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的倾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8952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19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无人机实现微型化的用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的倾转机构。该倾转机构包括中心安装座、倾斜盘、支撑立柱、安装板、动力底座,倾斜盘内设置有调节球头,调节球头的下端与支撑立柱的上端连接,倾斜盘上设置有三个连接块,一个连接块上设置有限位杆,其余的两个连接块上均通过球头连接结构设置有拉杆,还设置有两个伺服舵机,每个伺服舵机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驱动臂,驱动臂的一端通过球头连接结构与对应的拉杆的下端相连,该倾转机构的结构简单可靠,省去了复杂的变距机构,能够使得无人机总体布局更为紧凑,实现微型化尺寸,而且可靠性更高,重量更轻,适合在无人机技术领域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的倾转机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和任务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共轴双桨无人机由于具有稳定性和精确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拍、物流配送、地质勘测、救援等领域。共轴双桨直升机拥有两个共用一个转轴的主旋翼,通过两个主旋翼的反向旋转,互相抵消反扭力矩,但是仍然需要复杂的变距机构,用以调节螺旋桨桨距和桨盘平面,从而调整飞行姿态和飞行方向,传统的共轴双桨无人机在面对复杂飞行环境和任务需求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挑战,例如,在狭窄空间内的操作机动性和快速响应能力有待提高,飞行动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需要进一步优化。

2、固定翼无人机受限于机翼面积要求,通常几何尺寸较大,并且当尺寸缩小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低雷诺数等各方面的原因,基本气动特性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通常很难实现微型化。多旋翼无人机由于需要多个旋翼配合,并且每个旋翼之间的距离(轴距)不可太小,而直升机则需要依靠复杂的变距机构来实现变距控制,同样也很难在维持一定载荷和续航能力的条件下,降低结构重量和外形尺寸,实现微型化。这就限制了常规无人机在某些对外形尺寸要求极为严苛的条件下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无人机实现微型化的用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的倾转机构。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的倾转机构,包括中心安装座、倾斜盘、支撑立柱、安装板、动力底座;

3、所述动力底座为十字形支架且其中一个自由端向上折弯呈90度,所述动力底座的每个自由端均设置有一个连接杆;

4、所述中心安装座设置在动力底座的下方,所述支撑立柱设置在中心安装座的上表面,所述倾斜盘设置在动力底座的下表面,所述倾斜盘为上下两端开口的圆柱状壳体,所述倾斜盘内设置有下端开口的半球面壳体且二者下表面重合,所述半球面壳体内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调节球头,所述调节球头的下端外漏于倾斜盘的下方且与支撑立柱的上端连接,所述安装板套设在支撑立柱的中上部;

5、所述倾斜盘的外侧壁下端沿其周向方向均布设置有三个连接块,三个连接块其中的一个位于动力底座的向上折弯的自由端的正下方且该连接块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通过连接板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动力底座的向上折弯的自由端的外侧,所述限位板沿其竖直方向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的自由端位于限位槽内,其余的两个连接块上均通过球头连接结构设置有拉杆,所述中心安装座上设置有两个伺服舵机且分别与两个拉杆相对应,每个伺服舵机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驱动臂,所述驱动臂的一端套设在对应的伺服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臂的另一端通过球头连接结构与对应的拉杆的下端相连。

6、进一步的是,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拐角处设置有第一穿线孔,所述中心安装座的一侧拐角处设置有第二穿线孔且与第一穿线孔上下对应。

7、进一步的是,所述安装板的边缘处设置有两个固定板且分别与两个伺服舵机上下对应,每个个伺服舵机的上端面通过可拆卸结构与对应的固定板连接。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9、1.该倾转机构的结构简单可靠,省去了复杂的变距机构,使得总体布局更为紧凑,可以实现在同等载重和航时条件下其他无人机无法实现的微型化尺寸,外径尺寸仅受限于正桨电机和反桨电机的外径尺寸,无人机最小外径尺寸可以做到20mm,满足某些对外形尺寸要求极为严苛的条件下的应用需要。

10、2.该倾转机构中,拉杆的上下两端都采用了球头连接的方式,通过伺服舵机带动驱动臂运动,驱动臂进而带动拉杆运动,使得倾斜盘绕调节球头可以全方位角度调节,使得安装该该倾转机构的无人机的具备更多飞行方式,如俯仰和滚转等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的倾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安装座(1101)、倾斜盘(1102)、支撑立柱(1103)、安装板(1104)、动力底座(1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的倾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04)的一侧拐角处设置有第一穿线孔(1117),所述中心安装座(1101)的一侧拐角处设置有第二穿线孔(1118)且与第一穿线孔(1117)上下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的倾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04)的边缘处设置有两个固定板(1119)且分别与两个伺服舵机(1114)上下对应,每个伺服舵机(1114)的上端面通过可拆卸结构与对应的固定板(111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的倾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安装座(1101)、倾斜盘(1102)、支撑立柱(1103)、安装板(1104)、动力底座(1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的倾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04)的一侧拐角处设置有第一穿线孔(1117),所述中心安装座(1101)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柽亢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翊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