则置于半导体97的前端,即以半导体97取代前述平台96与电路板,如此设计,既可节省材料、缩小体积,同时可减少导脚个数,仅需留下接通电源的导脚99即可,而晶片93、光度监测器94不仅可设置于同一平面上(如图6A、6B所示),同时也可设置成如图3A所示的互成90度的相对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半导体激光装置,由一套管、一垫圈、一透镜、一环体、一基座构成,套管为一中空管体,其特征在于套管前端呈一由管中心向外扩张一适当角度的锥状结构,于该锥状结构背部的套管内部设有一透镜卡合部,依序先将垫圈置入,再将透镜置入透镜卡合部内,于透镜卡合部后的套管内部设有一环体卡合部,供环体紧配合地卡置于内,环体将垫圈、透镜压紧于透镜卡合部内,套管内壁末端设有螺纹部,基座周缘则设有可与之配合的螺纹部,基座上位于套管内部设有一晶片与一光度监测器,该晶片置于一设于基座上并与之垂直的平台上,而光度监测器设置于基座上,晶片与光度监测器互成90度相对设置位置,基座上设有数个向外延伸的导脚连接一控制电路板,前述晶片与光度监测器以电源线各与一导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导体激光装置,由一套管、一垫圈、一透镜、一环体、一基座构成,套管为一中空管体,其特征在于套管前端呈一由管中心向外扩张一适当角度的锥状结构,于该锥状结构背部的套管内部设有一透镜卡合部,依序先将垫圈置入,再将透镜置入透镜卡合部内,于透镜卡合部后的套管内部设有一环体卡合部,供环体紧配合地卡置于内,环体将垫圈、透镜压紧于透镜卡合部内,套管内壁末端设有螺纹部,基座周缘则设有可与之配合的螺纹部,基座上位于套管内部设有一晶片与一光度监测器,该晶片置于一设于基座上并与之垂直的平台上,而光度监测器设置于基座上,晶片与光度监测器互成90度相对设置位置,基座上设有数个向外延伸的导脚连接一控制电路板,前述晶片与光度监测器以电源线各与一导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肇基
申请(专利权)人:方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