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面玻璃丝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30537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曲面玻璃丝印方法,包括以下印刷步骤:a、涂墨:印刷机将油墨均匀涂覆在移印板上;b、转印:将带有油墨图案的移印板转印在非刚性的承载板上;c、整形:将带有油墨图案非刚性的承载板进行整形形变,达到与曲面玻璃相同的曲面形状;d、印制;将曲面玻璃放置在仿形治具上,形成曲面形状后的承载板通过辊印将油墨图案印制在曲面玻璃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丝印方法将柔性的承载板作为转印,通过柔性转印的方式进行印刷,能使印刷设备在非平面产品上能够完成精密印刷,解决了传统丝网印刷无法实现对曲面产品进行印刷的缺陷,具有印刷效率高、实用性强优点。实用性强优点。实用性强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曲面玻璃丝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
,具体涉及一种曲面玻璃丝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3D曲面玻璃的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智能手表、汽车等领域中,玻璃在加工的过程中会通过印刷设备对玻璃印刷图案,目前常用的印刷方法包括网版印刷、普通移印、喷涂印刷、光刻等多种方式。
[0003]在市场上目前应用的各类印刷设备中,其印刷方式皆为整个玻璃产品需要在平面工作状态时才能印刷产品,而对于曲面玻璃,由于曲面玻璃产品不是平行于某一面,现有的印刷方式不能适应曲面玻璃的印刷,印刷效率低、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面玻璃丝印方法,解决印刷方式不能适应曲面玻璃的印刷,印刷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曲面玻璃丝印方法,包括以下印刷步骤:
[0006]a、涂墨:印刷机将油墨均匀涂覆在移印板上;
[0007]b、转印:将带有油墨图案的移印板转印在非刚性的承载板上;
[0008]c、整形:将带有油墨图案非刚性的承载板进行整形形变,达到与曲面玻璃相同的曲面形状;
[0009]d、印制;将曲面玻璃放置在仿形治具上,形成曲面形状后的承载板通过辊印将油墨图案印制在曲面玻璃上。
[0010]优选地,还包括干燥步骤,将印制有油墨图案的曲面玻璃进行脱水干燥。
[0011]优选地,还包括清洗子步骤:将带有油墨的承载板通过清洗纸进行连续擦拭。r/>[0012]优选地,所述印刷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下方设有用于放置曲面玻璃的仿形治具、以及用于转印油墨图案的承载平台,所述升降架上设有辊印机构,所述承载平台将油墨图案转印至辊印机构上,辊印机构通过柔性形变贴合在仿形治具的曲面玻璃上,并将油墨图案印制在曲面玻璃上。
[0013]优选地,所述辊印机构包括设置在升降架上的一对立板,每块所述立板内侧底部均设有下模具,两块下模具的上方设有一块非刚性的承载板,位于每块下模具的正上方均设有上模具,所述立板上设有驱动上模具升降的第一驱动组件,两块所述立板之间设有辊压组件。
[0014]优选地,所述辊压组件包括框板,所述立板固定连接在框板的两侧下表面上,所述框板两侧的上表面均设有第一滑轨,两根第一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框板上设有驱动固定板在第一轨道上滑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有第一气缸,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设有呈倒U形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两臂之间转动连接有压辊,所述第一气
缸的伸缩端与连接架相连。
[0015]优选地,所述连接架与第一气缸的伸缩端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的穿设有一对T形导杆,所述T形导杆的端部连接在连接架上,所述连接板与连接架之间的T形导杆上设有弹簧。
[0016]优选地,所述升降架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一对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滑动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第一安装板在第二轨道上滑动的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方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四个脚部连接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的底端贯穿第一安装板与框板相连,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驱动第二安装板进行升降的第四驱动组件。
[0017]优选地,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一对第三轨道,所述仿形治具、承载平台均滑动连接在第三轨道上,所述底座上设有分别驱动仿形治具和承载平台在第三轨道上独立滑动的第五驱动组件。
[0018]优选地,所述承载平台包括承载座,所述承载座滑动连接在第三轨道上,所述承载座的顶部设有移印板,所述承载座的两侧设有第四轨道,所述承载座上插设有呈倒U形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两端滑动连接在第四轨道上,位于移印板上方的安装框上设有用于将油墨涂覆在移印板上的油盅;所述承载座上设有驱动安装框在第四轨道上滑动的第六驱动组件。
[0019]优选地,还包括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清理箱,所述清理箱内设有一对收卷辊,所述清理箱的两侧设有导向辊,其中一个收卷辊上缠绕有清洁带,清洁带的一端从清理箱的一侧穿出并绕在导向辊上,再从绕过清理箱的顶壁,最后从清理箱的另一侧穿入并缠绕在另一个收卷辊上。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
