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结构功能一体化起落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847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阻力较小且质量较轻的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结构功能一体化起落架。该起落架,包括旋翼臂、第一支腿、第二支腿,所述旋翼臂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电气连接件,所述旋翼臂上设置有用于将旋翼臂固定在机翼下表面的金属连接件,该起落架主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可以大大减小起落架的空气阻力,经过试验验证,其空气阻力相比于现有的起落架减少了40%,另外,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旋翼臂、第一支腿、第二支腿其重量大大减轻,同时还保证了足够的支撑强度,经过实际验证,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起落架的固定翼无人机其续航能力大幅增加。适合在无人机技术领域推广应用。适合在无人机技术领域推广应用。适合在无人机技术领域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结构功能一体化起落架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结构功能一体化起落架。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由于其可以通过远程遥控的方式来完成航拍监测、高空侦察、电力巡线、物流运输等工作。无人机在这些行业以其工作效率高,成本较低,驾驶人员工作环境安全性高等优势成为近年来发展即为迅速的一种技术。
[0003]无人机分为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和复合翼无人机,其中固定翼无人机的起落架包括旋翼臂、第一支腿、第二支腿,所述第一支腿的上端、第二支腿的上端分别固定在旋翼臂的下表面且关于旋翼臂的中心左右对称,现有的多旋翼无人机的起落架大都只考虑了支撑强度方面,对于起落架的空气阻力以及自身重量几乎没有涉及,而起落架的空气阻力和自重在多旋翼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对于多旋翼无人机的续航能力有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阻力较小且质量较轻的用于垂直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结构功能一体化起落架,包括旋翼臂(1)、第一支腿(2)、第二支腿(3),所述第一支腿(2)的上端、第二支腿(3)的上端分别固定在旋翼臂(1)的下表面且关于旋翼臂(1)的中心左右对称,所述旋翼臂(1)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电气连接件(4),所述旋翼臂(1)上设置有用于将旋翼臂(1)固定在无人机机翼下表面的金属连接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臂(1)的左端、右端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均为长轴等于157.6mm、短轴等于101.6mm的椭圆弧形,所述旋翼臂(1)的左端、右端在竖直平面内的投影均为长轴等于95.8mm,短轴等于20.4mm的椭圆弧形,所述旋翼臂(1)表面光滑过渡无缝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一支腿(2)的上端、第二支腿(3)的上端分别与旋翼臂(1)的下表面圆弧过渡无缝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一支腿(2)的横截面、第二支腿(3)的横截面均为长轴等于21.5mm、短轴等于6mm的椭圆,所述旋翼臂(1)、第一支腿(2)、第二支腿(3)均为中空结构,所述旋翼臂(1)的左端中空腔体内设置有第一电机安装底座(6),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底座(6)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向上伸出旋翼臂(1)外侧,所述旋翼臂(1)的右端中空腔体内设置有第二电机安装底座(8),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底座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9),所述第二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向上伸出旋翼臂(1)外侧,所述旋翼臂(1)内靠近左端的中空腔体内设置有第一电调安装座(10),所述第一电调安装座(10)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电调(11),所述第一电调(11)的一端与电气连接件(4)电相连,所述第一电调(11)的另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7)电连接,所述旋翼臂(1)内靠近右端的中空腔体内设置有第二电调安装座(12),所述第二电调安装座(12)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电调(13),所述第二电调(13)的一端与电气连接件(4)电相连,所述第二电调(13)的另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9)电连接,所述旋翼臂(1)、第一支腿(2)、第二支腿(3)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由八层碳纤维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柽边昊亢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翊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