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排轮对旋气动效应的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053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排轮对旋气动效应的飞行器,包括翼板、转动组件和起落架;翼板连接在转动组件的正上方位置;翼板的上投影面积大于转动组件的面积;翼板的外侧面中间位置具有第一凸起端面;转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转动组件分别连接在翼板内侧面的左右两侧,两个转动组件均向相同的内侧面a方向转动,两个转动组件之间具有间隙;转动组件包括驱动器、螺旋桨和转动轮;螺旋桨、转动轮均与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起落架连接两个转动组件的两个转动轮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动叶片带动气流旋转,向上的气流冲击翼板内侧,提供升力,结构设计合理,设计新颖,耗费能量低,制造成本低,具有推广的应用前景。有推广的应用前景。有推广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排轮对旋气动效应的飞行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排轮对旋气动效应的飞行器。

技术介绍

[0002]飞行器是一种由人类制造、能飞离地面、在空间飞行并由人来控制的,在大气层内或大气层外空间飞行的器械飞行物。无人机作为飞行器的一种,用途广泛,成本低,效率高,无人员伤亡风险,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在现代战争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民用领域更有广阔的前景。
[0003]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在民用方面,无人机与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
[0004]但是,现有的无人机,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启动时,所产生的噪音比较大,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侦查、探测;并且无人机启动时,需要耗费较大的能量,使用成本高;尤其是无人机应用于一次性使用的领域时,耗费了大量的无人机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双排轮对旋气动效应的飞行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人机的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启动时,产生的噪音大,影响周围环境,不利于侦查、探测,需要耗费较大的能量,导致使用成本高;尤其是应用于一次性使用的领域,耗费了大量的无人机使用成本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双排轮对旋气动效应的飞行器,包括翼板、转动组件和起落架;
[0008]翼板连接在转动组件的正上方位置;翼板的上投影面积大于转动组件的面积;翼板的外侧面中间位置具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凸起端面;
[0009]转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转动组件分别连接在翼板内侧面的左右两侧,两个转动组件均向相同的内侧面a方向转动,两个转动组件之间具有间隙;
[0010]转动组件包括驱动器、螺旋桨和转动轮;螺旋桨、转动轮均与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0011]起落架连接两个转动组件的两个转动轮底部。
[0012]进一步的,翼板的外侧面两端均具有向下弯曲的弧面结构,弧面结构的厚度自上端至下端逐渐变薄。
[0013]进一步的,翼板的内侧面中间位置具有向下凸起的第二凸起端面。
[0014]进一步的,转动轮的外表面沿着转动轮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叶片。
[0015]进一步的,叶片具有气动曲线,前后端有扭转角,能够提供向后的气流动力。
[0016]进一步的,转动轮的内侧面通过第一连杆连接第二凸起端面的侧面;
[0017]转动轮的上侧面通过第二连杆连接弧面结构的内侧。
[0018]进一步的,翼板、转动组件均采用轻质化材料制作。
[00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排轮对旋气动效应的飞行器具有以下优势:
[0020]本专利技术在翼板外侧面的中间位置形成向上凸起的第一凸起端面,减小上升阻力;在翼板内侧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一个转动组件,利用两个转动组件向内侧转动,在两个转动组件之间的间隙形成向上的高压气流,从而推动翼板的内侧面,使翼板向上运动飞起,同时对旋的转动组件平衡了内部力矩;转动组件采用驱动器、螺旋桨、转动轮、叶片相结合的结构,通过驱动器的启动,带动螺旋桨、转动轮旋转,利用两个螺旋桨、两个转动轮的旋转,在两个转动轮之间的间隙产生向上的高压气流,气流推动翼板向上运动;两个转动组件外侧带动气流向下,产生对飞行器向上的气动力;同时,飞行器下方气流对冲区形成高压区,对飞行器提供向上的升力。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设计合理;利用两个转动轮向上旋转提供升力,旋转速度越快,升力越大,通过调节左右转动组件的不同速度,调节第二凸起面左右方向的气动力,提供左右方向的侧向力。
[0021]本专利技术的转动叶片具有气动流线型设计,可以增大气动力,转动叶片前后端有旋转角度,在旋转的同时可以提供向后的气动力;同时可选的,驱动器同时带动螺旋桨旋转,提供向后的气动力。在飞行器垂直下降的过程中,由于迎风面的马格努斯气动效应,飞行器下方高压区压差急剧增大,飞行器的升力上升,这时,转动组件的旋转速度比较小时,就可以实现对飞行器的稳定操控。本专利技术无其他启动设备,启动时,所产生的噪音大大减小,有利于侦查、探测;并且本申请只是利用两个转动轮向上旋转所产生的气流推动翼板,耗费的能量低;起落架连接两个转动轮的底部,整个飞行器的制造成本低,能源利用率高,也不会产生很多的费用;本飞行器设计可以实现慢速垂向多次起降,利用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双排轮对旋气动效应的飞行器前侧面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双排轮对旋气动效应的飞行器后侧面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双排轮对旋气动效应的飞行器的前视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双排轮对旋气动效应的飞行器的后视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双排轮对旋气动效应的飞行器的主视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00

翼板;
ꢀꢀꢀꢀꢀꢀꢀꢀꢀꢀꢀꢀꢀꢀꢀꢀ
200

转动组件;
ꢀꢀꢀꢀꢀꢀꢀ
300

起落架;
[0030]101

第一凸起端面;
ꢀꢀꢀꢀꢀꢀꢀꢀ
102

弧面结构;
ꢀꢀꢀꢀꢀꢀꢀ
103

第二凸起端面;
[0031]201

驱动器;
ꢀꢀꢀꢀꢀꢀꢀꢀꢀꢀꢀꢀꢀꢀ
202

螺旋桨;
ꢀꢀꢀꢀꢀꢀꢀꢀꢀ
203

转动轮;
[0032]204

叶片;
ꢀꢀꢀꢀꢀꢀꢀꢀꢀꢀꢀꢀꢀꢀꢀꢀ
205

第一连杆;
ꢀꢀꢀꢀꢀꢀꢀ
206

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排轮对旋气动效应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翼板(100)、转动组件(200)和起落架(300);所述翼板(100)连接在所述转动组件(200)的正上方位置;所述翼板(100)的上投影面积大于所述转动组件(200)的面积;所述翼板(100)的外侧面中间位置具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凸起端面(101);所述转动组件(2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动组件(200)分别连接在所述翼板(100)内侧面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转动组件(200)均向相同的内侧面a方向转动,两个所述转动组件(200)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转动组件(200)包括驱动器(201)、螺旋桨(202)和转动轮(203);所述螺旋桨(202)、转动轮(203)均与所述驱动器(20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起落架(300)连接两个转动组件(200)的两个转动轮(203)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轮对旋气动效应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100)的外侧面两端均具有向下弯曲的弧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宇张毅季宝锋唐占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爱思达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