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伺服驱动控制的电机定子绑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6858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36
一种基于伺服驱动控制的电机定子绑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机,主机上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活动铰接安装有前摆杆及后摆杆,所述的主机上还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竖向安装,并驱动与其主轴连接的第一丝杠转动,所述的第一丝杠上螺接有第一丝杠螺母,第一丝杠螺母与前摆杆之间通过第一拉杆铰接,第一伺服电机电机正反转转动时,通过第一丝杠、第一丝杠螺母及第一拉杆驱动前摆杆上下摆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采用伺服电机驱动摆针及钩针的运动,因此其运动节拍及行程可自由控制,以提升本设备的适用型号。以提升本设备的适用型号。以提升本设备的适用型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伺服驱动控制的电机定子绑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装备,具体是一种基于伺服驱动控制的电机定子绑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避免电机定子的线圈组出现松散的情况,现时定子生产厂家都会对绕线后的定子进行绑线工作,具体是指用细线围绕线圈组进行捆绑工作。这些生产厂家多数已经引入机械化设备完成定子绑线工作,在绑线机的设计中,具有送线嘴和绑线钩针,绑线钩针会穿梭在定子铜线圈的上侧和下侧以靠近送线嘴取线然后抽回翻转一定角度,让棉线形成一个圈结,然后退进钩针的倒回部完成绑线过程,为了能让绑线钩针取线,送线嘴需要与绑线钩针同时升/降到定子铜线圈的同一侧:当棉线夸过铜线圈上侧时,送线嘴和绑线钩针同时下降到铜线圈下侧,(送线嘴略低于绑线钩针)送线钩针穿过铜线圈下侧取线,抽回,送线嘴和绑线钩针同时上升;当棉线夸过铜线圈下侧侧时,送线嘴和绑线钩针同时上升到铜线圈上侧,(送线嘴略高于绑线钩针)送线钩针穿过铜线圈上侧取线,抽回,送线嘴和绑线钩针同时下降。为了实现送线嘴和绑线钩针同步升降,现有绑线机的送线绑线机构是使用一个起伏凸轮,通过杠杆摇臂组件联接到绑线钩针的连杆,绑线钩针的连杆与送线嘴的连杆相对固定,因此,在凸轮转动时,通过杠杆摇臂组件传动,送线嘴和钩针可以实现同步升降运动。但是,这种送线绑线机构存在以下问题:为了让棉线能绑紧铜线圈,绑线钩针从铜线圈下侧抽回时,必须使棉线紧贴铜线圈的根部(铜线圈下侧具有若干个等间距排布的根部,根部与定子铁芯相连,铜线圈根部与定子铁芯交接处使用槽纸包裹铜线圈根部),但由于上述结构中的送线嘴和绑线钩针完全同步升降,绑线钩针在铜线圈下侧抽回棉线时,送线嘴和铜线圈根部、定子铁芯的顶部接近同一高度,致使绑线钩针抽回时,棉线会与定子铁芯的顶部产生摩擦,使棉线起毛甚至断掉;绑线钩针与送线嘴上升时,棉线仍贴紧包裹在铜线圈根部的槽纸,上升时棉线容易与槽纸边缘产生摩擦,勾反槽纸;绑线钩针抽回时,棉线将滑进倒回部,但绑线钩针抽回时,钩针倒回部与棉线几乎处在同一水平位置,在绑线机高速运转时,有可能出现棉线跨过绑线钩针倒回部入口,致使漏绑现象,降低了绑线机的整体运行效率,因此,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作噪音及适合多规格型号使用的一种基于伺服驱动控制的电机定子绑线结构。
[0004]本技术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基于伺服驱动控制的电机定子绑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机,主机上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活动铰接安装有前摆杆及后摆杆,所述的主机上还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竖向安装,并驱动与其主轴连接的第一丝杠转动,所述的第一丝杠上螺接有第一丝杠螺母,第一丝杠螺母与前摆杆之间通
过第一拉杆铰接,第一伺服电机电机正反转转动时,通过第一丝杠、第一丝杠螺母及第一拉杆驱动前摆杆上下摆动;
[0005]所述的前摆杆上设置有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内安装有摆针联动杆与摆针导向套连接,第二滑槽内安装有钩针联动杆与钩针导向套连接;
[0006]所述的摆针导向套内固定安装有摆针驱动杆,摆针驱动杆的后端固定在设于后摆杆上的摆针杆固定座上,摆针驱动杆的前端固定安装摆针;
[0007]所述的钩针导向套内滑动式安装有钩针驱动杆,钩针驱动杆后端滑动式安装在后摆杆上的钩针杆固定座上,钩针驱动杆的前端固定安装有钩针;
[0008]所述的钩针驱动杆上还安装有伸缩套,伸缩套与钩针伸缩驱动机构联动,驱动钩针驱动杆前后运动;
[0009]所述的钩针驱动杆上还套装有皮带轮,皮带轮与钩针旋转驱动机构连接,驱动钩针旋转运动。
[0010]所述的钩针伸缩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导向座,导向座与伸缩套之间通过第二拉杆连接。
