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的倾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306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无人机实现微型化的用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的倾转机构。该倾转机构包括十字盘支架、安装支架、球头外壳、拉杆、柱状壳体,拉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与球头外壳内腔相匹配的球头,球头外壳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安装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还包括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一滑套、第二滑套、第一螺纹套筒、第二螺纹套筒,柱状壳体内设置有航电设备。该倾转机构结构简单可靠,省去了复杂的变距机构,能够使得无人机总体布局更为紧凑,实现微型化尺寸,而且可靠性更高,重量更轻。适合在无人机技术领域推广应用。适合在无人机技术领域推广应用。适合在无人机技术领域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的倾转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的倾转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根据其飞行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翼无人机和旋翼无人机两个大类。其中,固定翼无人机具有固定的机翼,飞行时通过高速气流在机翼上下表面所产生的压力差抵消重力。旋翼类无人机则没有固定机翼,通过垂直安装的螺旋桨高速旋转所产生的升力维持飞行。
[0003]目前技术条件下,旋翼类无人机又可以分为多旋翼无人机和无人直升机。多旋翼无人机通常拥有4个以上的旋翼,共同产生升力,并互相抵消反扭力矩,通过调节不同旋翼之间的动力配比,调整飞行姿态和飞行方向。
[0004]无人直升机通常包含两种布局形式,常规直升机和共轴双桨直升机。常规直升机只有一个主旋翼,通过复杂的变距机构,调节螺旋桨桨距和桨盘平面,从而改变飞行姿态和飞行方向,并配置尾桨,用以平衡主旋翼高速旋转所产生的反扭力矩。共轴双桨直升机拥有两个共用一个转轴的主旋翼,通过两个主旋翼的反向旋转,互相抵消反扭力矩。但是仍然需要复杂的变距机构,用以调节螺旋桨桨距和桨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共轴双桨无人机的倾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转机构(11)包括十字盘支架(1101)、安装支架(1102)、球头外壳(1103)、拉杆、柱状壳体(1118),所述十字盘支架(1101)设置在转轴下方,所述十字盘支架(1101)的每个自由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杆(1104),所述球头外壳(1103)固定在十字盘支架(1101)的下表面且球头外壳(1103)的开口朝下,所述安装支架(1102)位于十字盘支架(1101)的正下方,所述拉杆的下端固定在安装支架(1102)的上表面,所述拉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与球头外壳(1103)内腔相匹配的球头,所述球头位于球头外壳(1103)内;所述球头外壳(1103)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杆(1105)、第二限位杆(1106)、第一滑杆、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与第一限位杆(1105)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滑杆与第二限位杆(1106)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杆(1105)、第二限位杆(1106)、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组成一个十字形结构,所述安装支架(1102)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1107)和第二驱动电机(1108),还包括第一丝杆(1109)、第二丝杆(1110)、第一滑套(1111)、第二滑套(1112)、第一螺纹套筒(1113)、第二螺纹套筒(1114),所述第一螺纹套筒(1113)套设在第一丝杆(1109)的上端且第一螺纹套筒(1113)的内螺纹与第一丝杆(1109)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第一滑套(1111)的一端通过铰接结构固定在第一螺纹套筒(1113)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滑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柽亢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翊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