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向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400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向臂结构,包括呈“Z”字形连接的第一横向臂、竖向臂和第二横向臂,所述第一横向臂的一端向上设置有卷耳,还包括套装在所述第一横向臂与所述卷耳上的保护套以及贴合在所述第一横向臂与所述第二横向臂底部的托板,所述保护套和所述托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横向臂上,所述托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横向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保护套与托板配合,大大提高了导向臂的整体结构强度,整体强度高、稳定性好。稳定性好。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向臂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导向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空气悬架系统中,汽车空气悬架的空气弹簧在使用过程中只承受垂直载荷,因此在空气悬架中必须使用导向机构来传递纵向力和侧向力。空气弹簧导向臂就是汽车空气悬架系统中的一种导向机构,它在车轮和车架之间起着连接的作用,除了承受小量的自身车厢及载荷的重量外,还要承受因为路面不平所引起的冲击载荷和扭转载荷。
[0003]现有的导向臂,例如公开号为CN20414980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板簧导向臂,在平直型板簧一端向上设有卷耳,在平直型板簧的另一端向下设有“Z”字板簧,在“Z”字板簧的底边向侧面折弯有侧边;侧边在“Z”字板簧底边的两边分别设置,与“Z”字板簧的底边呈30

50
°
的夹角,且侧边上气囊安装中心位置距支撑臂中心的距离不大于120mm;支撑臂和平直型板簧与“Z”字板簧的底边成垂直角度。这种导向臂采取偏心方式连接空气弹簧,一旦空气弹簧承受因路面不平所引起的冲击载荷和扭转载荷时,容易导致空气弹簧因受力不均匀发生倾斜,使得空气弹簧使用寿命降低,甚至失效或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向臂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结构强度,整体强度高、稳定性好。
[0005]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导向臂结构,包括呈“Z”字形连接的第一横向臂、竖向臂和第二横向臂,所述第一横向臂的一端向上设置有卷耳,还包括套装在所述第一横向臂与所述卷耳上的保护套以及贴合在所述第一横向臂与所述第二横向臂底部的托板,所述保护套和所述托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横向臂上,所述托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横向臂上。
[0006]作为优选,所述托板的端部设置有包裹部,所述包裹部由所述托板的端部向上弯曲并包裹在所述第二横向臂的端部。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横向臂的端部设置有向上凸起并与所述包裹部相匹配的凸起部。
[0008]作为优选,所述托板的与所述螺栓相连的一端设置有叠合在所述保护套下方的叠合部以及与所述保护套端部相抵的抵靠部。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横向臂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横向臂的上端面平行,且所述第二横向臂的厚度由所述第一横向臂到所述第二横向臂方向逐渐减小。
[0010]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套的一端设置有开口部,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开口部相对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与所述卷耳的外表面相互贴合,所述开口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横向臂上。
[0011]作为优选,所述托板的上下两面分别与所述第二横向臂的上下两个端面之间形成
空腔。
[0012]作为优选,所述竖向臂的厚度由上往下逐渐减小,且所述竖向臂的朝向所述第二横向臂的一侧为竖直侧端面,所述竖向臂的朝向所述第一横向臂的一侧为倾斜侧端面。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保护套与托板配合,大大提高了导向臂的整体结构强度,整体强度高、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中:1

第一横向臂,2

竖向臂,3

第二横向臂,4

卷耳,5

凸起部,6

保护套,601

开口部,602

贴合部,7

托板,701

叠合部,702

抵靠部,703

包裹部,8

螺栓,9

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0]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导向臂结构,包括呈“Z”字形连接的第一横向臂1、竖向臂2和第二横向臂3,第一横向臂1的一端向上设置有卷耳4。还包括套装在第一横向臂1与卷耳4上的保护套6以及贴合在第一横向臂1与第二横向臂3底部的托板7,保护套6和所述托板7的一端通过螺栓8固定在所述第一横向臂1上,托板7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横向臂3上。
[0021]第二横向臂3的上端面与第一横向臂1的上端面平行,且第二横向臂3的厚度由所述第一横向臂1到所述第二横向臂3方向逐渐减小。
[0022]竖向臂2的厚度由上往下逐渐减小,且竖向臂2的朝向所述第二横向臂3的一侧为竖直侧端面,竖向臂2的朝向第一横向臂1的一侧为倾斜侧端面。其中竖向臂2的上下两端与第一横向臂1和第二横向臂3相连的部位均采用圆弧过渡连接。
[0023]保护套6的一端设置有开口部601,另一端设置有与开口部601相对的贴合部602,贴合部602与卷耳4的外表面相互贴合,开口部601通过螺栓8固定在所述第一横向臂1上。
[0024]托板7的与螺栓8相连的一端设置有叠合在保护套6下方的叠合部701以及与保护套6端部相抵的抵靠部702。叠合部701设置有用于穿设螺栓8的通孔,抵靠部702为由托板7本体与叠合部701上下存在高度差而形成的台阶。
[0025]托板7的上下两面分别与第二横向臂3的上下两个端面之间形成空腔9。
[0026]托板7的朝向第二横向臂3的一端设置有包裹部703,包裹部703由托板7的端部向上弯曲并包裹在第二横向臂3的端部。第二横向臂3的端部设置有向上凸起并与包裹部703相匹配的凸起部5,包裹部703覆盖在凸起部5表面,从而使得托板7与第二横向臂3固定,在第二横向臂3下方起到支撑作用。
[0027]作为进一步优选,托板7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的筋条,筋条沿托板7的长度方向延
伸,从而提高托板7的抗弯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向臂结构,包括呈“Z”字形连接的第一横向臂(1)、竖向臂(2)和第二横向臂(3),所述第一横向臂(1)的一端向上设置有卷耳(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装在所述第一横向臂(1)与所述卷耳(4)上的保护套(6)以及贴合在所述第一横向臂(1)与所述第二横向臂(3)底部的托板(7),所述保护套(6)和所述托板(7)的一端通过螺栓(8)固定在所述第一横向臂(1)上,所述托板(7)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横向臂(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向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7)的端部设置有包裹部(703),所述包裹部(703)由所述托板(7)的端部向上弯曲并包裹在所述第二横向臂(3)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向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臂(3)的端部设置有向上凸起并与所述包裹部(703)相匹配的凸起部(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向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7)的与所述螺栓(8)相连的一端设置有叠合在所述保护套(6)下方的叠合部(701)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清吴坚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伏牛钢板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