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外光输出微片式激光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2342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紫外光输出微片式激光腔结构,其包括前腔片或前腔膜、激光增益介质、二倍频晶体、三倍频或者四倍频晶体以及后腔片或后腔膜,在激光腔的激光入射端镀对基频、二倍频光高反、对泵浦光增透的前腔片或前腔膜,在激光腔的激光射出端镀对基频光、二倍频光高反、对三倍频光高透后腔片或后腔膜作为谐振腔后腔镜,其中在二倍频晶体和三倍频或者四倍频晶体之间设置紫外反射膜或者紫外吸收平片,并在三倍频或者四倍频晶体之前镀对基频光、二倍频光高透、对三倍频光或者四倍频光高反膜,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利用紫外反射膜和紫外吸收光学平片使腔内产生的紫外光不返回易受紫外光损伤的激光增益介质、倍频晶体等光学元件,延长激光腔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领域,尤其涉及三倍频或四倍频激光器的紫外光输出微片式激 光腔结构。专利背景 目前人们常见的如图1所示三倍频激光器,包括第一组前腔片101、激光增益 介质102、 二倍频晶体103、第二组前腔片104、三倍频晶体105以及输出耦合透镜106。其 激光工作原理是第一组前腔片101、激光增益介质102、 二倍频晶体103、第二组前腔片104 以及输出耦合透镜106构成一个基频光和二倍频光的激光振荡腔,基频光和二倍频光在三倍 频晶体105中和频产生三倍频光,并由输出耦合透镜106输出和频光。以上结构采用折叠腔,其光路调节较难,而且不易稳定,在实验室可以使用,但现实中 应用较少,难以成为常用产品进行大批量生产。专利叙述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激光腔整体稳定性好、体积小,成本低的三倍频或者四 倍频激光器的紫外光输出微片式激光腔结构。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微片式激光腔包括前腔片或前腔膜、激光增益介质、 二倍频晶体、三倍频或者四倍频晶体以及后腔片或后腔膜,在激光腔的激光入射端镀对基频、 二倍频光高反、对泵浦光增透的前腔片或前腔膜,在激光腔的激光射出端镀对基频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紫外光输出微片式激光腔结构,包括前腔片或前腔膜、激光增益介质、二倍频晶体、三倍频或者四倍频晶体以及后腔片或后腔膜,在激光腔的激光入射端镀对基频、二倍频光高反、对泵浦光增透的前腔片或前腔膜,在激光腔的激光射出端镀对基频光、二倍频光高反、对三倍频光高透后腔片或后腔膜作为谐振腔后腔镜,其特征在于:在二倍频晶体和三倍频或者四倍频晶体之间设置紫外反射膜或者紫外吸收平片,并在三倍频或者四倍频晶体之前镀对基频光、二倍频光高透、对三倍频光或者四倍频光高反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砺孙玉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