[0021]1、本专利技术的丝印方法将非刚性的承载板作为转印,使印刷设备能在非平面产品上能够完成精密印刷,解决了传统印刷无法实现对曲面产品进行印刷的缺陷,具有印刷效率高、实用性强优点。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印刷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印刷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图2所示结构中A部放大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辊印机构正视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辊印机构立体图;
[0027]图6是图5所示结构中B

B向视图;
[0028]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辊印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辊压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0]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仿形治具和承载平台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是图9所示结构中C部放大图;
[0032]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丝印方法流程图;
[0033]图例说明:
[0034]1、辊印机构;11、升降架;12、箱体;13、横梁;14、立柱;101、第二轨道;102、第一安装板;103、第一伺服电机;104、第一丝杆;105、第一螺母;106、第二安装板;107、承载杆;108、滑动架;109、第二伺服电机;110、第二丝杆;111、立板;112、下模具;113、承载板;114、上模具;115、第二气缸;116、框板;117、第一导向杆;118、第一滑轨;119、固定板;120、第一气缸;121、连接架;122、第三伺服电机;123、第三丝杆;124、第三螺母;125、连接板;126、第二导向杆;127、T形导杆;128、弹簧;129、压辊;
[0035]2、仿形治具;
[0036]3、承载平台;301、承载座;302、底座;303、第三轨道;304、移印板;305、第四轨道;306、安装框;307、油盅;
[0037]4、清理机构;401、清理箱;402、收卷辊;403、导向辊;404、清洁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9]如图11所示,一种曲面玻璃丝印方法,包括以下印刷步骤:
[0040]a、涂墨:印刷机将油墨均匀涂覆在移印板304上,移印板304上印制有对应的图案,在本实施例中移印板可以是转印钢板,也可以是丝印网板;
[0041]b、转印:将带有油墨图案的移印板304转印在非刚性的承载板113上,也就是说承载板113具有一定的柔性,正常状态下处于水平状态;在转印过程中,承载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面玻璃丝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印刷步骤:a、涂墨:印刷机将油墨均匀涂覆在移印板(304)上;b、转印:将带有油墨图案的移印板(304)转印在非刚性的承载板(113)上;c、整形:将带有油墨图案非刚性的承载板(113)进行整形形变,达到与曲面玻璃相同的曲面形状;d、印制:将曲面玻璃放置在仿形治具(2)上,形成曲面形状后的承载板(113)通过辊印将油墨图案印制在曲面玻璃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面玻璃丝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燥步骤,将印制有油墨图案的曲面玻璃进行脱水干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面玻璃丝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洗子步骤:将带有油墨的承载板(113)通过清洗纸进行连续擦拭。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曲面玻璃丝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升降架(11),所述升降架(11)的下方设有用于放置曲面玻璃的仿形治具(2)、以及用于转印油墨图案的承载平台(3),所述升降架(11)上设有辊印机构(1),所述承载平台(3)将油墨图案转印至辊印机构(1)的柔性部上,辊印机构(1)使柔性部产生柔性形变贴合在仿形治具(2)的曲面玻璃上,再将柔性部上油墨图案印制在曲面玻璃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曲面玻璃丝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印机构(1)包括设置在升降架(11)上的一对立板(111),每块所述立板(111)内侧底部均设有下模具(112),两块下模具(112)的上方设有一块非刚性的承载板(113),位于每块下模具(112)的正上方均设有上模具(114),所述立板(111)上设有驱动上模具(114)升降的第一驱动组件,两块所述立板(111)之间设有辊压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曲面玻璃丝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组件包括框板(116),所述立板(111)固定连接在框板(116)的两侧下表面上,所述框板(116)两侧的上表面均设有第一滑轨(118),两根第一滑轨(118)之间滑动连接有固定板(119),所述框板(116)上设有驱动固定板(119)在第一轨道上滑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固定板(119)的中部设有第一气缸(120),所述固定板(119)的下方设有呈倒U形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董保权李化云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轩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