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分布式倾转涵道垂直起降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7967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倾转涵道垂直起降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属于飞行器领域。飞行器整机采用上单翼、单垂尾、低平尾布局,第一平尾和第二平尾的外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涵道和第二涵道,第一平尾内部设有能实现第一平尾和第一涵道同步倾转的第一主梁,第二平尾内部设有能实现第二平尾和第二涵道同步倾转的第二主梁,通过调节第一涵道和第二涵道的倾转方向能使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产生向前的推力或向上的升力;机身头部上方轴线处开设配备涵道舱门的第三涵道,第三涵道中设有第三螺旋桨,第三螺旋桨能产生向上的升力。该飞行器同时具备垂直起降能力与快速前飞性能,具有环境适应性强、巡航性能好,经济性好等优势。经济性好等优势。经济性好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倾转涵道垂直起降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倾转涵道垂直起降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陆用空间日趋饱和,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亟需开发城市空中可用空间,发展垂直式立体交通。直升机具有垂直起降和悬停等功能,对地形依赖性不高,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但其最大前飞速度受到诸多限制;固定翼飞机具有较高的前飞速度,但对地形要求很高,场地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因此结合直升机和飞机的优点,打造一款气动性能好、地形适应性强、飞行速度快、适合城市交通的垂直起降飞行器成为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倾转涵道及固定翼等技术,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倾转涵道垂直起降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该飞行器具有气动性能好、环境适应性强、巡航时间长、经济性好等特点。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倾转涵道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机身、第一机翼、第二机翼、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倾转涵道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3)、第一机翼(1)、第二机翼(7)、客舱门、第一平尾(17)、第二平尾(8)、垂直尾翼(12)、第一涵道(16)、第二涵道(10)和第三涵道(20);所述飞行器以上单翼布局对称设有第一机翼(1)和第二机翼(7),以单垂尾布局设有垂直尾翼(12),以低平尾布局对称设有第一平尾(17)和第二平尾(8),中部侧面设有用于乘客进出的客舱门;所述第一机翼(1)和第二机翼(7)上分别设有用于滚转操纵的第一副翼(2)和第二副翼(6),垂直尾翼(12)上设有用于航向操纵的方向舵(13);所述第一平尾(17)和第二平尾(8)上分别设有用于俯仰操纵的第一升降舵(14)和第二升降舵(11),外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涵道(16)和第二涵道(10),第一涵道(16)中设有第一螺旋桨(15),第二涵道(10)中设有第二螺旋桨(9);所述第一平尾(17)内部设有能实现第一平尾(17)和第一涵道(16)同步倾转的第一主梁,第二平尾(8)内部设有能实现第二平尾(8)和第二涵道(10)同步倾转的第二主梁,通过调节第一涵道(16)和第二涵道(10)的倾转方向能使第一螺旋桨(15)和第二螺旋桨(9)产生向前的推力或向上的升力;所述机身(3)头部上方轴线处开设配备涵道舱门(4)的第三涵道(20),第三涵道(20)中设有第三螺旋桨(19),第三螺旋桨(19)能产生向上的升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倾转涵道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翼(1)和第二机翼(7)均为向外弦向长度逐渐缩小的梯形机翼结构,翼型均为NACA64

212,前缘后掠角均为1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倾转涵道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涵道(16)、第二涵道(10)和第三涵道(20)呈等腰三角形分布,第一涵道(16)和第二涵道(10)对称分布于机身(3)两侧,第三涵道(20)处于机身(3)头部中轴线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倾转涵道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涵道(16)和第二涵道(10)的倾转范围为0~9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倾转涵道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桨(15)、第二螺旋桨(9)和第三螺旋桨(19)均为共轴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军曾丽芳邵雪明刘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