[0011]所述的主机上还安装有伸缩摆臂与第二伺服电机连接,第二伺服电机驱动伸缩摆臂摆动,伸缩摆臂与导向座之间通过第三拉杆连接。
[0012]述的钩针旋转驱动机构为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三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通过同步皮带与皮带轮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采用伺服电机驱动摆针及钩针的运动,因此其运动节拍及行程可自由控制,以提升本设备的适用型号。
附图说明
[0014]图1、2为本技术结构与主机装配使用效果图。
[0015]图3、4、5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6、7为本技术中第一伺服电机与前摆杆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基于伺服驱动控制的电机定子绑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机1,主机1上设置有固定板2,固定板2上活动铰接安装有前摆杆3及后摆杆41,所述的主机1上还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5,第一伺服电机5竖向安装,并驱动与其主轴连接的第一丝杠51转动,所述的第一丝杠51上螺接有第一丝杠螺母52,第一丝杠螺母52与前摆杆3之间通过第一拉杆53铰接,第一伺服电机5电机正反转转动时,通过第一丝杠51、第一丝杠螺母52及第一拉杆53驱动前摆杆3上下摆动;
[0018]所述的前摆杆3上设置有第一滑槽31及第二滑槽32,第一滑槽31内安装有摆针联动杆6与摆针导向套7连接,第二滑槽32内安装有钩针联动杆4与钩针导向套55连接;
[0019]所述的摆针导向套7内固定安装有摆针驱动杆71,摆针驱动杆71的后端固定在设于后摆杆41上的摆针杆固定座72上,摆针驱动杆71的前端固定安装摆针73;
[0020]所述的钩针导向套55内滑动式安装有钩针驱动杆511,钩针驱动杆511后端滑动式
安装在后摆杆41上的钩针杆固定座521上,钩针驱动杆51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钩针531;
[0021]所述的钩针驱动杆511上还安装有伸缩套54,伸缩套54与钩针伸缩驱动机构联动,驱动钩针驱动杆511前后运动;
[0022]所述的钩针驱动杆511上还套装有皮带轮56,皮带轮与钩针旋转驱动机构连接,驱动钩针531旋转运动。
[0023]所述的钩针伸缩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导向座8,导向座8与伸缩套54之间通过第二拉杆81连接。
[0024]所述的主机1上还安装有伸缩摆臂82与第二伺服电机83连接,第二伺服电机83驱动伸缩摆臂82摆动,伸缩摆臂82与导向座8之间通过第三拉杆84连接。
[0025]所述的钩针旋转驱动机构为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三伺服电机9,第三伺服电机通过同步皮带91与皮带轮连接。
[0026]工作原理:如图6、7所示,在工作时,第一伺服电机通过正反转带动第一丝杠转动,通过第一丝杠螺母与第一丝杠的螺接,将丝杠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丝杠螺母的直线运动,通过第一拉杆53驱动前摆杆3上下摆动,实现了摆针及钩针的工作时的上下摆动。与传统的凸轮驱动结构相比,本案中采用第一伺服电机驱动其运动,通过控制系统的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伺服驱动控制的电机定子绑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机(1),主机(1)上设置有固定板(2),固定板(2)上活动铰接安装有前摆杆(3)及后摆杆(41),所述的主机(1)上还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5),第一伺服电机(5)竖向安装,并驱动与其主轴连接的第一丝杠(51)转动,所述的第一丝杠(51)上螺接有第一丝杠螺母(52),第一丝杠螺母(52)与前摆杆(3)之间通过第一拉杆(53)铰接,第一伺服电机(5)电机正反转转动时,通过第一丝杠(51)、第一丝杠螺母(52)及第一拉杆(53)驱动前摆杆(3)上下摆动;所述的前摆杆(3)上设置有第一滑槽(31)及第二滑槽(32),第一滑槽(31)内安装有摆针联动杆(6)与摆针导向套(7)连接,第二滑槽(32)内安装有钩针联动杆(4)与钩针导向套(55)连接;所述的摆针导向套(7)内固定安装有摆针驱动杆(71),摆针驱动杆(71)的后端固定在设于后摆杆(41)上的摆针杆固定座(72)上,摆针驱动杆(71)的前端固定安装摆针(73);所述的钩针导向套(55)内滑动式安装有钩针驱动杆(511),钩针驱动杆(511)后端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嘉正罗世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华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